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结合临床就诊经验,对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相关护理进行研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某院接诊的58例术后接受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个人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并给予患者科学周密的临床护理。结果: 58例患者经131I治疗,并发颈部轻度水肿者共计5例,并发尿道炎者共计3例,4例患者出现呼吸不适,经对症干预后症状均已消失。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对131I辐射的危害性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增强对并发症的防范意识,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残留甲状腺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82-01
甲状腺癌为内分泌科常见肿瘤,好发于分化完全的滤泡上皮细胞,就我国目前医疗水平来看,手术切除甲状腺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途径。然而,甲状腺癌切除术并不能彻底清除甲状腺组织,残留甲状腺中常有肿瘤组织侵入,无法再行手术清除[1]。为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降低癌细胞扩散、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给予患者131I治疗必不可少。在本文中,笔者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医院接诊的58例术后接受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相关护理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医院接诊的58例术后接受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18~68岁,平均年龄(43±5.4)岁。其中,乳头状癌15例,滤泡状癌11例,颈部转移者10例,合并远处转移者12例(其中肺转移6例,骨转移9例,两者并发者3例),无转移者10例。
1.2 治疗方法
结合患者个人病情,使用活度计核对131I溶液剂量,要求患者空腹一次或分次服用。服药3h后即可进食,服药后隔离一周。甲状腺术后残余1个月以上者给予131I溶液1650~2800MBq(50~75mCi),未满一个月者给予131I溶液2800~4000MBq(80~120mCi)。治疗期间,结合患者个人临床反应,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可使用利血生等药物,增强患者骨髓耐受性;酌情给予庆大霉素促进消化;联用碳酸锂提高131I有效利用率。全体患者均停止使用甲状腺激素,以促进病灶对131I溶液的吸收。
2 结果
58例患者经131I治疗,并发颈部轻度水肿者共计5例,并发尿道炎者共计3例,4例患者出现呼吸不适,经对症干预后症状均已消失。
3 讨论
3.1 治疗前护理
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行甲状腺切除术超过2周,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无需使用任何补充甲状腺激素的药物;②既往手术且长期使用外源性甲状腺激素者,至少停药1个月以上。③治疗前忌碘饮食1个月,以确保内源性TSH水平达到理想状态。在患者正式开始治疗前,应注意高蛋白、高能量的补给,提高机体抵抗力。严禁服用任何含碘食物或药物,以增强病灶的摄131I能力[2]。
3.2 辐射防护
服用131I后的患者即可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放射源,应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安排患者入住核素治疗隔离病房,隔离期间,叮嘱患者以静卧休息为主,7d内禁止家属探视。隔离病房应与正常病房保持一定距离,且隔离期间,医护人员不可与患者直接接触。隔离病房内应设有传呼电话以及监控系统,以便医师随时观察病情[3]。当医护人员需入室进行操作时,应选派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资深人士,尽量减少停留在室内的时间,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在进行近距离护理操作时,医护人员应穿戴好标准的防护用品,尽量确保动作轻柔缓慢,以免给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贴身衣物进行集中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3.3 饮食护理
患者空腹服用131I溶液2h后含服维生素C,有利于加快唾液分泌,能有效避免放射性涎腺炎的发生。3h后可正常进食,嘱咐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削弱照射对患者体内其他器官组织的不利影响。治疗期间,停止使用任何含碘类食物与药物,并控制硫胺素的摄入,以提高131I的有效利用率。
3.4 并发症护理
服用131I溶液后3d内,患者会感到乏力、恶心,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呕吐与腹泻。部分患者腮腺或颈前区会伴有水肿、疼痛,这些均为正常现象,3d后可自行消失。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人病情与个体差异,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可用药干预,缓解患者不适感,鼓励患者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脊椎骨转移者的水肿部位好发于咽喉,容易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障碍,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临床表征,提前备好抢救药物与器械,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综上所述,临床医护人员应给予131I治疗患者足够重视,增强临床护理力度。患者治疗期间,其分泌物与排泄物中富含131I,其自身也可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放射源。因此,应适当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在开展护理工作的同时,做好防护措施,减轻131I对医院环境、周围人群的不利影响。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与炎症反应,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可自行消失,少部分病情严重者需要对症干预,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总之,对131I患者的护理不同于普通护理,临床医护人员务必要谨慎对待。只有深刻地认识到131I辐射的危害性,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做好并发症的防范工作,才能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为自身与环境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王峰,袁梦晖.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效果评估[J].现代肿瘤医学,2010,15(08):1516-1518.
