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必须清楚,只要你“战”,输的可能性永远大于赢的可能性,所以决不轻易言战。
昨夜夜读兵书,读到有兵家提出一个问题:孙子和吴起哪个厉害些?
这二人都是我自幼熟悉的人物,说谁比谁厉害,还真没想过。一般老百姓都更熟悉孙子,因为有完整的《孙子兵法》传世,但是对孙子的生平事迹,史书上却几乎没有记载,可见他一生除了写了本书,并没有做出什么大事业。
吴起的故事就丰富多彩了,从鲁国到魏国再到楚国,做出了连番大事业,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但可惜的是,吴起的兵法却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只有残存的六篇残书。这大概是吴起在后世名气不如孙子的原因吧。
对《华与华方法》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两个人的思想,一是孙子的《孙子兵法》,二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克劳塞维茨对我们的影响,主要是决战思想,“所有的会战,都是为了最后的决战”。而孙子的影响更直接,《华与华方法》的所有思想,归结为四个字的基本原则:赢了再打。这四个字,就来源于孙子“先胜而后战”的思想。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子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指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孙子说“胜可知而不可为”,信乎!当你面对一个新项目的上市。你能不能知胜败呢?你发动的时候是不是“动于九天之上”,根本和竞争对手不在一个层面呢?如何创造“胜于易胜”呢?
企业经营的每一步都是投资,都是以巨大的金钱和机会成本去搏取未来,为了“知胜”我们用尽了一切手段,从市场调研到求签问神,巨大的风险时刻悬在我们头上,绝不可“战中求胜”,要尽最大可能去“知胜”,然后用压倒性的资源和可持续的结构去“胜中求战”。这就是史玉柱常说的“试点要慢,铺全国要快”吧。试点的“慢”过程是知胜的过程,铺全国的“快”是“以镒称铢”,用最大资源搏取最大胜利。
我们必须清楚,只要你“战”,输的可能性永远大于赢的可能性,对任何人来将都是这样,所以绝不轻言战斗,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新的战斗,而是用资源和结构去成长。这一点吴起残缺的兵法里也有非常深刻的论述:
然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而得天下者稀,而亡者众。
深刻啊!就凭这几句,就绝不能说吴起比孙子差。企业经营者也要深深的咀嚼这几句话,我看到中国的一些企业家,也是好战好胜,不断投入新的项目、“创新”,这样是不行的。要翻新,不要创新,要把一次胜利发展成为结构性的持续性胜利,才是基业长青之道,而不是不断去创造新的胜利。
昨夜夜读兵书,读到有兵家提出一个问题:孙子和吴起哪个厉害些?
这二人都是我自幼熟悉的人物,说谁比谁厉害,还真没想过。一般老百姓都更熟悉孙子,因为有完整的《孙子兵法》传世,但是对孙子的生平事迹,史书上却几乎没有记载,可见他一生除了写了本书,并没有做出什么大事业。
吴起的故事就丰富多彩了,从鲁国到魏国再到楚国,做出了连番大事业,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但可惜的是,吴起的兵法却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只有残存的六篇残书。这大概是吴起在后世名气不如孙子的原因吧。
对《华与华方法》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两个人的思想,一是孙子的《孙子兵法》,二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克劳塞维茨对我们的影响,主要是决战思想,“所有的会战,都是为了最后的决战”。而孙子的影响更直接,《华与华方法》的所有思想,归结为四个字的基本原则:赢了再打。这四个字,就来源于孙子“先胜而后战”的思想。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子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指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孙子说“胜可知而不可为”,信乎!当你面对一个新项目的上市。你能不能知胜败呢?你发动的时候是不是“动于九天之上”,根本和竞争对手不在一个层面呢?如何创造“胜于易胜”呢?
企业经营的每一步都是投资,都是以巨大的金钱和机会成本去搏取未来,为了“知胜”我们用尽了一切手段,从市场调研到求签问神,巨大的风险时刻悬在我们头上,绝不可“战中求胜”,要尽最大可能去“知胜”,然后用压倒性的资源和可持续的结构去“胜中求战”。这就是史玉柱常说的“试点要慢,铺全国要快”吧。试点的“慢”过程是知胜的过程,铺全国的“快”是“以镒称铢”,用最大资源搏取最大胜利。
我们必须清楚,只要你“战”,输的可能性永远大于赢的可能性,对任何人来将都是这样,所以绝不轻言战斗,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新的战斗,而是用资源和结构去成长。这一点吴起残缺的兵法里也有非常深刻的论述:
然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而得天下者稀,而亡者众。
深刻啊!就凭这几句,就绝不能说吴起比孙子差。企业经营者也要深深的咀嚼这几句话,我看到中国的一些企业家,也是好战好胜,不断投入新的项目、“创新”,这样是不行的。要翻新,不要创新,要把一次胜利发展成为结构性的持续性胜利,才是基业长青之道,而不是不断去创造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