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

来源 :昆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w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煎饼,往往会联想到葱和大酱,认为这是山东人的标配,其实不然,真正的煎饼只分布在鲁南、鲁中和苏北一带,接下来,就让出生在鲁东南的我跟您说道说道。
  追根溯源,有人说在五千多年前的文化遗迹里就发现了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吃上了原始的煎饼,有人说是莒县的姜子牙发明了煎饼,有人说是临沂人诸葛亮摊出了第一张煎饼,甚至有传闻说孔子在《论语》里大讲煎饼的好处、孟子是吃他母亲摊的煎饼才成圣人的。当然,也有各种神话版本,比如仙女给郎君摊煎饼,郎君吃了煎饼中状元等等。总之,劳动人民往往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硬往本地区最有名的人物身上关联,实在关联不上了就编造一个美好的神话故事,以证明这东西确实是自己的祖先创造的,自己传承的才是最正宗的,民本淳朴,不去追究也罢。
  起源无从探究,但历史可以佐证,《三国志》中有诸葛亮“煎饼传密令”的记载,清代蒲松龄有《煎饼赋》流世,莫言小说里那些唱“茂腔”的人都吃着煎饼,“人民诗人”臧克家背着一包煎饼走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老区人民用小车推着煎饼打赢了淮海战役。在农耕社会,男人是主要的劳动力,当地的媒婆中流传着一句暗语:“能吃几个煎饼?”意思是煎饼吃得多,自然体力好、能干活,能干活的小伙子当然受到大嫚儿们的青睐,据说我姥爷就是以七个煎饼的大“饭量”赢得了我姥姥的芳心。时过境迁,当年的暗语早已变成了“有车有房吗?”“什么工作?”“父母有退休吗?”云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煎饼。曲阜人吃的“孔孟煎饼”更像是“脆饼”,酥脆的饼层之间夹着花生酥一类的东西,做法复杂而讲究,像是一档高级食材,圣人,不愧是圣人。临沂地区的“诸葛煎饼”多是用面粉和成糊糊再摊成饼,面粉啊,在旧社会那可是最金贵的食材啊!可见“诸葛煎饼”也是一道贵族食品。莫言小说中唱着“茂腔”吃着煎饼的高密人大都是貧苦百姓,他们吃的基本都是“高粱煎饼”,名字听起来天然美味,实属是吃不起玉米、麦子的无奈之举,高粱在当地方言中叫“稷稷”,味涩、难消化,典型的粗粮,摊成煎饼味道可想而知。
  流传最广的,是“蒲松龄煎饼”,从淄博到潍坊,从日照到枣庄,乃至临沂的大部,都吃“蒲松龄煎饼”。这种煎饼以麦子、玉米为主,黄豆、地瓜为辅,花生、高粱次之,丰裕的人家还会添些大米,凉水洗净,开水烫熟,浸泡一夜之后或上磨推碾或用机器磨浆,鏊子支好,鏊心略高而四周低,麦子秸、玉米棒皆可为火,糊糊见鏊,小火烧而快拎耙,耙过之后煎饼见形。看似简单,但每道工序都考验着农村妇女的心灵与手巧,大嫚儿相女婿问你吃几个煎饼?小伙娶媳妇问你会摊煎饼否?代代相传之下,煎饼文化早已融入到了老百姓的骨子里,没它连家都成不了!
  农历腊月是摊煎饼的时节,辛劳了一年的农民只有在这时才能腾出工夫摊一顿煎饼,只摊一顿?对,摊一顿吃一年!正宗的煎饼,晾干之后极易贮藏,比新疆的馕饼有过之而无不及,啥时候想吃了,只要洒水少许或上锅蒸闷片刻,立刻从酥脆变得柔软丰盈。简单的吃法只需卷上大葱蘸上大酱,至于复杂的吃法,鸡鸭鱼肉、四季蔬菜,只要合你口味的都可以卷到煎饼里,我最怀念的是煎饼里卷上小葱拌豆腐,饕餮大餐啊,能吃撑到四五个!煎饼以它极大的包容性满足了勤劳朴实的庄稼人的所有口味。
  煎饼的好坏关键看其韧性,一张好煎饼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吃煎饼需要一副好牙口,这功夫可不是一两天就能练就的,因此“煎饼地”之外的山东人望煎饼而不敢吃,“吃一次牙疼一晚上!”每当这时,我都会向他们炫耀道:当年我姥爷92岁高龄,牙只剩几颗了,煎饼照吃不误!“煎饼人”牙口好是公认的,这些地方还盛产一种很硬的饼,俗称“大饼”,类似于西北的馕或者锅盔吧,用全羊汤泡着吃更美味。有韧性、不奢靡,能咬能啃、较真碰硬,仅从吃上就能看出山东人的精神特性了。
  在信息爆炸传播、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煎饼这一古老的食物在日趋萎缩的农村里艰难地传承着,从八零后到零零后,吃煎饼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会摊煎饼的嫚儿更是屈指可数。好在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岭南人来学艺,摊出了“菜煎饼”,天津人来拜师,发明出“煎饼果子”这一卖遍全中国的风味小吃。就连健康专家也出来呼吁,说因吃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所以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具有延缓衰老等各种好处。有无科学依据且不评论,但“煎饼人”世世代代自立自强、繁衍生息的实事足以证明煎饼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
  臧栋,1988年出生,山东五莲县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2012年毕业于烟台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现工作于牟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先后在《当代散文》《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等报刊以及“胶东在线”等网站发表《下了雪,城市就变成了故乡》《富民兴村领头雁》《“治”乱致富“女汉子”》等散文、通讯报道十余篇,散文《养蚕者说》荣获2016《昆嵛》文艺“齐和”杯散文征文大赛三等奖。
其他文献
