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煎饼,往往会联想到葱和大酱,认为这是山东人的标配,其实不然,真正的煎饼只分布在鲁南、鲁中和苏北一带,接下来,就让出生在鲁东南的我跟您说道说道。
追根溯源,有人说在五千多年前的文化遗迹里就发现了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吃上了原始的煎饼,有人说是莒县的姜子牙发明了煎饼,有人说是临沂人诸葛亮摊出了第一张煎饼,甚至有传闻说孔子在《论语》里大讲煎饼的好处、孟子是吃他母亲摊的煎饼才成圣人的。当然,也有各种神话版本,比如仙女给郎君摊煎饼,郎君吃了煎饼中状元等等。总之,劳动人民往往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硬往本地区最有名的人物身上关联,实在关联不上了就编造一个美好的神话故事,以证明这东西确实是自己的祖先创造的,自己传承的才是最正宗的,民本淳朴,不去追究也罢。
起源无从探究,但历史可以佐证,《三国志》中有诸葛亮“煎饼传密令”的记载,清代蒲松龄有《煎饼赋》流世,莫言小说里那些唱“茂腔”的人都吃着煎饼,“人民诗人”臧克家背着一包煎饼走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老区人民用小车推着煎饼打赢了淮海战役。在农耕社会,男人是主要的劳动力,当地的媒婆中流传着一句暗语:“能吃几个煎饼?”意思是煎饼吃得多,自然体力好、能干活,能干活的小伙子当然受到大嫚儿们的青睐,据说我姥爷就是以七个煎饼的大“饭量”赢得了我姥姥的芳心。时过境迁,当年的暗语早已变成了“有车有房吗?”“什么工作?”“父母有退休吗?”云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煎饼。曲阜人吃的“孔孟煎饼”更像是“脆饼”,酥脆的饼层之间夹着花生酥一类的东西,做法复杂而讲究,像是一档高级食材,圣人,不愧是圣人。临沂地区的“诸葛煎饼”多是用面粉和成糊糊再摊成饼,面粉啊,在旧社会那可是最金贵的食材啊!可见“诸葛煎饼”也是一道贵族食品。莫言小说中唱着“茂腔”吃着煎饼的高密人大都是貧苦百姓,他们吃的基本都是“高粱煎饼”,名字听起来天然美味,实属是吃不起玉米、麦子的无奈之举,高粱在当地方言中叫“稷稷”,味涩、难消化,典型的粗粮,摊成煎饼味道可想而知。
流传最广的,是“蒲松龄煎饼”,从淄博到潍坊,从日照到枣庄,乃至临沂的大部,都吃“蒲松龄煎饼”。这种煎饼以麦子、玉米为主,黄豆、地瓜为辅,花生、高粱次之,丰裕的人家还会添些大米,凉水洗净,开水烫熟,浸泡一夜之后或上磨推碾或用机器磨浆,鏊子支好,鏊心略高而四周低,麦子秸、玉米棒皆可为火,糊糊见鏊,小火烧而快拎耙,耙过之后煎饼见形。看似简单,但每道工序都考验着农村妇女的心灵与手巧,大嫚儿相女婿问你吃几个煎饼?小伙娶媳妇问你会摊煎饼否?代代相传之下,煎饼文化早已融入到了老百姓的骨子里,没它连家都成不了!
农历腊月是摊煎饼的时节,辛劳了一年的农民只有在这时才能腾出工夫摊一顿煎饼,只摊一顿?对,摊一顿吃一年!正宗的煎饼,晾干之后极易贮藏,比新疆的馕饼有过之而无不及,啥时候想吃了,只要洒水少许或上锅蒸闷片刻,立刻从酥脆变得柔软丰盈。简单的吃法只需卷上大葱蘸上大酱,至于复杂的吃法,鸡鸭鱼肉、四季蔬菜,只要合你口味的都可以卷到煎饼里,我最怀念的是煎饼里卷上小葱拌豆腐,饕餮大餐啊,能吃撑到四五个!煎饼以它极大的包容性满足了勤劳朴实的庄稼人的所有口味。
煎饼的好坏关键看其韧性,一张好煎饼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吃煎饼需要一副好牙口,这功夫可不是一两天就能练就的,因此“煎饼地”之外的山东人望煎饼而不敢吃,“吃一次牙疼一晚上!”每当这时,我都会向他们炫耀道:当年我姥爷92岁高龄,牙只剩几颗了,煎饼照吃不误!“煎饼人”牙口好是公认的,这些地方还盛产一种很硬的饼,俗称“大饼”,类似于西北的馕或者锅盔吧,用全羊汤泡着吃更美味。有韧性、不奢靡,能咬能啃、较真碰硬,仅从吃上就能看出山东人的精神特性了。
在信息爆炸传播、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煎饼这一古老的食物在日趋萎缩的农村里艰难地传承着,从八零后到零零后,吃煎饼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会摊煎饼的嫚儿更是屈指可数。好在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岭南人来学艺,摊出了“菜煎饼”,天津人来拜师,发明出“煎饼果子”这一卖遍全中国的风味小吃。就连健康专家也出来呼吁,说因吃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所以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具有延缓衰老等各种好处。有无科学依据且不评论,但“煎饼人”世世代代自立自强、繁衍生息的实事足以证明煎饼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
臧栋,1988年出生,山东五莲县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2012年毕业于烟台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现工作于牟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先后在《当代散文》《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等报刊以及“胶东在线”等网站发表《下了雪,城市就变成了故乡》《富民兴村领头雁》《“治”乱致富“女汉子”》等散文、通讯报道十余篇,散文《养蚕者说》荣获2016《昆嵛》文艺“齐和”杯散文征文大赛三等奖。
