华人资本主义精神是什么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丁(S.G.Redding)教授的这本《华人资本主义精神》属于优秀的经济学史著作,我这么说,是因为书中所涉及的海外华人企业的模式已在那场“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企业家们或者产业转型,开展技术研发;或者转战内地,进行新一轮的尝试。
  这本书的开创之功是不能抹杀的,作者试图模仿社会学大师韦伯。后者从新教伦理中发掘资本主义的原动力,提取了资本主义精神。在韦伯那里,资本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偶然生产的,它发轫于宗教改革,企望救赎的新教徒把尘世中的劳动当作取悦于上帝的义务,对他们来说,职业是神圣的。为了能成为上帝的选民,他们选择了禁欲主义的处事方式。这样,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车轮发动了。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令世人惊叹不已,如何解释这一经济奇迹?从天时、地理、人和三方面看:20世纪60年代,正值西方新一轮产业革命如火如荼之时,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如四小龙均有良好的港口,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以为西方技术型企业提供外包服务。在世界体系的格局中,四小龙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实现了经济的飞跃。
  纵然这些理由都是令人信服的,雷丁教授依然觉得,应该深入发掘文化中的资源,因为这些华人企业(包括韩国企业)都是在儒家文化的浸润下产生和发展的。雷丁教授认为,儒家文化通过家庭、关系网等组织是华人家族企业发展的源泉,不妨称之为“华人资本主义精神”。
  要理解什么是华人资本主义精神,它与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有何不同,首先得了解一下华人家族企业的特征,因为正是这些企业在特定的历史时刻成功了,其他民族、其他类型的企业的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作者认为,华人家族企业所展示的企业精神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一种“资本主义精神”的新的形式,其核心价值观是“儒家文化”,对应于“新教伦理”,“儒家文化”是海外华人企业的经济发动机。
其他文献
当员工们都表示同意却看不到任何变革发生的时候,说明组织的惰性正在阻碍着公司的发展      当今社会,造假账并不是让企业饱受诟病的唯一软肋,相比之下,企业内部机制的混乱更具有普遍性,许多公司深受其苦。而能否成功纠正这种混乱,则决定着公司到底是会因为业绩卓越登上《财富》和《华尔街日报》的头条,还是因为机制的混乱面临破产的困局。  许多企业的高管都尝试着想把企业内部不同的职能单位整合在一起、朝着共同目
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城市像卡萨布兰卡这样因为一部电影而名扬天下,也没有几部电影会把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渲染得像卡萨布兰卡这样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