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视网膜病变风险的相关研究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t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纳入629例T2DM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均进行眼底检查。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DR组与无DR(NDR)组;按照我国贫血标准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分析Hb水平与DR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在T2DM患者中,与NDR组相比,DR组Hb水平显著降低,其贫血发生率显著升高。单因素分析显示Hb水平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水平每增加1 g/dl,DR的发生风险降低29%(OR=0.713,95%CI 0.598~0.850,P<0.01);贫血与非贫血者相比,DR的患病风险增加3倍(OR=4.123,95%CI 1.793~9.478,P<0.01)。

结论

本研究表明T2DM患者的Hb水平与DR发生率呈负相关,Hb升高可降低DR的患病风险。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miR-146a对父代高脂高糖饮食(HGFD)背景下新生鼠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组)及HGFD组,分组饲养3个月后与正常雌鼠交配。检测子代新生鼠血糖水平、葡萄糖耐量(GTT)及胰岛素耐量(ITT)。提取子代新生鼠肝组织miRNAs,合成cDNA。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比较两组差异miRNAs,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
临床血糖监测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程度,反映降糖方案的疗效并同时指导降糖方案的调整。血糖监测技术日新月异,从频繁指尖采血到皮下持续血糖监测;从有创到微创,并向无创发展。与此同时,血糖监测信息从单纯数值判断,到可视化图表,到趋势判断。不同于静脉血浆糖测定,血糖监测结果始终在准确度和精确度方面存在考量。更新、更精准的非侵入性血糖监测设备令人拭目以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内分泌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随着新药的研发应用,诱发DKA发生的原因变得更为复杂,而作为临床医生不仅仅要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酮症酸中毒的病情、合理予以补液降糖等治疗,更要在病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寻找线索、判断诱发原因,进而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合理规避DKA的发生。本文就两例临床中遇到的真实案例,分析其较为复杂的病因并探讨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目的报道2例临床诊断为CHARGE综合征的病例,分析其可能的遗传学原因,并总结既往文献报道的中国患者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提取先证者及其亲属的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对该家系进行突变检测,捕获目标基因后进行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并针对检出的致病性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研究发现先证者1的CHD7基因第10号内含子发生杂合突变。其父母
文章主要综述与急性痛风自限性有关的因素,包括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状态、中性粒细胞来源的微泡和中性粒细胞胞外杀菌网络(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其他尚有结晶的包被、氧化呼吸爆发、细胞因子水平的调控和食物成分等。
二膦酸盐是一种骨吸收抑制剂,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育龄期女性骨代谢疾病的治疗。目前尚不清楚育龄期女性使用二膦酸盐是否会影响其后代健康。本文通过在Pubmed,Embase,Ovid,Medline等数据库上检索,回顾了过去近40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66例相关报道。通过检索发现,部分案例报道发现二膦酸盐可能是造成孕龄缩短、自然流产率升高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下降的原因。有3例女性的后代在出生后被发现
甲状旁腺癌是罕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困难。难以控制的高钙血症是预后差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需要内分泌科、外科、影像学科、病理科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本病的治疗方案。在充分复习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就甲状旁腺癌的诊治达成若干共识。
目的探索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1-羟化酶缺陷儿童青少年患儿并发睾丸内残余瘤(TART)致睾丸功能减退的风险因素和糖皮质激素强化治疗使瘤体消退的疗效。方法纳入分析19例(27例次)21-羟化酶缺陷合并睾丸残余瘤患儿。强化治疗组12例(17例次)。强化治疗应用相当于氢化可的松19 mg·m-2·d-1~30 mg·m-2·d-1的糖皮质激素制剂。未强化对照组7例(7例次)。纵向回顾分析两组从诊断至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