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末夏初,气温开始节节高升,炎炎夏日即将到来,如果此时又因某些特殊原因引起体温升高,那就是“火上浇油”了,退热的难度肯定要高于其他季节。所以,民间有“夏季热难退,冬季咳难止”的说法。父母们此时应储备好关于夏季退热的应对之道,做到心中有数,就不至于临阵时手足无措了。
按时作息,防止中暑发热
中暑是指身体所产生的热量无法由正常渠道排出,进而发生一连串症状,4岁内的婴幼儿患此病风险最大。其发热原因主要是环境温度过高,加上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发育成熟,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而使体温快速升高。其症状以高烧为主,体温往往达到38~39℃,重者可达41℃以上。病初出汗较多,继而因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燥灼热,面部潮红,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重者惊厥、昏迷。
应对要点:首先是改变环境。在户外应立即将孩子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或树荫下。在家中可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散热,但不要直接对着孩子吹。其次是快速降温,使孩子的体温降至38℃以下。如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患儿头部,洗温水浴(水温一般比孩子体温低3~4℃),喝含盐的饮料和凉开水,以补足水分和盐分等。最后是酌情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药物,注意儿童用药量。以藿香正气液为例,6~12岁每次5毫升,一日3次;3~6岁每次3毫升,一日3次;1~3岁每次1毫升,一日2次;1岁内每次0.5毫升,一日1次。注意,过敏者不能服用!
预防招数
1.按时作息。越是气温升高,越要让孩子严格按照以往形成的作息规律起居,如果晚间睡得晚,白天也不好好睡觉,就会扰乱孩子的生物钟,削弱耐热能力,稍稍受热就会发生中暑。
2.户外活动要适度,孩子穿戴要清爽,薄厚适度,并戴上一顶轻便的遮阳帽以保护头部,不要在暴烈的阳光下或湿热的环境中长久地玩耍或做剧烈运动,最好在阴凉处活动。
3.炎热季节让孩子比平时更多地摄取流质,如多喝温开水,吃些清热祛暑的粥类——绿豆粥、鲜藕粥、竹叶粥、菱角粥等。
4.自驾游途中,家长别把孩子放在停驶的汽车内,即使是停在阴凉处也不可如此。因为阳光会不停地移动,可能过了一会儿汽车就完全暴露在强光下,车内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
补锌促发育,远离“夏季热”
夏季热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烧性疾病,属于小儿特发性高热症中的一种类型,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孩子。其原因主要是婴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导致。
其发热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患儿长期发热,体温经常在38~39℃,多在半夜至早晨体温上升,午后稍有下降,一般状况良好,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二是患儿呈低热状态,白天发热,尤以午后发热明显,夜间体温正常;三是患儿除发热外,还伴有一些如周期性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等症状,多见于过敏性体质婴儿,热程多持续1~3个月,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有的患儿可每年夏天发作,持续2~4年,但症状多比上年度轻,病程亦较短。
应对要点:夏季热可不药而愈,也不会留下后遗症,但仍需加强护理、对症处置,否则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发病时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和尿布。患儿少汗或无汗时可洗温水浴,每天一两次,促使皮肤血管扩张,易于散热。
饮食方面宜清淡、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高蛋白、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如乳类、蛋类、肉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补充含卵磷脂、神经脂和微量元素锌的食物,如蛋黄、瘦肉、鱼类等,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完善。
可适当选服中药。如六一散、金银花露或金银花、杭菊花煎汤代茶饮,能消暑热,解烦渴。也可自制防暑清凉饮料,如三鲜饮(取鲜荷叶、鲜竹叶、鲜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约10分钟,放适量蜂蜜搅匀,冷却后代茶饮)、金银花山楂饮(金银花、栀子、山楂各15克,甘草5克,水煎,凉后当茶饮)等。
家长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患儿体温持续超过40℃,并伴有惊跳、嗜睡,甚至惊厥、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者,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不可延误。
预防招数
1.加强居室防暑、降温、通风、散热,保持凉爽与空气新鲜。若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不超过7℃),并要注意定时通风换气。
2.调整孩子衣裤,不要穿得过多过紧,以柔软、宽大、透气、吸汗性能好的衣裤为佳。
3.常给孩子食用具有解毒、消暑、止渴的食物与饮料,如西瓜、冬瓜、绿豆汤、乌梅水、金银花露等。婴儿不要在盛夏断奶,等到秋凉后再断不迟。
4.加强锻炼,多带孩子到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玩耍,增强其身体素质和适应气候的能力。
泳后讲卫生,不得“游泳池热”
某游泳馆游泳班曾发生百余名儿童发烧事件,后经疾控机构调查发现,原来祸起腺病毒感染,1岁以上的婴儿和学龄儿童最容易受到偷袭。其病因在于游泳池水被腺病毒污染。孩子游泳时带有病毒的池水侵入眼睛、口腔等处的黏膜而发热,医学谓之咽结膜炎,俗称“游泳池热”。
患儿于感染腺病毒后3~6天会突发高热,体温常在39℃或以上,眼睑(单侧或双侧)红肿,眼结膜充血,扁桃体肿大,可伴有乏力、头痛、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应对要点:轻症患儿应居家休息,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后再使用。注意保持患儿安静,用温水浴、冷敷或冰枕等物理方法降温。若效果不好,可酌用解热药美林或泰诺林。本病属于病毒感染,无特效药,更不可滥用抗生素,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板蓝根等中药抗病毒制剂。多饮水。
预防招数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洗漱用品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去卫生条件差、不规范的游泳池、浴池等场所。
2.泳时注意戴好泳帽、泳镜等防护用品,不要租用馆内的游泳衣裤。
3.减少跳水次数,避免让游泳池的水进入眼睛与口腔。游泳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全身,并刷牙、漱口。
4.养成入池前后滴眼药水的习惯。
5.游泳结束后感觉眼睛或喉咙不舒服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避免病情延误。
按时作息,防止中暑发热
中暑是指身体所产生的热量无法由正常渠道排出,进而发生一连串症状,4岁内的婴幼儿患此病风险最大。其发热原因主要是环境温度过高,加上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发育成熟,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而使体温快速升高。其症状以高烧为主,体温往往达到38~39℃,重者可达41℃以上。病初出汗较多,继而因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燥灼热,面部潮红,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重者惊厥、昏迷。
应对要点:首先是改变环境。在户外应立即将孩子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或树荫下。在家中可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散热,但不要直接对着孩子吹。其次是快速降温,使孩子的体温降至38℃以下。如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患儿头部,洗温水浴(水温一般比孩子体温低3~4℃),喝含盐的饮料和凉开水,以补足水分和盐分等。最后是酌情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药物,注意儿童用药量。以藿香正气液为例,6~12岁每次5毫升,一日3次;3~6岁每次3毫升,一日3次;1~3岁每次1毫升,一日2次;1岁内每次0.5毫升,一日1次。注意,过敏者不能服用!
