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对100%低地板车各个制造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描述和分析,明确了各制造系统的主要工艺及主要关键工艺设备,对我国低地板车制造工艺布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100%低地板车;工艺布局;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轻轨交通系统中常见的是低地板轻轨车辆。低地板轻轨车辆是指车辆地板面距轨面高度一般在350~400 mm以下的轨道交通车辆。这种车辆具有较低的车辆地板以及无缝登车踏板,乘客上下方便,甚至童车、轮椅可以很方便的上下车,尤其适合老人、儿童以及残疾人。低地板轻轨车辆一般采用低站台甚至无站台的形式,轨道可直接铺设在路面上,或利用原来的有轨电车轨道。车辆能够通过半径很小的曲线,适应于城市地面路况,可绕开特定的建筑物,显著降低线路的造价。低地板轻轨车自20世纪八十年代在欧美取得了飞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已拥有低地板轻轨车。
为适应未来我国低地板轻轨车辆的市场需要,国内相关企业正在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低地板轻轨车,之后的技术改造、扩能及新建项目也将逐步开展,因此对这一新型轨道车辆工艺技术研究势在必行。
1.100%低地板的特点
100%低地板车辆一般由2-7个模块组成,根据运量要求可调整模块数量,常见车型为3模块、4模块或5模块组成1列,模块之间采用铰接和贯通道连接,模块的大小最长不超过12m, 列车总长为20~60m ,80%列车长度在35m之内。门口距轨面的高度在350mm以下,最低可达到200mm。车辆宽度为2.4~2.65m,高度不超过3.7m。车辆最大轴重10~12吨,最高速度70km/h,平均旅行速度25~30km/h。车体采用碳钢、不锈钢或者铝合金结构,车辆设有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全部采用独立车轮结构,并且是弹性车轮。车辆供电分为带受电弓和不带受电弓(地面供电)两种,供电电压为DC600/750V。车辆可通过半径很小的曲线(最小半径25m)。车辆内饰以人为本,车辆外部颜色各式各样、丰富多彩。
由于车辆地板较低,车下设备只有转向架,其他设备如牵引变流器、空调、制动设备等均设置在车顶,而且受电机悬挂影响,与地铁车辆相比,独立轮转向架技术复杂,设计难度大。目前独立轮转向架技术都被发达国家的几个国际著名公司垄断。为尽快掌握该项技术,国内车辆制造企业需考虑走整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路线,或统筹国内研发资源进行自主开发。
2.制造工艺
(1)、车体工艺技术方案
车体钢结构主要由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组焊或铆接而成。根据材料不同,车体主要分碳钢车体、不锈钢车体和铝合金车体三种。
①碳钢车体
碳钢车体的各大部件普遍采用耐候钢板材、型材或成型件组焊而成。其工艺设备主要为各种焊接工装夹具、自动或半自动二氧化碳焊机以及电磁打平设备等。近几年随着粘接技术发展,国外低地板碳钢车辆逐渐采用不锈钢板粘接技术,即不锈钢板直接粘接在侧墙骨架上,取代了碳钢电磁打平技术。这一方面提高了侧墙的表面平整度,同时也降低了车体下料的精度要求。而且粘接比机械连接减少了重量,弹性粘接结构吸收了噪声和振动,降低了车内外的噪音。
碳钢车体工艺流程如下:
底架:牵引梁、枕梁组焊,前端组焊→底架框架组焊→框架调修→底架铺地板→底架零件→底架调修→底架检测交验
