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地震已过去五年。这五年里,灾区人民的生活已越来越接近正常,相关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少,而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震区之外的人来说,那段记忆也越来越淡。就好像,灾难一旦过去了,就不会再来。
在任何一个历史大事件背后,都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记录文本
这是《汶川地震168小时》后记中,作者自己写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彻底打动了我,让我确定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策划方向,我也越来越确定,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它的分量不在于销量或各种经济利益,而是在于它本身的文本价值,对历史真实记录的行动。
首先得说明,刚接手《汶川地震168小时》时,我自己也懵了一阵:这种书现在谁还要看?这不是“炒冷饭”吗?所以,带着这种怀疑的心情,我开始了这本书的编辑工作。但随着对文本内容的越来越了解,我的想法和心态也发生了转变,唯一更加确信的是,如总编辑刘按所说:“这段历史需要有扎实的文本记录,这是它最大的价值,每到灾难时,大家能想到这本书。这种记录和媒体报道是不一样的,它的价值是长久的。另外,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些对灾难更深的认识,就是亲历者沉淀之后的一些讲述,这使得这些记录显得更客观,更有深度。”
除此之外,作者张良本人的经历也让我深受感动。张良是一位资深的杂志主编,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放下了已有的工作,毅然决然地走入震中,耗时三年多采访,只是为了忠实地记录这样一段历史。我们不谈他的社会责任感如何之崇高,单就这样一种坚持的精神,现在真的已经很难再看到。
所以,本着上述理性的、感性的,社会的、个人的各种因素,我们签下了这本书。我们也相信,它将给我们带来一次不一样的感动。
“你哭了吗?”
记得我做完初审,和同事谈起这本书的阅读感受,他一来就问了我一句“你哭了吗?”当时觉得挺好笑的,但现在想来这就是本书给人带来的第一感受。这是一本将近三十万字的文本,全文开局铺得很大(作者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场景),所以涉及的人物、地点、时间也很多(书中仅采访名单和参考用书就罗列了十来页),所以在编辑时工程量自然不小,但这不是最难把握的;最让我伤脑筋的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遇上一个“泪点”,然后就这样哭一阵、改一阵地完成了改稿。但改稿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你需要反复看,反复核对,所以就是反复地红了眼圈。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故事本身就是真实事件,这些真实事件背后有太多我们似曾相识的情感。
当然除了哭以外,这本书还让我看到了许多作者留下待人们去思考的方面。比如群体性事件的危机公关、国家救援体系的设置以及新闻报道的正面性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再去回味,再去考虑的地方。
关于封面,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对于一本纪实文学作品而言,“写实”是它的特性;而对于一本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文学作品来说,发挥它的引导性更是意义所在。所以,在为这本书选择适合的封面创意之前,如何定位它的封面特性对于我们是个不小的挑战。为此,我们也参考了相当多的图书封面信息,最终,确定用灾区现场照片作为蓝本,突出纪实感。
想法虽然确定下来,但要找到适合的图片却很难。首先,时隔五年,在网络上搜索的很多照片都已经找不到了。既然网络不行,找相关图册也许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那段时间“全面扫雷”,找到了几本以汶川5·12地震为主题的画册。从画册中,我注意到几位新闻记者的名字。我先是找到了他们的微博、博客、邮箱等,反正能联系的不会放过。最终,真的是不负有心人。
每一个好封面,都是若干个细节的到位搭配
拿到《汶川地震168小时》,乍一看肯定是被封面的颜色吸引,接下来可能是中间人物的眼神,或是右上角醒目的红色蜡烛;之后你肯定也会发现背景画面中的裂缝设计。而这些,其实就是封面设计中最耗时费力的“小细节”。
以背景图片为例。它是由五张新闻照片合成。而仅是这些建筑场景的摆放位置、高低色调、远近大小就耗时将近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当中。插画师不断地调整,仅样图就存了四十多张。样图基本确定之后,是进行裂缝设计,以增加地震的真实感。裂缝虽然看似简单,但每一笔、每一画,每一处折断、沟壑都是插画师对比着真实裂缝照片的细心打磨。
