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是落实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部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和树立典型、心理自助的重要样板。桂林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作为广西首批示范性中心,积极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从“三全育人”视角探索该示范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更好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设性参考。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005-02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高校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1]。2018年7月,《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
态[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是落实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部门,发挥着树立典型、心理自助的作用,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科学建设、提升心理育人质量提供支撑[3]。“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了实践路径,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新方式和新思路。高校应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思想,取长补短,开拓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尤其是示范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需切实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多举措推动育心工作,发挥辐射与引领作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长效管理机制
桂林理工大学(下文称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是广西首批示范性中心,形成了学校统筹、分级管理、专业引领、行政保障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建成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为主的四级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根据地,组织协调全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注重顶层设计,全面、系统地谋划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心工作,配套制度规范,开展的工作专业化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二)优化教师队伍,完善硬件设施
该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6名,兼职心理咨询师及教师50余名,心理专职教师数量走在全区前列。自2018年以来,新进4名专职心理教师,充实了中心专职教师队伍,优化了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还推进心理咨询督导进校园,大力提升全员育人骨干队伍的专业素质。建成占地约600平方米的心理咨询工作场地,配备有常用心理器材,极大改善了中心硬件条件,优化了咨询室建设。建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包含20多个项目的素质拓展基地,每年联合校内朋辈队伍开展上千场素质拓展活动,拓宽了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整合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该校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效开展常态活动,如“5·25心理健康季”“心理微视频大赛”
“校园心理剧比赛”“校园十佳心理委员”等,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阵地。并且扎实推进教研活动,促进教研相结合,成立大学生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点,举办全区性、全国性心理健康教育与研讨会议,有效发挥了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区内兄弟院校资源共享,推动了区内兄弟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过程规范化、科学化。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区内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提升,有效整合了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推动了全方位育人工作的开展。
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教师育人责任意识淡薄
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心理健康服务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将两者割裂开来,造成教学课程是教学课程、心理健康服务是心理健康服务的“两张皮”错位现象。同时,有些教师不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案例探讨活动,不重视、不认真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心理中心的任务,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倾向于推卸责任,育人责任意识淡薄。部分后勤人员、班主任、专业教师教育方法守旧,容易适得其反,给学生带来其他的心理问题。
部分辅导员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轻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他们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未了解情况和及时处理就将学生送到心理中心,推卸责任,不能很好胜任心理育人工作。心理委员更换较为频繁,不利于班级同学建立良好协作关系。80%的心理委员工作自我效能较低,工作胜任力不足。
(二)“三全育人”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该校心理教师与学生比例达到1:4000,心理教师难以满足全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学校经费投入有限,心理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得不到保障。兼职咨询师因日常学生事务工作繁重,备课时间少,教育效果不理想。同时他们非心理学科班出身,理论基础薄弱,专业能力较低,不能对学生心理問题进行评估定性和解决,难以做到精准的全过程心理育人。辅导员流动较大,新老衔接困难,开展工作比较被动。
(三)全方位育人有待加强
虽然建立了校医合作关系,加强了学生心理(精神)健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但医校双方共同组织的案例研讨交流比较少,只是每学期合作组织一次大学生常见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到学生心理问题紧急情况下才有介入,平时交流比较少,深入开展服务项目合作力度不强。家庭育心工作在全员育人中,处于“缺位”状态。家、校、医院多方联动共同育人机制不完善,全方位育人有待加强。
三、学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的方向
(一)提高意识,推动心理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
地位
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根本上确立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地位。所有教职工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工作中的关键性和特殊性,端正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将育心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工作有效融合,而非将育心工作与其他教育工作割裂开,促使教育教学资源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服务[4]。
2.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理念
学校应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动员每个人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心理健康教育我先行。所有教职工应自觉学习育心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切实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科学应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退缩,不推卸责任,贯彻落实全员育人行动。每个人责任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合力提高心理育人水平,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完善“三全育人”联动机制
1.严格认证,重视培训,建设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继续招聘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建设业务能力过硬、“战斗力”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严格认证,重视培训,从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中筛选出一批可塑性强的成员,建成一支心理教育工作专家队。完善心理委员相关制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和工作胜任力,使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好臂膀,做好班级同学心灵的护航者。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学习、培训资源,组织全员学习、进修,从根本上、整体上建设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2.利用翻转课堂,构建四位一体的协调联动育人格局
“翻转课堂”较好地弥补了传统“你说我听”教学模式的缺点,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可以参考“翻转课堂”模式,并将其运用到心理育人格局构建中。
构建学生、家庭、社会、学校四位一体的协调联动心理育人格局,合力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5]。改变家长在心理育人中的“缺位”状态,提高家长在教育中的主动性,帮助家长明确自己在教育是主位人员。建立家长、教师、优秀校友交流群,在群里相互分享交流教育方法。定期邀请家长到校参加家长见面会、家长培训,使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实效性提高。
整合社会资源和平台,深化医校合作。重视榜样的作用,对表现优秀学生进行表彰,树立典范,发挥朋辈示范带头作用。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心理自助能力,完善人格,培养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6]。实现自下而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现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协调联动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2017.
[2]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Z],
2018.
[3]陈阳.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7(7).
[4]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2.
[5]王雅,王红,王枫.“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实践探索——以上海某医学类高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5).
