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经济过热着眼于公平收入分配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过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者说主要原因是由投资过热引起的。而投资过热又在于投资的“成本”被扭曲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公布后,防治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成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但在采取什么手段上,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多数专家主张,应该用货币政策加财政政策搭配的“组合拳”形式对此轮经济过热进行调控。因为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防治经济过热需要在总量上紧缩总需求,而这种不同政策搭配的“组合拳”形式正是抑制投资过热这个需求的。
  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经济过热尤其是投资过热不是一个短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经济都处在过热状态中。而从理论上说,宏观调控只针对短期的总量需求才有效,所以,若仅仅着眼于不同政策的组合方式,我认为充其量只能解决短期的经济过热问题,而对于引致长期经济过热的因素作用不大。面对着中国经济尤其是投资形势长期过热的情形,我们需要另辟蹊径,采取其他更有效的措施,以达到精确调控的目的。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公平收入分配即是这样一种治本措施。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最近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宏观调控应该有科学稳定统一的分析框架,而公平收入分配应该成为宏观调控核心。我认为所言极是。
  目前,投资的成本之所以被扭曲,与土地、利率、劳动力、人民币汇率等重要要素的价格长期偏低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举例来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英国的6%、韩国的13%、印度的3倍,但劳动者的工资仅为英国的4%、韩国的8%、印度的2.3倍。劳动力价格的长期偏低,其后果就是造就大量的低收入劳动者,他们是想消费的一个群体,但由于收入低没有能力增加消费;而占财富绝大多数的、有能力消费的富人,由于消费的边际递减,也缺少消费动力。两相作用的结果,致使中国的内需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并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得不依赖于外需。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偏低,是一个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因此,治理经济过热,须在收入分配上下功夫,使广大的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不仅仅只用于满足简单的劳动力再生产。正如前不久人大财经会议委员们听取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汇报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时所认为的,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这所谓的“三过”问题,根源是国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财政对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投入不足,低收入群众收入增长不快,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这也是李扬在分析当前居民储蓄下降、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不断上升的现状后所认为的,政府应致力于提高收入水平,并在财政上全面向公共财政转型。
  但是,收入分配问题首先是一个制度问题,是由转轨时期的体制、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缺陷共同导致的。以垄断行业来说,由于受到政府的高度管制,与其他竞争行业产生了大量收入差距,这是体制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另外,在经济增长中,由于公共政策的偏差,致使需要照顾、扶持和关注的低收入群体得不到应有关注。
  可以说,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除了制约权力寻租以及限制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外,分配制度的改革应该着眼于解决民生问题,为此,一要制定系统的社会政策,包括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政策;二要形成系统的、多元化的分配政策,尤其要注重对再分配的方式、水平、秩序和监管进行综合的考虑。当务之急则是把社会保障系统尽快建立起来。
其他文献
金融危机已给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重大机遇。抓住机遇,这次危机将是我目经济再次腾飞的起点。就职业教育而言面对危机,练好内功,在挑战中发现机遇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重心从欧洲、美洲、东亚的三次转移,世界航运的重心也经历了从西欧到亚洲的转移。迄今为止,中国港口已涌现13个亿吨大港、14个超百万标准箱的集装箱大港。面对世界港口已成亚洲港口天下的格局,中国港口在未来将大放异彩。    吞吐量雄居世界首位     权威机构的预测称,今明两年中国的海运市场总体向好,预计2007年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将会增长17%,总量可突破1亿个20柜,2008年将
中国的顺差高并不能反映贸易利益高或贸易地位高,因为中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和外资企业,目前按照原产地的计算方式不能反映真实利益,如果根据国籍计算,中国的外贸顺差将大大减少。  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2007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很可能位居世界第一。如果以现有速度增长下去,今年中国出口总额有望超过美国位列世界第二。  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为1775亿
电解质紊乱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原因之一,其中以低钠血症最为常见。对我院1996-01~2005—12失代偿期肝硬化69例钠代谢变化及预后分析如下。
为了研究中老年人的心电图特点,现对我院门诊45岁以上的中老年心电图300例进行分析如下。
1 病例报告女,31岁.因右下腹疼痛伴肛门坠胀15 h,于2005-05-23T20:00急诊入院.既往月经规律,3~5 d/26~30 d,无痛经,Lmp:2005-05-06,pmp:2005-04-09,于2005-05-23T 05:00开始右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