车顶:车顶边梁组焊→车顶组装焊接→车顶翻转焊接→车顶调修→车顶试漏→车顶检测交验
侧墙:侧墙边梁组焊→侧墙骨架组焊→侧墙调修→侧墙检测交验
端墙:端墙骨架组焊→端墙蒙皮组焊→端墙检测交验
司机室:骨架组焊
车体总组成:底架摆放→安装两端的端墙→安装两个侧墙→吊装车顶→车体总组→车体零件安装(包括头车安装玻璃钢头罩)→车体调修→车体检测→不锈钢板粘接→送表面处理。
②不銹钢车体
不锈钢车体中除底架中牵引梁、枕梁采用碳钢结构外,其余部件全部采用不锈钢板材、型材或成型件组焊而成。碳钢件与不锈钢件连接采用铆接形式。目前不锈钢车体制造普遍采用点焊技术,其工艺设备主要为波纹板缝焊接、底架骨架点焊机、侧墙骨架点焊机、侧墙蒙皮自动点焊机、车顶自动点焊机以及车体总成点焊机等。
不锈钢车体工艺流程如下:
波纹板:波纹板缝焊
底架:牵引梁、枕梁组焊→端部底架组焊→底架框架组焊→波纹板铺装→底架总组
车顶:车顶边梁预组→车顶正装→车顶总组→车顶试漏
侧墙:侧墙骨架组焊→侧墙单元组焊→侧墙总组
端墙:端墙门口组焊→端墙总组(墙板)
司机室:骨架组焊
车体总组装:底架摆放→安装两端端墙→安装两侧墙→吊装车顶→车体总组→车体零件安装(包括安装玻璃钢头罩)→车体试水、清洗等→车体交验
③铝合金车体
铝合金车体中除牵引梁采用碳钢制造外,其余部件全部采用铝板和挤压型材拼焊而成,牵引梁与铝构件之间采用铆接。目前铝合金车体普遍采用铝合金数控加工和自动焊接技术,其主要工艺设备有铝合金龙门加工中心、大部件自动焊机等。铝合金车体工艺流程如下:
底架:牵引梁、枕梁组焊、地板自动焊→底架组焊→底架整体加工
车顶:车顶边梁加工→车顶正反装→车顶自动焊→车顶试漏
侧墙:边梁立柱加工→侧墙骨架组对→侧墙自动焊→侧墙加工
端墙:端墙门口组焊→端墙加工
司机室:骨架组焊
车体总组装:底架摆放→安装两端端墙→安装两侧墙→吊装车顶→车体总组→车体零件安装(包括安装玻璃钢头罩)→车体试水、清洗等→车体交验
(2)、表面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车辆表面处理主要包括喷砂、底漆、阻尼浆喷涂、刮腻子、面漆、分色等作业,目前主要采用喷砂房、喷烘漆房、腻子房等专用设备完成。对于100%低地板车辆来说,每节车长度不大于12m,采用28m长的喷砂房、喷烘漆房和腻子房可放置两节轻轨车进行喷砂、喷漆、刮腻子作业。
表面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车体喷砂→底漆喷涂干燥→底漆、降噪喷涂及干燥→腻子刮涂及干燥→中间层喷涂及干燥→一遍面漆及干燥 →二次面漆及干燥→ 分色及找补→交验
(3)、组装工艺技术方案
组装车间主要负责车辆的铰接、组装、落车任务,包括车辆的铰接、贯通道的安装;车顶设备如空调、受电弓的安装;车下管路的安装;室内内墙件、座椅、扶手、地板、门窗的安装;室内电器设备的安装以及电缆制作、物流仓储以及车辆组装后的落车。其主要工艺设备包括架车机、组装平台等。
有轨电车的组装工艺流程:
进车换高低假台车 → 布线、门机构、撒砂系统等安装 → 液压管路安装、内部显示器、灯带、摄像头等安装 → 侧墙、顶板、灯带、扶手、座椅、风挡等安装→绝缘、线线检测,电气并线等→铰接→落车→交验
(4)、调试工艺技术方案
车辆调试分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两种,静态调试一般在静调库内进行,动态调试在专用的调试线上进行。调试车间主要负责列车的静态试验如气密性试验、制动装置性能试验、耐压试验、车门动作试验、空调系统试验、辅助电源和照明试验、淋雨、称重、限界等,列车整备及动态调试试验等工作。
调试工艺流程如下:
进车→称重→线号校对检查→辅助电源和照明试验→车门动作试验→空调系统试验→制动试验→供风系统试验→列车广播和客室显示系统试验→列车安全装置检查→DC750导入→淋雨→动调试验→交车
结束语
