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师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教育部门对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予以全力支持。针对我国高中生而言,教育教学属于我国教学策略规划设计的关键构成,高中教学阶段,高中生心理学教育属于十分必要的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心理发育需要,为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养奠定基础。因此,高中心理学教学逐渐变成教师关注与重视的焦点,同样成为高中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高中;心理学教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2-0048-01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变化发展,大部分区域高中学校均开设心理学教学课程。由于教学环境差异化因素的影响,高中心理学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问题,教学内容及方法存在不完善性,其成为影响高中心理学教学稳定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高中心理学教学的稳定顺利开展,需对传统教学环境与方法做出不断优化与创新。
1.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心理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与重视的焦点。对高中教育教学而言,心理学教育已然变成教学计划的关键构成部分。相关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开展心理学教学,多停留在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对学生采取更进一步的教育辅导和心理辅导,致使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无法得到有效发现与合理解决。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科学合理的心理教学内容及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正确的综合评价,了解自身优点与不足,并对自身作出正确的心理疏导,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分析,知识存在主观性特点,心理学教学阶段,心理健康课程教材并未存在统一标准,缺少专业性教材与素材,大部分教师教学通过网络搜集材料,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另外,心理学教学存在较为明显的个别化倾向,不同教师教学内容、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经验充足的教师会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经验相对欠缺的教师则通过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学不具备实践性,多为主观、片面的个人意识,致使学生对心理学学习无法产生兴趣。基于以上种种现象,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2.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的方法
(1)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实践阶段,教师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对教学效果与质量产生直接的作用与影响,教师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方可切实满足教学发展的标准需求。教师应通过课余时间对自身进行知识拓展提升,参加专业心理学培训,通过专业的提升,强化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另外,教师还需了解并掌握对知识内容的灵活运用,并根据自身教学特点与知识内容储备,参考教学内容以及目标,规划设计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可通过与学校的共同努力,编制符合本土化高中生特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的课程教材,同时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此外,教师可将心理学的全新研究成果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加以合理运用,也可适当开展活动课,运用体验式教学等方法,或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对心理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掌握学生具体情况,重视理论指导与实践
心理学教学阶段,需基于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前提,并同具体问题进行充分联系与结合。开展心理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对高中生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进行充分了解与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科学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提出具有指导性与建设性的对策,避免不良社会风气等问题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避免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需对学生做出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使其真正了解到心理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健康心理。
(3)运用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认知渠道
知识学习与获取阶段,学习效果与知识的理解程度等,同学习环境问题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极具想象力且真实存在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做出更加深入的学习与理解。因此心理学教学需运用发散性思维以及想象力,模拟真实存在的教学情境,并通过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使学生能够对心理知识的特点与规律做出有效归纳与总结,增强学习效率与质量。
心理学存在的相应定理多源自于生活,由具体生活的深入分析与归纳总结所获得。教师需对高中生学习生活的体会与感受加以足够重视,充分运用其生活常见的典型事件与案例,从心理学层面做出科学全面分析。另外,处于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对先进科学教学设备加以科学合理的应用,能够使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发展需要,是拓展学生认知的重要渠道。
3.结论
综上所述,心理学教学在高中教育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为使心理学的作用与效果得到充分发挥,需对教师专业素质予以综合全面评定,增强教师综合素养,对教学内容以及方法作出全面优化;同时,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掌握其具体情况,重视理论指导与实践;此外,培养其发散性,拓展其认知渠道。唯有如此方可提高心理学教学效果,促进高中心理教学的稳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增兰.优化高中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微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09):81-82
[2]賈春慧.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的必要性及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27):123-125
关键词:高中;心理学教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2-0048-01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变化发展,大部分区域高中学校均开设心理学教学课程。由于教学环境差异化因素的影响,高中心理学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问题,教学内容及方法存在不完善性,其成为影响高中心理学教学稳定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高中心理学教学的稳定顺利开展,需对传统教学环境与方法做出不断优化与创新。
1.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心理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与重视的焦点。对高中教育教学而言,心理学教育已然变成教学计划的关键构成部分。相关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开展心理学教学,多停留在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对学生采取更进一步的教育辅导和心理辅导,致使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无法得到有效发现与合理解决。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科学合理的心理教学内容及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正确的综合评价,了解自身优点与不足,并对自身作出正确的心理疏导,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分析,知识存在主观性特点,心理学教学阶段,心理健康课程教材并未存在统一标准,缺少专业性教材与素材,大部分教师教学通过网络搜集材料,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另外,心理学教学存在较为明显的个别化倾向,不同教师教学内容、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经验充足的教师会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经验相对欠缺的教师则通过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学不具备实践性,多为主观、片面的个人意识,致使学生对心理学学习无法产生兴趣。基于以上种种现象,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2.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的方法
(1)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实践阶段,教师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对教学效果与质量产生直接的作用与影响,教师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方可切实满足教学发展的标准需求。教师应通过课余时间对自身进行知识拓展提升,参加专业心理学培训,通过专业的提升,强化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另外,教师还需了解并掌握对知识内容的灵活运用,并根据自身教学特点与知识内容储备,参考教学内容以及目标,规划设计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可通过与学校的共同努力,编制符合本土化高中生特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的课程教材,同时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此外,教师可将心理学的全新研究成果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加以合理运用,也可适当开展活动课,运用体验式教学等方法,或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对心理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掌握学生具体情况,重视理论指导与实践
心理学教学阶段,需基于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前提,并同具体问题进行充分联系与结合。开展心理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对高中生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进行充分了解与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科学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提出具有指导性与建设性的对策,避免不良社会风气等问题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避免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需对学生做出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使其真正了解到心理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健康心理。
(3)运用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认知渠道
知识学习与获取阶段,学习效果与知识的理解程度等,同学习环境问题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极具想象力且真实存在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做出更加深入的学习与理解。因此心理学教学需运用发散性思维以及想象力,模拟真实存在的教学情境,并通过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使学生能够对心理知识的特点与规律做出有效归纳与总结,增强学习效率与质量。
心理学存在的相应定理多源自于生活,由具体生活的深入分析与归纳总结所获得。教师需对高中生学习生活的体会与感受加以足够重视,充分运用其生活常见的典型事件与案例,从心理学层面做出科学全面分析。另外,处于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对先进科学教学设备加以科学合理的应用,能够使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发展需要,是拓展学生认知的重要渠道。
3.结论
综上所述,心理学教学在高中教育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为使心理学的作用与效果得到充分发挥,需对教师专业素质予以综合全面评定,增强教师综合素养,对教学内容以及方法作出全面优化;同时,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掌握其具体情况,重视理论指导与实践;此外,培养其发散性,拓展其认知渠道。唯有如此方可提高心理学教学效果,促进高中心理教学的稳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增兰.优化高中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微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09):81-82
[2]賈春慧.优化高中心理学教学的必要性及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27):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