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把中国社会学学科史分解为社会学思想传入和翻译阶段(1895—1920)、社会学早期发展阶段(1921—1952)、社会学恢复阶段(1979—1998)和社会学常规化阶段(1999—2018)四个内部分期,并对这四个时段内社会学本土化(运动)的源起和表现特征做了初步阐析,认为外部学术要素卷入(或中外学术态势对比)、内生学术结构特征的变动和技术及其他支持体系的约束(或促进),构成了理解社会学本土化议题之兴起和形塑的知识社会学框架的三大核心要件。文章继而对当代社会学本土化—国际化/全球化争议中我们认为较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