[2]唐彩华,贾晓娟,许泽清.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随访结果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4,23(01):72-74.
[3]周亮.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残留甲状腺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82-01
甲状腺癌为内分泌科常见肿瘤,好发于分化完全的滤泡上皮细胞,就我国目前医疗水平来看,手术切除甲状腺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途径。然而,甲状腺癌切除术并不能彻底清除甲状腺组织,残留甲状腺中常有肿瘤组织侵入,无法再行手术清除[1]。为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降低癌细胞扩散、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给予患者131I治疗必不可少。在本文中,笔者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医院接诊的58例术后接受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相关护理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医院接诊的58例术后接受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18~68岁,平均年龄(43±5.4)岁。其中,乳头状癌15例,滤泡状癌11例,颈部转移者10例,合并远处转移者12例(其中肺转移6例,骨转移9例,两者并发者3例),无转移者10例。
1.2 治疗方法
结合患者个人病情,使用活度计核对131I溶液剂量,要求患者空腹一次或分次服用。服药3h后即可进食,服药后隔离一周。甲状腺术后残余1个月以上者给予131I溶液1650~2800MBq(50~75mCi),未满一个月者给予131I溶液2800~4000MBq(80~120mCi)。治疗期间,结合患者个人临床反应,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可使用利血生等药物,增强患者骨髓耐受性;酌情给予庆大霉素促进消化;联用碳酸锂提高131I有效利用率。全体患者均停止使用甲状腺激素,以促进病灶对131I溶液的吸收。
2 结果
58例患者经131I治疗,并发颈部轻度水肿者共计5例,并发尿道炎者共计3例,4例患者出现呼吸不适,经对症干预后症状均已消失。
3 讨论
3.1 治疗前护理
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行甲状腺切除术超过2周,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无需使用任何补充甲状腺激素的药物;②既往手术且长期使用外源性甲状腺激素者,至少停药1个月以上。③治疗前忌碘饮食1个月,以确保内源性TSH水平达到理想状态。在患者正式开始治疗前,应注意高蛋白、高能量的补给,提高机体抵抗力。严禁服用任何含碘食物或药物,以增强病灶的摄131I能力[2]。
3.2 辐射防护
服用131I后的患者即可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放射源,应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安排患者入住核素治疗隔离病房,隔离期间,叮嘱患者以静卧休息为主,7d内禁止家属探视。隔离病房应与正常病房保持一定距离,且隔离期间,医护人员不可与患者直接接触。隔离病房内应设有传呼电话以及监控系统,以便医师随时观察病情[3]。当医护人员需入室进行操作时,应选派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资深人士,尽量减少停留在室内的时间,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在进行近距离护理操作时,医护人员应穿戴好标准的防护用品,尽量确保动作轻柔缓慢,以免给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贴身衣物进行集中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3.3 饮食护理
患者空腹服用131I溶液2h后含服维生素C,有利于加快唾液分泌,能有效避免放射性涎腺炎的发生。3h后可正常进食,嘱咐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削弱照射对患者体内其他器官组织的不利影响。治疗期间,停止使用任何含碘类食物与药物,并控制硫胺素的摄入,以提高131I的有效利用率。
3.4 并发症护理
服用131I溶液后3d内,患者会感到乏力、恶心,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呕吐与腹泻。部分患者腮腺或颈前区会伴有水肿、疼痛,这些均为正常现象,3d后可自行消失。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人病情与个体差异,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可用药干预,缓解患者不适感,鼓励患者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脊椎骨转移者的水肿部位好发于咽喉,容易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障碍,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临床表征,提前备好抢救药物与器械,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综上所述,临床医护人员应给予131I治疗患者足够重视,增强临床护理力度。患者治疗期间,其分泌物与排泄物中富含131I,其自身也可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放射源。因此,应适当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在开展护理工作的同时,做好防护措施,减轻131I对医院环境、周围人群的不利影响。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与炎症反应,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可自行消失,少部分病情严重者需要对症干预,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总之,对131I患者的护理不同于普通护理,临床医护人员务必要谨慎对待。只有深刻地认识到131I辐射的危害性,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做好并发症的防范工作,才能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为自身与环境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王峰,袁梦晖.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效果评估[J].现代肿瘤医学,2010,15(08):1516-1518.
[2]唐彩华,贾晓娟,许泽清.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随访结果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4,23(01):72-74.
[3]周亮.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