我躲在沙漠的折角  银杏树丢下金色的叶子  就像我丢下的那些时间  我拼命去捡拾没有珍惜的青春  可一阵风  从路的北方吹来  吹散了我刚刚垒成的想法  我无力追赶  那飘摇的口号  却在等待明天的小雪  一切覆盖  我将庆祝又一次逃避的成功  为何让他们再去飘零  也不让我捧在掌上  初冬的露水很大  大的像初次见你时的眼神  冬季的风没有任何味道  河道开始干涸  缺少眼泪  却不缺少痛恨  
期刊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共享理念,是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行动指南,是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根本。本文就共享理念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就如何更好的理解共享理念,如何将共享发展理念应用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做一些阐述。  【关键词】共享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共享理念的概念和含义  (一)共享理念的提出  共享发
期刊
冬冬奶奶  离开济南半年多了,直到今天,冬冬奶奶谭姐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  拨不通她的电话,很奇怪怎么回事?  本想和她聊聊天,聊不成了,就拿起了笔,说说她的事吧!  她是重庆人,生养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老伴随身带着。18岁结婚后,就一直养孩子、下地干农活。在村子里当了多年的妇女主任,会抽烟、能喝酒,特别会做重庆的地方特色饭菜,拿手的营生是做腊肉和腌制各种辣椒菜。  她说:“大妹子,早就想和你
期刊
2016年,《昆嵛》走过了她的第四个年头,这一年,《昆嵛》以更稳健的步履走过,带给我们精彩连连,硕果累累,值得回味。  专题活动 精彩纷呈  自2009年举办首届养马岛读书节,每年一届的养马岛读书节至2016年已举办八届,读书节作为一个品牌,成为牟平乃至烟台一个响亮的名片。第七届养马岛读书节于2015年6月6日拉开帷幕,读书节以“传承经典文化、打造诚信牟平”为主题,开展了多项特色活动,其中,“蓝色
期刊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多媒体资源在互联网中大量传播使用。如何保障这些数字多媒体的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是使用方便且快捷的数字图像信息。为了保护图像等多媒体数据的隐私安全,可以对图像进行加密或者信息隐藏。前者可以保护图像的内容安全,但是加密图像仍然可能遭受篡改、盗版以及伪造等攻击。后者可以在图像中嵌入秘密信息,为图像提供存储管理、版权保护、内容认证、篡改检测甚至篡改恢复等功能,但是不能保护攻击者对图像内容的访问。因此,在实际的图像存储和传输使用中,可以
杨长槐,侗族,贵州天柱人,1938年12月12日出生。中国美协三、四、五、六届理事,贵州美协三、四届主席,中国文联六、七、八届委员。1983年至2008年,历任贵州省文联秘书长、副主席、主席,贵州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书记,中共贵州省委候补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第八届美展总评委、中国国家画院杨长槐工作室导师、中国德泰书画院院长,为
期刊
“一个年轻的阿富汗女人跪在街道中心嚎啕大哭,她面前躺着被打死的婴儿。大概只有受了伤的野兽才能嚎得这么凄惨。  “我乘车经过一个个被摧毁的村庄,村庄活像被翻耕后的土地……  “我在军医院里看到,一个俄罗斯姑娘把一个绒布小熊放在阿富汗男孩床上。他用牙叼着玩具在玩、在微笑,他的两条胳膊都没有了。有人把他母亲的话译给我听:‘是你们俄国人开枪打的。’又问:‘你有孩子吗?是男孩还是女孩?’我怎么也无法弄明白,
期刊
2015年6月16日晚,廖静文先生溘然长逝,享年92岁。  提起廖静文,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徐悲鸿。他们的旷世爱情已被载入历史,成为代代相传的佳话。1942年冬,19岁的廖静文在桂林遇见了徐悲鸿,从此开始了一段艰辛的传奇。当时廖静文从家乡湖南只身来广西报考大学,但由于战火的影响,赶到桂林时报名日期已过,她只好先找一份事做。人生有时就是一份机缘,这时徐悲鸿恰好为中国美术学院招聘图书管理员,廖静文得到
期刊
S.A.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记者、作家,2015年10月8日,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她以独特风格记录了二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瑞典文学院在宣布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为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后,又发布了诺奖官方对她的简介:  1948年5月31日,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生于乌克兰城市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她的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父亲服
期刊
今年8月份,我在单位的官网看到了龙源期刊网里边有《昆嵛》文学杂志,所以我把写成的短篇小说投去。短篇小说《爱是什么?》是我今年10月份国庆节开始构思的,小说的出发点是:我的小学同学于今年9月份,大约有20多人,使用微信的方式联系,集体去了旧时的小学。我们回访了曾经在一起读过的小学,还在曾经的教室开了会,并且在教室里和小学的大门前都合了影,打出了横幅“20年后的相逢”,参加同学都在横幅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