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叙事技巧探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70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的序文,是陶渊明诸多作品中最为奇特的一篇。他运用古朴的形式——传统传记文体,灵活的叙事视角,讲述了一位武陵人的奇特经历。故事颇具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它之所以奇,不仅仅在此,还与作者高超的叙事策略有关。
  陶渊明熟稔中国古代传统叙事散文的笔法套路,运用全知全能的视角,以人物传记的写法,从实写起,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从形式上看,《桃花源记》的叙事策略指向了故事套故事的结构。在这个故事中,我们通過对其时空转换的探索,行动元意义的发掘,可以发现,它是由六个事件嵌合而成:(1)武陵渔人捕鱼(2)武陵人奇遇“桃花源”世界(3)武陵人体验“桃花源”中人的避世生活(4)武陵人出“桃花源”见太守(5)郡守派人寻“桃花源”未果(6)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武陵人的活动轨迹恰是一棵树的主干,他在桃花源中所见所闻的桃源中人的生活环境,衣着,待客之道,言语交流,郡守的找寻,刘子骥的加入,则是这棵树生长出来的繁枝茂叶。情节的生动性和意蕴的丰富性在此让人叹服。
  桃源世界,本为外人难知,作者利用籍贯身份俱明的渔人在确切的时间(“晋太元中”)节点将其亲历的桃花源故事眼观耳听心记,回来告知太守,如一部纪录片,让人确信无疑。这种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更能勾起晋世乃至后世饱受战乱流离,弃家失业,丧夫拋子,居无定所的人们的无限向往。他又不仅仅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是而非的线索,使人费尽力气也无从寻求答案。桃源人的殷切告诫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迷离徜恍,让读者如坠五色迷雾中。它所呈示于世人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境界,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微妙的联系。这虚实变幻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桃花源诗》),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
  生逢乱世,身遭鼎革之祸,诗人偏偏写出一个特立的和平宁静的世界,显然是对现实冷眼旁观后的反动。而读者亦能从其虚实摇曳的笔法中读出这个乌托邦的隐喻。作为诗人的陶渊明,在诗歌创作中,与其说能巧妙地将“日常生活诗化”,不如说深谙虚实的关系。他成功地将诗歌中这一常用的表现手法迁移运用到这篇叙事作品中,使得作品的审美意蕴大大增强。而其构思的巧妙,让人击节赞叹。
  王建平,甘肃秦安县西川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药剂科用药差错是发生在医院中的一种常见问题,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并损害医院信誉,因此用药差错的危机管理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药剂科用药差错和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
2010年金秋,注定有一个时刻属于吴宇森。  他已成为第67届威尼斯影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得主,这是华人电影导演首度获此殊荣。加上此前作为第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按下手印的华人导演,吴宇森无疑为华人导演在世界影坛争取了一席之地。    圣歌、双枪与白鸽    华丽而控制自如的镜头、精练的对白以及舞蹈般的枪战动作令人为之倾倒。片尾在教堂里的生死决战,可以说代表了暴力美学的精髓:烛光中映出的圣母像,背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