[6]白玲.新形势下高校“三全育人”机制构建及路径优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
【作者简介】
邓金萍(1991~),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心理学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005-02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高校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1]。2018年7月,《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
态[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是落实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部门,发挥着树立典型、心理自助的作用,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科学建设、提升心理育人质量提供支撑[3]。“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了实践路径,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新方式和新思路。高校应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思想,取长补短,开拓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尤其是示范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需切实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多举措推动育心工作,发挥辐射与引领作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长效管理机制
桂林理工大学(下文称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是广西首批示范性中心,形成了学校统筹、分级管理、专业引领、行政保障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建成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为主的四级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根据地,组织协调全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注重顶层设计,全面、系统地谋划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心工作,配套制度规范,开展的工作专业化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二)优化教师队伍,完善硬件设施
该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6名,兼职心理咨询师及教师50余名,心理专职教师数量走在全区前列。自2018年以来,新进4名专职心理教师,充实了中心专职教师队伍,优化了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还推进心理咨询督导进校园,大力提升全员育人骨干队伍的专业素质。建成占地约600平方米的心理咨询工作场地,配备有常用心理器材,极大改善了中心硬件条件,优化了咨询室建设。建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包含20多个项目的素质拓展基地,每年联合校内朋辈队伍开展上千场素质拓展活动,拓宽了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整合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该校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效开展常态活动,如“5·25心理健康季”“心理微视频大赛”
“校园心理剧比赛”“校园十佳心理委员”等,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阵地。并且扎实推进教研活动,促进教研相结合,成立大学生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点,举办全区性、全国性心理健康教育与研讨会议,有效发挥了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区内兄弟院校资源共享,推动了区内兄弟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过程规范化、科学化。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区内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提升,有效整合了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推动了全方位育人工作的开展。
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教师育人责任意识淡薄
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心理健康服务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将两者割裂开来,造成教学课程是教学课程、心理健康服务是心理健康服务的“两张皮”错位现象。同时,有些教师不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案例探讨活动,不重视、不认真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心理中心的任务,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倾向于推卸责任,育人责任意识淡薄。部分后勤人员、班主任、专业教师教育方法守旧,容易适得其反,给学生带来其他的心理问题。
部分辅导员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轻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他们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未了解情况和及时处理就将学生送到心理中心,推卸责任,不能很好胜任心理育人工作。心理委员更换较为频繁,不利于班级同学建立良好协作关系。80%的心理委员工作自我效能较低,工作胜任力不足。
(二)“三全育人”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该校心理教师与学生比例达到1:4000,心理教师难以满足全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学校经费投入有限,心理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得不到保障。兼职咨询师因日常学生事务工作繁重,备课时间少,教育效果不理想。同时他们非心理学科班出身,理论基础薄弱,专业能力较低,不能对学生心理問题进行评估定性和解决,难以做到精准的全过程心理育人。辅导员流动较大,新老衔接困难,开展工作比较被动。
(三)全方位育人有待加强
虽然建立了校医合作关系,加强了学生心理(精神)健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但医校双方共同组织的案例研讨交流比较少,只是每学期合作组织一次大学生常见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到学生心理问题紧急情况下才有介入,平时交流比较少,深入开展服务项目合作力度不强。家庭育心工作在全员育人中,处于“缺位”状态。家、校、医院多方联动共同育人机制不完善,全方位育人有待加强。
三、学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的方向
(一)提高意识,推动心理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
地位
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根本上确立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地位。所有教职工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工作中的关键性和特殊性,端正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将育心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工作有效融合,而非将育心工作与其他教育工作割裂开,促使教育教学资源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服务[4]。
2.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理念
学校应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动员每个人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心理健康教育我先行。所有教职工应自觉学习育心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切实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科学应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退缩,不推卸责任,贯彻落实全员育人行动。每个人责任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合力提高心理育人水平,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完善“三全育人”联动机制
1.严格认证,重视培训,建设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继续招聘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建设业务能力过硬、“战斗力”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严格认证,重视培训,从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中筛选出一批可塑性强的成员,建成一支心理教育工作专家队。完善心理委员相关制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和工作胜任力,使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好臂膀,做好班级同学心灵的护航者。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学习、培训资源,组织全员学习、进修,从根本上、整体上建设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2.利用翻转课堂,构建四位一体的协调联动育人格局
“翻转课堂”较好地弥补了传统“你说我听”教学模式的缺点,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可以参考“翻转课堂”模式,并将其运用到心理育人格局构建中。
构建学生、家庭、社会、学校四位一体的协调联动心理育人格局,合力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5]。改变家长在心理育人中的“缺位”状态,提高家长在教育中的主动性,帮助家长明确自己在教育是主位人员。建立家长、教师、优秀校友交流群,在群里相互分享交流教育方法。定期邀请家长到校参加家长见面会、家长培训,使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实效性提高。
整合社会资源和平台,深化医校合作。重视榜样的作用,对表现优秀学生进行表彰,树立典范,发挥朋辈示范带头作用。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心理自助能力,完善人格,培养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6]。实现自下而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现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协调联动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2017.
[2]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Z],
2018.
[3]陈阳.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7(7).
[4]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2.
[5]王雅,王红,王枫.“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实践探索——以上海某医学类高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5).
[6]白玲.新形势下高校“三全育人”机制构建及路径优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
【作者简介】
邓金萍(1991~),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心理学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