通过对100%低地板轻轨车的车体、表面处理、组装及调试技术研究,掌握国际先进的轻轨车制造工艺,解决关键工艺技术难点,可根据制造企业要求进行100%低地板轻轨车生产布局总体设计、工艺设计,对我国新型轨道车辆制造工艺布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100%低地板车;工艺布局;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轻轨交通系统中常见的是低地板轻轨车辆。低地板轻轨车辆是指车辆地板面距轨面高度一般在350~400 mm以下的轨道交通车辆。这种车辆具有较低的车辆地板以及无缝登车踏板,乘客上下方便,甚至童车、轮椅可以很方便的上下车,尤其适合老人、儿童以及残疾人。低地板轻轨车辆一般采用低站台甚至无站台的形式,轨道可直接铺设在路面上,或利用原来的有轨电车轨道。车辆能够通过半径很小的曲线,适应于城市地面路况,可绕开特定的建筑物,显著降低线路的造价。低地板轻轨车自20世纪八十年代在欧美取得了飞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已拥有低地板轻轨车。
为适应未来我国低地板轻轨车辆的市场需要,国内相关企业正在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低地板轻轨车,之后的技术改造、扩能及新建项目也将逐步开展,因此对这一新型轨道车辆工艺技术研究势在必行。
1.100%低地板的特点
100%低地板车辆一般由2-7个模块组成,根据运量要求可调整模块数量,常见车型为3模块、4模块或5模块组成1列,模块之间采用铰接和贯通道连接,模块的大小最长不超过12m, 列车总长为20~60m ,80%列车长度在35m之内。门口距轨面的高度在350mm以下,最低可达到200mm。车辆宽度为2.4~2.65m,高度不超过3.7m。车辆最大轴重10~12吨,最高速度70km/h,平均旅行速度25~30km/h。车体采用碳钢、不锈钢或者铝合金结构,车辆设有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全部采用独立车轮结构,并且是弹性车轮。车辆供电分为带受电弓和不带受电弓(地面供电)两种,供电电压为DC600/750V。车辆可通过半径很小的曲线(最小半径25m)。车辆内饰以人为本,车辆外部颜色各式各样、丰富多彩。
由于车辆地板较低,车下设备只有转向架,其他设备如牵引变流器、空调、制动设备等均设置在车顶,而且受电机悬挂影响,与地铁车辆相比,独立轮转向架技术复杂,设计难度大。目前独立轮转向架技术都被发达国家的几个国际著名公司垄断。为尽快掌握该项技术,国内车辆制造企业需考虑走整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路线,或统筹国内研发资源进行自主开发。
2.制造工艺
(1)、车体工艺技术方案
车体钢结构主要由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组焊或铆接而成。根据材料不同,车体主要分碳钢车体、不锈钢车体和铝合金车体三种。
①碳钢车体
碳钢车体的各大部件普遍采用耐候钢板材、型材或成型件组焊而成。其工艺设备主要为各种焊接工装夹具、自动或半自动二氧化碳焊机以及电磁打平设备等。近几年随着粘接技术发展,国外低地板碳钢车辆逐渐采用不锈钢板粘接技术,即不锈钢板直接粘接在侧墙骨架上,取代了碳钢电磁打平技术。这一方面提高了侧墙的表面平整度,同时也降低了车体下料的精度要求。而且粘接比机械连接减少了重量,弹性粘接结构吸收了噪声和振动,降低了车内外的噪音。
碳钢车体工艺流程如下:
底架:牵引梁、枕梁组焊,前端组焊→底架框架组焊→框架调修→底架铺地板→底架零件→底架调修→底架检测交验
车顶:车顶边梁组焊→车顶组装焊接→车顶翻转焊接→车顶调修→车顶试漏→车顶检测交验
侧墙:侧墙边梁组焊→侧墙骨架组焊→侧墙调修→侧墙检测交验
端墙:端墙骨架组焊→端墙蒙皮组焊→端墙检测交验
司机室:骨架组焊