而今这本书终于要上市了,作为本书的编辑,我心情复杂。但就像作者张良曾说过的,这本书记录的,不仅仅是灾难。而现在我所记述的,也不足以囊括这本书的所有。我们该做的,可以做的也许就是忠实地记录,理性地思考。
在任何一个历史大事件背后,都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记录文本
这是《汶川地震168小时》后记中,作者自己写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彻底打动了我,让我确定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策划方向,我也越来越确定,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它的分量不在于销量或各种经济利益,而是在于它本身的文本价值,对历史真实记录的行动。
首先得说明,刚接手《汶川地震168小时》时,我自己也懵了一阵:这种书现在谁还要看?这不是“炒冷饭”吗?所以,带着这种怀疑的心情,我开始了这本书的编辑工作。但随着对文本内容的越来越了解,我的想法和心态也发生了转变,唯一更加确信的是,如总编辑刘按所说:“这段历史需要有扎实的文本记录,这是它最大的价值,每到灾难时,大家能想到这本书。这种记录和媒体报道是不一样的,它的价值是长久的。另外,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些对灾难更深的认识,就是亲历者沉淀之后的一些讲述,这使得这些记录显得更客观,更有深度。”
除此之外,作者张良本人的经历也让我深受感动。张良是一位资深的杂志主编,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放下了已有的工作,毅然决然地走入震中,耗时三年多采访,只是为了忠实地记录这样一段历史。我们不谈他的社会责任感如何之崇高,单就这样一种坚持的精神,现在真的已经很难再看到。
所以,本着上述理性的、感性的,社会的、个人的各种因素,我们签下了这本书。我们也相信,它将给我们带来一次不一样的感动。
“你哭了吗?”
记得我做完初审,和同事谈起这本书的阅读感受,他一来就问了我一句“你哭了吗?”当时觉得挺好笑的,但现在想来这就是本书给人带来的第一感受。这是一本将近三十万字的文本,全文开局铺得很大(作者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场景),所以涉及的人物、地点、时间也很多(书中仅采访名单和参考用书就罗列了十来页),所以在编辑时工程量自然不小,但这不是最难把握的;最让我伤脑筋的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遇上一个“泪点”,然后就这样哭一阵、改一阵地完成了改稿。但改稿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你需要反复看,反复核对,所以就是反复地红了眼圈。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故事本身就是真实事件,这些真实事件背后有太多我们似曾相识的情感。
当然除了哭以外,这本书还让我看到了许多作者留下待人们去思考的方面。比如群体性事件的危机公关、国家救援体系的设置以及新闻报道的正面性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再去回味,再去考虑的地方。
关于封面,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对于一本纪实文学作品而言,“写实”是它的特性;而对于一本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文学作品来说,发挥它的引导性更是意义所在。所以,在为这本书选择适合的封面创意之前,如何定位它的封面特性对于我们是个不小的挑战。为此,我们也参考了相当多的图书封面信息,最终,确定用灾区现场照片作为蓝本,突出纪实感。
想法虽然确定下来,但要找到适合的图片却很难。首先,时隔五年,在网络上搜索的很多照片都已经找不到了。既然网络不行,找相关图册也许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那段时间“全面扫雷”,找到了几本以汶川5·12地震为主题的画册。从画册中,我注意到几位新闻记者的名字。我先是找到了他们的微博、博客、邮箱等,反正能联系的不会放过。最终,真的是不负有心人。
每一个好封面,都是若干个细节的到位搭配
拿到《汶川地震168小时》,乍一看肯定是被封面的颜色吸引,接下来可能是中间人物的眼神,或是右上角醒目的红色蜡烛;之后你肯定也会发现背景画面中的裂缝设计。而这些,其实就是封面设计中最耗时费力的“小细节”。
以背景图片为例。它是由五张新闻照片合成。而仅是这些建筑场景的摆放位置、高低色调、远近大小就耗时将近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当中。插画师不断地调整,仅样图就存了四十多张。样图基本确定之后,是进行裂缝设计,以增加地震的真实感。裂缝虽然看似简单,但每一笔、每一画,每一处折断、沟壑都是插画师对比着真实裂缝照片的细心打磨。
而今这本书终于要上市了,作为本书的编辑,我心情复杂。但就像作者张良曾说过的,这本书记录的,不仅仅是灾难。而现在我所记述的,也不足以囊括这本书的所有。我们该做的,可以做的也许就是忠实地记录,理性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