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我认为,教学本质应该是师生交往,是教和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以此来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
一、转变教师的身份形象:远离教书匠,走近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每一位语文教师首先都应当把自己化身为“孩子”,从“孩子”的视角来审视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问一问自己:喜欢这篇课文吗?什么地方对自己的触动最大?如果教师缺乏一颗童心,对教材中的课文没有爱恨愁思,又如何能将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传达给孩子们呢?孩子的喜好与教师的喜好肯定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审美的趣味不同所造成的。孩子的审美观比较肤浅直白。比如说,在学习《三颗枸杞豆》时,他们会嘲笑文中一事无成的三叔;在学习《西游记》时,会讨厌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教师既要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充分考虑他们的观感,又不能迁就他们肤浅的审美观,而要用曲折的、渐进的方式逐渐的改变孩子关于“美”、“善”的看法,使他们由肤浅走向深入。教师应当坚信,美好的事物都有共同之处。从百草园能到三味书屋,从“喜羊羊”也可以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一位教师计划性的、策略性地帮助孩子从一种美好的事物向另一种美好事物的转移,其过程就是从教书匠走近教育家。
二、转变课堂模式:积极尝试新的课堂模式
上个世纪流行的上课模式分为五步: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作业。这样的模式自然有其科学合理的地方,但是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即使孩子们不烦,难道教师也不烦躁吗?教师可以尝试以一个小故事开始一天的课,以今天的见闻开始一天的课,以一个孩子上台朗诵一篇文章或其中的一段开始一天的课,尝试让孩子们当堂完成课后作业,尝试让孩子们自己讨论、评价同桌的课堂笔记。一种新的尝试,绝不会干扰到正常的教学过程,因为孩子们若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师无论教的任务完成得多好,他们学的任务也无法及格。
三、转变教学思维:从模仿走向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一个被我们灌输知识的对象,而应该是一个具有探索创新意识的人,学习过程就是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人天生就具备创造力,这是人类能走到今天的原因。教师所要做的,只有以下两件事:首先,可以准备一些有思考或讨论价值的问题,比如在教学《甜甜的泥土》时,可以问问学生:“泥土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可为什么王小亮尝到的泥土是‘甜甜’的?”这样,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强加的答案,学生就会感到有“用武之地”;其次,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后,教师再对他们的结论进行收集、比较和分析。最后,可以启发学生:“你们能不能像老师那样也针对课文的内容、语言等方面提一个问题呢?”这样就形成了先有问题,后教方法,然后形成结论,最后产生新问题的模式,这才是能使学生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的完整思维过程。
四、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
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从一节课而言,教师讲授与提问学生就组成了一个教学实施和反馈的体系。就一单元而言,单元练习与整个单元的教学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的实施与反馈不仅要保持形式上的循环完整,更要利用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实施,使这两个环节真正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举例来说,在教授《木兰诗》一文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份“导学稿”,上面列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即能识记文中字词,能完整地复述课文,感受木兰的女儿情和英雄气概,学习她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针对这些学习目标设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在将“导学稿”收上来进行批阅时,我发现“你觉得木兰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设置得不理想,学生只会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不会去课文中为自己的答案找依据,显得泛泛而谈。根据反馈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时,我将问题改为“请你找一找课文中的感人镜头或精彩片段,并由此说说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在学生答到要点后,进一步要求学生写一首小诗来赞美木兰,这样能让学生对木兰的精神品质有更深刻的感悟。此外,教学的实施是集中化的,教师对学生是“一对多”,因为学生领悟的程度不同,所以反馈回来的信息是离散的。教师还要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总体作一个完整的判断,从而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不能以偏概全,只关注优生,也不能因为有一个学生没有掌握所学内容,就大发雷霆。
五、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在语文教学评价中,不应该只看分数,而是要看这节课学生的情感有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他们有没有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他们有没有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做到了,那就该及时地给予肯定,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成就感,体会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价值,让学生有兴趣学下去,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
总之,要使初中语文教学适应新时代要求,教师就应该果断放弃那些老套路,积极进行转变,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能从语文课中获得知识、获得感受美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健康高尚审美观的人。
