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儿科,每年冬春季是肺炎、腹泻病的高发季节,门诊患者80%需要输液治疗。但输液过程中常发生输液反应,而轻微的输液反应一般是一过性、时间短,对病人不产生影响;而重症的输液反应持续时间长,严重者有不良后果。现将我院2003~2005年,门诊发生了25例输液反应,现就其治疗及病因做如下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组25例患儿,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3个月~1岁有5例,1~3岁有6例,4~10岁有9例,10岁以上有5例。发病时间在输液5~10分钟者14例,输液在30~40分钟者8例,输液结束后发生输液反应3例。发作时先感到寒冷(较大患儿自述寒冷),婴儿则哭闹,既而全部发生四肢肌肉颤抖,口唇抖动,寒战要持续5~10分钟,脉搏快,每分钟可达120~140次,脉搏细速,严重者口周发干,四肢冰凉,其中2例血压下降(皆为10岁以上患儿),血压在70~90mmHg。寒战停止后,体温开始上升,呼吸急促,约输液反应发生30~60分钟后,出现高热,最高达39~42℃,体温升高一般持续2小时以上。化验检查,白细胞(4.0~9.0)×109/L,其中有2例血小板为(70~80)×109/L,有3例心肌酶升高,其中CK-MB略有升高,有2例心电图Ⅱ、Ⅲ、aVF的T波低平、倒置。
治疗原则: ①出现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液,但不能拔针(因输液反应时血管收缩,患者抖动,再扎静点困难,而发生输液反应时需马上用药),此时应将输液瓶、输液管换掉,但应妥善封存,有必要时送检。②对反应轻的病人给予对症处理:寒战期给予地塞米松0.3mg/(kg·次)静脉注射。使用安痛定对高热患者肌注降温,对超高热病人用双氯酚酸钠栓剂从肛门注入,同时给予盐酸异丙嗪1mg/kg·次、肌注。③继发症状的处理:如有抽搐,予以①安定0.2~0.3mg/(kg·次),静脉注射,20~30分钟可重复给药。②如给安定5分钟后抽搐不缓解,应给鲁米那每次6~10mg/kg,肌注(12小时内禁止重复使用)。③抽搐再不缓解,应给10%水合氯醛0.5~0.8ml/(kg·次),加等量水稀释后,灌肠。对重症病人①尤其是高热不退者,应给予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袋,或0.9%冷盐水灌肠。②对2例血压有变化的患者,有早期休克迹象。一例用2∶1等张含钠液扩溶治疗,另一例14岁大男孩体重60kg,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纠酸等对症处理。同时密切观察病情,监护生命体征,特别是对年龄较小患儿,婴儿及体质平日较差患儿,应24小时监护,定时作血尿有关的化验。持续发烧病人还应调整抗生素。
结 果
25例病人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讨 论
既然小儿输液反应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生,因患儿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引起家长的担忧及恐慌,在现今医疗形式下,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在输液反应刚发生时,几乎100%的家长认为是医疗事故,要求医院赔偿。在这其中70%的患者家长经过医生的解释及免费治疗,治愈后离院,30%的家长在医院内大闹特闹,像前述3例心肌酶增高患儿,因感冒发烧就诊,是病毒感染本身引发心肌炎,因在医院发生输液反应,患者家长要求医院给予治疗心肌炎。故现阶段查找输液反应的病因,减少和避免发生输液反应是儿科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下面就输液反应病因予以分析。
发生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因致热物质(包括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他蛋白及非蛋白的有机物或无机物)这种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产生寒战、发热等反应,称之为热源反应。其原因多反面。①液体制剂的质量必须按国家规定达标。其中5例病人为输入同一种中药制剂,在输液5分钟到输液结束后相继发生的输液反应,故考虑中药制剂的问题。它的特点为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批号液体,同时使用,同时发生,多数相似的临床症状。此中药制剂经药检所检验,结果有致热原物质,故把这批中药返回厂家。②叠加反应,上述反应中有3例是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混合静点,输液反应原因考虑多种药混合后不能在短时间输完,混合后时间长,可能液体产生某些变化,如pH值的改变,微晶体产生等,可能影响药效,也可输入后产生反应,因此多种药输注最好依药的不同,先后分序输入,若同时加入混合输入时,必须按《药物配伍禁忌表》,认真的查阅后进行。③有2例发生输液反应的患儿因为在静点室哭闹,所以家长抱患儿在走廊来回走动,并且到人多的大厅来回走动。 还有1例发生输液反应的患儿,因认识医务人员要求在当时正在装修的疗区静点,从而发生输液反应。以上原因考虑空气的污染,环境空气的洁净度对输液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在输液过程中,污染的空气中有大量的病原体或致热源的尘埃,注入了液体中,从而输入人体,引发输液反应。④有3例小婴儿均为静点50ml液体发生输液反应。查找原因,因他们输液的当时我院门诊液体为150ml,故反复抽出100ml液体丢掉,考虑反复多次进针穿刺可能使橡皮塞进针的的局部空隙增大,易将瓶塞表面的浮着物或空气中的污染带入静点中。虽然输液器都带有空气过滤装置,但对5mm以下的微粒清除率较低,不能完全滤出细菌。
