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木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下的重要艺术形式,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木雕艺术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爱国精神、忠义思想、孝悌观念以及道德品行等。木雕艺术表现是多样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永恒的,在木雕艺术欣赏过程中要辩证去看,并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过大。
关键词:木雕艺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传承
木雕艺术源自中国数千年前,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民间工艺形式,在历史沉淀下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和喜爱。木雕艺术凝聚了人们的思想结晶,通过各种形式的木雕艺术传递出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木雕艺术中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爱国精神、忠义思想、孝悌观念以及道德品行等,并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本文将以木雕艺术为切入点,对木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传承展开详细论述,为木雕艺术的长远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意见。
一、木雕艺术
木雕艺术是一种历史传承悠久、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形式,以木质构件为艺术表现的载体,结合审美理念传达民众道德内涵,以装饰纹样直接体现艺术表现内容。木雕艺术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从其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流露出多方面的价值观念,与时代主旋律以及传统文化有着融合性。木雕艺术习惯以戏曲文化、历史人物以及动物花草等为主要形式,通过外在形式表达内在理念。以木雕艺术代表作品《和合二仙》为例,主要是通过对两个僧人的刻画(一僧托盒,一僧持荷),表达“和合”之意。因此可知木雕艺术对内涵的表达能够通过动植物本身来实现精神理念的传达。
木雕艺术的另一种常见表达形式对借助戏曲或小说内同进行道德观念的宣传,体现中国道德价值准则。例如,在传统木雕艺术作品中《二十四孝》,包括郭巨埋儿孝母,也包括黄香扇枕温衾,对“愚孝”和“至孝”都表现的淋漓尽致[1]。这是对中华民族道德思想的一种直观体现,同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道德意识差距。在对木雕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要从辩证多角度去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去伪存真,吸收木雕艺术中传统文化精髓,并将传统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二、木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一)木雕艺术表达忠义思想
木雕艺术中常以戏曲人物为主题,表达传统文化中的忠义思想。在过去的传统封建社会里君臣思想是重要思想,君为臣主宰,臣为君尽忠。维护君主利益是每个臣子的使命。封建传统文化中“忠孝结义”是社会伦理标准,将“孝”与“忠”作为评判一个人的重要价值道德准则。木雕艺术中常见以忠义思想为主题的《岳母刺字》、《桃园三结义》等木雕作品,是表达传统文化中忠义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忠义的代表[2]。
(二)木雕艺术表达爱国思想
在木雕艺术中对爱国思想的表达通常选择的主题为山水素材。山水素材是在木雕作品中较为善用的一种类型。木雕艺人进行创作中通过山水名胜或花鸟风景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山水花鸟为素材的木雕作品能够在塑造过程中表达出对祖国山河的依恋,进而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在目标创造中艺术往往能够把自己对山川、河流、花草的眷恋和感受升华到另一个层次,让人们感受到艺人对故土的眷恋[3]。将爱国情愫融入于木雕作品中,从情感深入阐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木雕艺术的完美融合。
(三)木雕艺术表达孝悌观念
在木雕艺术中很多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思想都与民俗风情、孝悌观念相联系,并体现出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孝”是重要内容,“百善孝为先”。对兄弟父母的敬爱是一个人的仁德所在,因此孝悌观念在封建社会中占据着关键地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封建社会的道德文化中,一个人孝,就要传承家族香火,“儿孙满堂”是大多封建家庭所崇尚的。因此为体现孝悌道德思想要从“多子多孙”的角度进行目标艺术创作,主要选择的题材为民俗风情或动物形象。以闽南地区为例,在闽南建筑中发现其木雕艺术主要展现当地家庭道德理念或孝悌观念。闽南地区婚嫁之时要对衣橱进行雕饰,将精雕细琢的花床作为嫁妆,安置在新人的婚房中。主要的木雕团有“鸳鸯”、“石榴”等,均选择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祝福夫妻恩爱,早生贵子,多子多孙[4]。通过类似的木雕艺术作品能够看出地区的民俗文化,对某一地区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孝悌观念有效传达。
(四)木雕艺术表现民众品行