车体总组成:底架摆放→安装两端的端墙→安装两个侧墙→吊装车顶→车体总组→车体零件安装(包括头车安装玻璃钢头罩)→车体调修→车体检测→不锈钢板粘接→送表面处理。
②不銹钢车体
不锈钢车体中除底架中牵引梁、枕梁采用碳钢结构外,其余部件全部采用不锈钢板材、型材或成型件组焊而成。碳钢件与不锈钢件连接采用铆接形式。目前不锈钢车体制造普遍采用点焊技术,其工艺设备主要为波纹板缝焊接、底架骨架点焊机、侧墙骨架点焊机、侧墙蒙皮自动点焊机、车顶自动点焊机以及车体总成点焊机等。
不锈钢车体工艺流程如下:
波纹板:波纹板缝焊
底架:牵引梁、枕梁组焊→端部底架组焊→底架框架组焊→波纹板铺装→底架总组
车顶:车顶边梁预组→车顶正装→车顶总组→车顶试漏
侧墙:侧墙骨架组焊→侧墙单元组焊→侧墙总组
端墙:端墙门口组焊→端墙总组(墙板)
司机室:骨架组焊
车体总组装:底架摆放→安装两端端墙→安装两侧墙→吊装车顶→车体总组→车体零件安装(包括安装玻璃钢头罩)→车体试水、清洗等→车体交验
③铝合金车体
铝合金车体中除牵引梁采用碳钢制造外,其余部件全部采用铝板和挤压型材拼焊而成,牵引梁与铝构件之间采用铆接。目前铝合金车体普遍采用铝合金数控加工和自动焊接技术,其主要工艺设备有铝合金龙门加工中心、大部件自动焊机等。铝合金车体工艺流程如下:
底架:牵引梁、枕梁组焊、地板自动焊→底架组焊→底架整体加工
车顶:车顶边梁加工→车顶正反装→车顶自动焊→车顶试漏
侧墙:边梁立柱加工→侧墙骨架组对→侧墙自动焊→侧墙加工
端墙:端墙门口组焊→端墙加工
司机室:骨架组焊
车体总组装:底架摆放→安装两端端墙→安装两侧墙→吊装车顶→车体总组→车体零件安装(包括安装玻璃钢头罩)→车体试水、清洗等→车体交验
(2)、表面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车辆表面处理主要包括喷砂、底漆、阻尼浆喷涂、刮腻子、面漆、分色等作业,目前主要采用喷砂房、喷烘漆房、腻子房等专用设备完成。对于100%低地板车辆来说,每节车长度不大于12m,采用28m长的喷砂房、喷烘漆房和腻子房可放置两节轻轨车进行喷砂、喷漆、刮腻子作业。
表面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车体喷砂→底漆喷涂干燥→底漆、降噪喷涂及干燥→腻子刮涂及干燥→中间层喷涂及干燥→一遍面漆及干燥 →二次面漆及干燥→ 分色及找补→交验
(3)、组装工艺技术方案
组装车间主要负责车辆的铰接、组装、落车任务,包括车辆的铰接、贯通道的安装;车顶设备如空调、受电弓的安装;车下管路的安装;室内内墙件、座椅、扶手、地板、门窗的安装;室内电器设备的安装以及电缆制作、物流仓储以及车辆组装后的落车。其主要工艺设备包括架车机、组装平台等。
有轨电车的组装工艺流程:
进车换高低假台车 → 布线、门机构、撒砂系统等安装 → 液压管路安装、内部显示器、灯带、摄像头等安装 → 侧墙、顶板、灯带、扶手、座椅、风挡等安装→绝缘、线线检测,电气并线等→铰接→落车→交验
(4)、调试工艺技术方案
车辆调试分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两种,静态调试一般在静调库内进行,动态调试在专用的调试线上进行。调试车间主要负责列车的静态试验如气密性试验、制动装置性能试验、耐压试验、车门动作试验、空调系统试验、辅助电源和照明试验、淋雨、称重、限界等,列车整备及动态调试试验等工作。
调试工艺流程如下:
进车→称重→线号校对检查→辅助电源和照明试验→车门动作试验→空调系统试验→制动试验→供风系统试验→列车广播和客室显示系统试验→列车安全装置检查→DC750导入→淋雨→动调试验→交车
结束语
通过对100%低地板轻轨车的车体、表面处理、组装及调试技术研究,掌握国际先进的轻轨车制造工艺,解决关键工艺技术难点,可根据制造企业要求进行100%低地板轻轨车生产布局总体设计、工艺设计,对我国新型轨道车辆制造工艺布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