以上就是我考虑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供同行们借鉴。
参考文献
1 郑州市:儿科急症诊断与处理.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资料与方法
本组25例患儿,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3个月~1岁有5例,1~3岁有6例,4~10岁有9例,10岁以上有5例。发病时间在输液5~10分钟者14例,输液在30~40分钟者8例,输液结束后发生输液反应3例。发作时先感到寒冷(较大患儿自述寒冷),婴儿则哭闹,既而全部发生四肢肌肉颤抖,口唇抖动,寒战要持续5~10分钟,脉搏快,每分钟可达120~140次,脉搏细速,严重者口周发干,四肢冰凉,其中2例血压下降(皆为10岁以上患儿),血压在70~90mmHg。寒战停止后,体温开始上升,呼吸急促,约输液反应发生30~60分钟后,出现高热,最高达39~42℃,体温升高一般持续2小时以上。化验检查,白细胞(4.0~9.0)×109/L,其中有2例血小板为(70~80)×109/L,有3例心肌酶升高,其中CK-MB略有升高,有2例心电图Ⅱ、Ⅲ、aVF的T波低平、倒置。
治疗原则: ①出现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液,但不能拔针(因输液反应时血管收缩,患者抖动,再扎静点困难,而发生输液反应时需马上用药),此时应将输液瓶、输液管换掉,但应妥善封存,有必要时送检。②对反应轻的病人给予对症处理:寒战期给予地塞米松0.3mg/(kg·次)静脉注射。使用安痛定对高热患者肌注降温,对超高热病人用双氯酚酸钠栓剂从肛门注入,同时给予盐酸异丙嗪1mg/kg·次、肌注。③继发症状的处理:如有抽搐,予以①安定0.2~0.3mg/(kg·次),静脉注射,20~30分钟可重复给药。②如给安定5分钟后抽搐不缓解,应给鲁米那每次6~10mg/kg,肌注(12小时内禁止重复使用)。③抽搐再不缓解,应给10%水合氯醛0.5~0.8ml/(kg·次),加等量水稀释后,灌肠。对重症病人①尤其是高热不退者,应给予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袋,或0.9%冷盐水灌肠。②对2例血压有变化的患者,有早期休克迹象。一例用2∶1等张含钠液扩溶治疗,另一例14岁大男孩体重60kg,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纠酸等对症处理。同时密切观察病情,监护生命体征,特别是对年龄较小患儿,婴儿及体质平日较差患儿,应24小时监护,定时作血尿有关的化验。持续发烧病人还应调整抗生素。
结 果
25例病人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讨 论
既然小儿输液反应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生,因患儿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引起家长的担忧及恐慌,在现今医疗形式下,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在输液反应刚发生时,几乎100%的家长认为是医疗事故,要求医院赔偿。在这其中70%的患者家长经过医生的解释及免费治疗,治愈后离院,30%的家长在医院内大闹特闹,像前述3例心肌酶增高患儿,因感冒发烧就诊,是病毒感染本身引发心肌炎,因在医院发生输液反应,患者家长要求医院给予治疗心肌炎。故现阶段查找输液反应的病因,减少和避免发生输液反应是儿科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下面就输液反应病因予以分析。
发生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因致热物质(包括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他蛋白及非蛋白的有机物或无机物)这种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产生寒战、发热等反应,称之为热源反应。其原因多反面。①液体制剂的质量必须按国家规定达标。其中5例病人为输入同一种中药制剂,在输液5分钟到输液结束后相继发生的输液反应,故考虑中药制剂的问题。它的特点为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批号液体,同时使用,同时发生,多数相似的临床症状。此中药制剂经药检所检验,结果有致热原物质,故把这批中药返回厂家。②叠加反应,上述反应中有3例是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混合静点,输液反应原因考虑多种药混合后不能在短时间输完,混合后时间长,可能液体产生某些变化,如pH值的改变,微晶体产生等,可能影响药效,也可输入后产生反应,因此多种药输注最好依药的不同,先后分序输入,若同时加入混合输入时,必须按《药物配伍禁忌表》,认真的查阅后进行。③有2例发生输液反应的患儿因为在静点室哭闹,所以家长抱患儿在走廊来回走动,并且到人多的大厅来回走动。 还有1例发生输液反应的患儿,因认识医务人员要求在当时正在装修的疗区静点,从而发生输液反应。以上原因考虑空气的污染,环境空气的洁净度对输液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在输液过程中,污染的空气中有大量的病原体或致热源的尘埃,注入了液体中,从而输入人体,引发输液反应。④有3例小婴儿均为静点50ml液体发生输液反应。查找原因,因他们输液的当时我院门诊液体为150ml,故反复抽出100ml液体丢掉,考虑反复多次进针穿刺可能使橡皮塞进针的的局部空隙增大,易将瓶塞表面的浮着物或空气中的污染带入静点中。虽然输液器都带有空气过滤装置,但对5mm以下的微粒清除率较低,不能完全滤出细菌。
以上就是我考虑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供同行们借鉴。
参考文献
1 郑州市:儿科急症诊断与处理.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