(责任编辑刘宇帆)
一、转变教师的身份形象:远离教书匠,走近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每一位语文教师首先都应当把自己化身为“孩子”,从“孩子”的视角来审视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问一问自己:喜欢这篇课文吗?什么地方对自己的触动最大?如果教师缺乏一颗童心,对教材中的课文没有爱恨愁思,又如何能将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传达给孩子们呢?孩子的喜好与教师的喜好肯定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审美的趣味不同所造成的。孩子的审美观比较肤浅直白。比如说,在学习《三颗枸杞豆》时,他们会嘲笑文中一事无成的三叔;在学习《西游记》时,会讨厌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教师既要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充分考虑他们的观感,又不能迁就他们肤浅的审美观,而要用曲折的、渐进的方式逐渐的改变孩子关于“美”、“善”的看法,使他们由肤浅走向深入。教师应当坚信,美好的事物都有共同之处。从百草园能到三味书屋,从“喜羊羊”也可以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一位教师计划性的、策略性地帮助孩子从一种美好的事物向另一种美好事物的转移,其过程就是从教书匠走近教育家。
二、转变课堂模式:积极尝试新的课堂模式
上个世纪流行的上课模式分为五步: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作业。这样的模式自然有其科学合理的地方,但是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即使孩子们不烦,难道教师也不烦躁吗?教师可以尝试以一个小故事开始一天的课,以今天的见闻开始一天的课,以一个孩子上台朗诵一篇文章或其中的一段开始一天的课,尝试让孩子们当堂完成课后作业,尝试让孩子们自己讨论、评价同桌的课堂笔记。一种新的尝试,绝不会干扰到正常的教学过程,因为孩子们若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师无论教的任务完成得多好,他们学的任务也无法及格。
三、转变教学思维:从模仿走向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一个被我们灌输知识的对象,而应该是一个具有探索创新意识的人,学习过程就是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人天生就具备创造力,这是人类能走到今天的原因。教师所要做的,只有以下两件事:首先,可以准备一些有思考或讨论价值的问题,比如在教学《甜甜的泥土》时,可以问问学生:“泥土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可为什么王小亮尝到的泥土是‘甜甜’的?”这样,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强加的答案,学生就会感到有“用武之地”;其次,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后,教师再对他们的结论进行收集、比较和分析。最后,可以启发学生:“你们能不能像老师那样也针对课文的内容、语言等方面提一个问题呢?”这样就形成了先有问题,后教方法,然后形成结论,最后产生新问题的模式,这才是能使学生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的完整思维过程。
四、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
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从一节课而言,教师讲授与提问学生就组成了一个教学实施和反馈的体系。就一单元而言,单元练习与整个单元的教学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的实施与反馈不仅要保持形式上的循环完整,更要利用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实施,使这两个环节真正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举例来说,在教授《木兰诗》一文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份“导学稿”,上面列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即能识记文中字词,能完整地复述课文,感受木兰的女儿情和英雄气概,学习她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针对这些学习目标设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在将“导学稿”收上来进行批阅时,我发现“你觉得木兰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设置得不理想,学生只会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不会去课文中为自己的答案找依据,显得泛泛而谈。根据反馈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时,我将问题改为“请你找一找课文中的感人镜头或精彩片段,并由此说说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在学生答到要点后,进一步要求学生写一首小诗来赞美木兰,这样能让学生对木兰的精神品质有更深刻的感悟。此外,教学的实施是集中化的,教师对学生是“一对多”,因为学生领悟的程度不同,所以反馈回来的信息是离散的。教师还要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总体作一个完整的判断,从而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不能以偏概全,只关注优生,也不能因为有一个学生没有掌握所学内容,就大发雷霆。
五、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在语文教学评价中,不应该只看分数,而是要看这节课学生的情感有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他们有没有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他们有没有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做到了,那就该及时地给予肯定,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成就感,体会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价值,让学生有兴趣学下去,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
总之,要使初中语文教学适应新时代要求,教师就应该果断放弃那些老套路,积极进行转变,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能从语文课中获得知识、获得感受美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健康高尚审美观的人。
(责任编辑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