追根溯源,有人说在五千多年前的文化遗迹里就发现了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吃上了原始的煎饼,有人说是莒县的姜子牙发明了煎饼,有人说是临沂人诸葛亮摊出了第一张煎饼,甚至有传闻说孔子在《论语》里大讲煎饼的好处、孟子是吃他母亲摊的煎饼才成圣人的。当然,也有各种神话版本,比如仙女给郎君摊煎饼,郎君吃了煎饼中状元等等。总之,劳动人民往往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硬往本地区最有名的人物身上关联,实在关联不上了就编造一个美好的神话故事,以证明这东西确实是自己的祖先创造的,自己传承的才是最正宗的,民本淳朴,不去追究也罢。
起源无从探究,但历史可以佐证,《三国志》中有诸葛亮“煎饼传密令”的记载,清代蒲松龄有《煎饼赋》流世,莫言小说里那些唱“茂腔”的人都吃着煎饼,“人民诗人”臧克家背着一包煎饼走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老区人民用小车推着煎饼打赢了淮海战役。在农耕社会,男人是主要的劳动力,当地的媒婆中流传着一句暗语:“能吃几个煎饼?”意思是煎饼吃得多,自然体力好、能干活,能干活的小伙子当然受到大嫚儿们的青睐,据说我姥爷就是以七个煎饼的大“饭量”赢得了我姥姥的芳心。时过境迁,当年的暗语早已变成了“有车有房吗?”“什么工作?”“父母有退休吗?”云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煎饼。曲阜人吃的“孔孟煎饼”更像是“脆饼”,酥脆的饼层之间夹着花生酥一类的东西,做法复杂而讲究,像是一档高级食材,圣人,不愧是圣人。临沂地区的“诸葛煎饼”多是用面粉和成糊糊再摊成饼,面粉啊,在旧社会那可是最金贵的食材啊!可见“诸葛煎饼”也是一道贵族食品。莫言小说中唱着“茂腔”吃着煎饼的高密人大都是貧苦百姓,他们吃的基本都是“高粱煎饼”,名字听起来天然美味,实属是吃不起玉米、麦子的无奈之举,高粱在当地方言中叫“稷稷”,味涩、难消化,典型的粗粮,摊成煎饼味道可想而知。
流传最广的,是“蒲松龄煎饼”,从淄博到潍坊,从日照到枣庄,乃至临沂的大部,都吃“蒲松龄煎饼”。这种煎饼以麦子、玉米为主,黄豆、地瓜为辅,花生、高粱次之,丰裕的人家还会添些大米,凉水洗净,开水烫熟,浸泡一夜之后或上磨推碾或用机器磨浆,鏊子支好,鏊心略高而四周低,麦子秸、玉米棒皆可为火,糊糊见鏊,小火烧而快拎耙,耙过之后煎饼见形。看似简单,但每道工序都考验着农村妇女的心灵与手巧,大嫚儿相女婿问你吃几个煎饼?小伙娶媳妇问你会摊煎饼否?代代相传之下,煎饼文化早已融入到了老百姓的骨子里,没它连家都成不了!
农历腊月是摊煎饼的时节,辛劳了一年的农民只有在这时才能腾出工夫摊一顿煎饼,只摊一顿?对,摊一顿吃一年!正宗的煎饼,晾干之后极易贮藏,比新疆的馕饼有过之而无不及,啥时候想吃了,只要洒水少许或上锅蒸闷片刻,立刻从酥脆变得柔软丰盈。简单的吃法只需卷上大葱蘸上大酱,至于复杂的吃法,鸡鸭鱼肉、四季蔬菜,只要合你口味的都可以卷到煎饼里,我最怀念的是煎饼里卷上小葱拌豆腐,饕餮大餐啊,能吃撑到四五个!煎饼以它极大的包容性满足了勤劳朴实的庄稼人的所有口味。
煎饼的好坏关键看其韧性,一张好煎饼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吃煎饼需要一副好牙口,这功夫可不是一两天就能练就的,因此“煎饼地”之外的山东人望煎饼而不敢吃,“吃一次牙疼一晚上!”每当这时,我都会向他们炫耀道:当年我姥爷92岁高龄,牙只剩几颗了,煎饼照吃不误!“煎饼人”牙口好是公认的,这些地方还盛产一种很硬的饼,俗称“大饼”,类似于西北的馕或者锅盔吧,用全羊汤泡着吃更美味。有韧性、不奢靡,能咬能啃、较真碰硬,仅从吃上就能看出山东人的精神特性了。
在信息爆炸传播、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煎饼这一古老的食物在日趋萎缩的农村里艰难地传承着,从八零后到零零后,吃煎饼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会摊煎饼的嫚儿更是屈指可数。好在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岭南人来学艺,摊出了“菜煎饼”,天津人来拜师,发明出“煎饼果子”这一卖遍全中国的风味小吃。就连健康专家也出来呼吁,说因吃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所以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具有延缓衰老等各种好处。有无科学依据且不评论,但“煎饼人”世世代代自立自强、繁衍生息的实事足以证明煎饼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
臧栋,1988年出生,山东五莲县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2012年毕业于烟台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现工作于牟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先后在《当代散文》《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等报刊以及“胶东在线”等网站发表《下了雪,城市就变成了故乡》《富民兴村领头雁》《“治”乱致富“女汉子”》等散文、通讯报道十余篇,散文《养蚕者说》荣获2016《昆嵛》文艺“齐和”杯散文征文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