预防招数
1.按时作息。越是气温升高,越要让孩子严格按照以往形成的作息规律起居,如果晚间睡得晚,白天也不好好睡觉,就会扰乱孩子的生物钟,削弱耐热能力,稍稍受热就会发生中暑。
2.户外活动要适度,孩子穿戴要清爽,薄厚适度,并戴上一顶轻便的遮阳帽以保护头部,不要在暴烈的阳光下或湿热的环境中长久地玩耍或做剧烈运动,最好在阴凉处活动。
3.炎热季节让孩子比平时更多地摄取流质,如多喝温开水,吃些清热祛暑的粥类——绿豆粥、鲜藕粥、竹叶粥、菱角粥等。
4.自驾游途中,家长别把孩子放在停驶的汽车内,即使是停在阴凉处也不可如此。因为阳光会不停地移动,可能过了一会儿汽车就完全暴露在强光下,车内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
补锌促发育,远离“夏季热”
夏季热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烧性疾病,属于小儿特发性高热症中的一种类型,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孩子。其原因主要是婴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导致。
其发热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患儿长期发热,体温经常在38~39℃,多在半夜至早晨体温上升,午后稍有下降,一般状况良好,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二是患儿呈低热状态,白天发热,尤以午后发热明显,夜间体温正常;三是患儿除发热外,还伴有一些如周期性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等症状,多见于过敏性体质婴儿,热程多持续1~3个月,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有的患儿可每年夏天发作,持续2~4年,但症状多比上年度轻,病程亦较短。
应对要点:夏季热可不药而愈,也不会留下后遗症,但仍需加强护理、对症处置,否则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发病时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和尿布。患儿少汗或无汗时可洗温水浴,每天一两次,促使皮肤血管扩张,易于散热。
饮食方面宜清淡、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高蛋白、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如乳类、蛋类、肉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补充含卵磷脂、神经脂和微量元素锌的食物,如蛋黄、瘦肉、鱼类等,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完善。
可适当选服中药。如六一散、金银花露或金银花、杭菊花煎汤代茶饮,能消暑热,解烦渴。也可自制防暑清凉饮料,如三鲜饮(取鲜荷叶、鲜竹叶、鲜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约10分钟,放适量蜂蜜搅匀,冷却后代茶饮)、金银花山楂饮(金银花、栀子、山楂各15克,甘草5克,水煎,凉后当茶饮)等。
家长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患儿体温持续超过40℃,并伴有惊跳、嗜睡,甚至惊厥、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者,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不可延误。
预防招数
1.加强居室防暑、降温、通风、散热,保持凉爽与空气新鲜。若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不超过7℃),并要注意定时通风换气。
2.调整孩子衣裤,不要穿得过多过紧,以柔软、宽大、透气、吸汗性能好的衣裤为佳。
3.常给孩子食用具有解毒、消暑、止渴的食物与饮料,如西瓜、冬瓜、绿豆汤、乌梅水、金银花露等。婴儿不要在盛夏断奶,等到秋凉后再断不迟。
4.加强锻炼,多带孩子到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玩耍,增强其身体素质和适应气候的能力。
泳后讲卫生,不得“游泳池热”
某游泳馆游泳班曾发生百余名儿童发烧事件,后经疾控机构调查发现,原来祸起腺病毒感染,1岁以上的婴儿和学龄儿童最容易受到偷袭。其病因在于游泳池水被腺病毒污染。孩子游泳时带有病毒的池水侵入眼睛、口腔等处的黏膜而发热,医学谓之咽结膜炎,俗称“游泳池热”。
患儿于感染腺病毒后3~6天会突发高热,体温常在39℃或以上,眼睑(单侧或双侧)红肿,眼结膜充血,扁桃体肿大,可伴有乏力、头痛、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应对要点:轻症患儿应居家休息,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后再使用。注意保持患儿安静,用温水浴、冷敷或冰枕等物理方法降温。若效果不好,可酌用解热药美林或泰诺林。本病属于病毒感染,无特效药,更不可滥用抗生素,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板蓝根等中药抗病毒制剂。多饮水。
预防招数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洗漱用品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去卫生条件差、不规范的游泳池、浴池等场所。
2.泳时注意戴好泳帽、泳镜等防护用品,不要租用馆内的游泳衣裤。
3.减少跳水次数,避免让游泳池的水进入眼睛与口腔。游泳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全身,并刷牙、漱口。
4.养成入池前后滴眼药水的习惯。
5.游泳结束后感觉眼睛或喉咙不舒服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避免病情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