作为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木雕作品中善于通过作品表达民众的品行。在传统木雕艺术中,一些花草植物图案较为常见,如梅、兰、竹、菊等,直接表达出的思想理念是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高尚品格。封建社会中,传统道德文化思想浓郁,尤其在科举制度中,“学而优则仕”是社会主要思想。但针对于穷苦百姓来看,读书则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即使日夜苦读一辈子也未必能够金榜题名。在木雕艺术中,较多作品直接体现古人的坚韧品格和勤学苦读的高贵品质。例如,《五子登科》、《车撒囊萤》等,都直接体现了社会底层民众不畏困苦的高尚品格,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仕”理念。
三、结语
木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是文化艺术瑰宝,对传承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木雕艺术具有丰富的创作形式,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时代精神,丰富艺术内涵。作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精髓文化,摒弃糟粕文化。通过本文论述希望让人们更深入了解木雕艺术,认识其发展进程的同时,更加了解木雕艺术内涵,促进木雕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同时推进木雕艺术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冯丕红.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的分疏递进[J].武陵学刊,2011(04):201-203
[2]李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扬”与“弃”——基于当代中国道德需求分析[J].青春岁月,2013,12(05):336-339
[3]周永民,张翎.婺源传统木雕图案艺术的美学特征[J].民族艺术,2010(02):663-665
[4]陈霞艳.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3):1441-1445
关键词:木雕艺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传承
木雕艺术源自中国数千年前,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民间工艺形式,在历史沉淀下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和喜爱。木雕艺术凝聚了人们的思想结晶,通过各种形式的木雕艺术传递出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木雕艺术中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爱国精神、忠义思想、孝悌观念以及道德品行等,并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本文将以木雕艺术为切入点,对木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传承展开详细论述,为木雕艺术的长远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意见。
一、木雕艺术
木雕艺术是一种历史传承悠久、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形式,以木质构件为艺术表现的载体,结合审美理念传达民众道德内涵,以装饰纹样直接体现艺术表现内容。木雕艺术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从其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流露出多方面的价值观念,与时代主旋律以及传统文化有着融合性。木雕艺术习惯以戏曲文化、历史人物以及动物花草等为主要形式,通过外在形式表达内在理念。以木雕艺术代表作品《和合二仙》为例,主要是通过对两个僧人的刻画(一僧托盒,一僧持荷),表达“和合”之意。因此可知木雕艺术对内涵的表达能够通过动植物本身来实现精神理念的传达。
木雕艺术的另一种常见表达形式对借助戏曲或小说内同进行道德观念的宣传,体现中国道德价值准则。例如,在传统木雕艺术作品中《二十四孝》,包括郭巨埋儿孝母,也包括黄香扇枕温衾,对“愚孝”和“至孝”都表现的淋漓尽致[1]。这是对中华民族道德思想的一种直观体现,同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道德意识差距。在对木雕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要从辩证多角度去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去伪存真,吸收木雕艺术中传统文化精髓,并将传统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二、木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一)木雕艺术表达忠义思想
木雕艺术中常以戏曲人物为主题,表达传统文化中的忠义思想。在过去的传统封建社会里君臣思想是重要思想,君为臣主宰,臣为君尽忠。维护君主利益是每个臣子的使命。封建传统文化中“忠孝结义”是社会伦理标准,将“孝”与“忠”作为评判一个人的重要价值道德准则。木雕艺术中常见以忠义思想为主题的《岳母刺字》、《桃园三结义》等木雕作品,是表达传统文化中忠义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忠义的代表[2]。
(二)木雕艺术表达爱国思想
在木雕艺术中对爱国思想的表达通常选择的主题为山水素材。山水素材是在木雕作品中较为善用的一种类型。木雕艺人进行创作中通过山水名胜或花鸟风景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山水花鸟为素材的木雕作品能够在塑造过程中表达出对祖国山河的依恋,进而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在目标创造中艺术往往能够把自己对山川、河流、花草的眷恋和感受升华到另一个层次,让人们感受到艺人对故土的眷恋[3]。将爱国情愫融入于木雕作品中,从情感深入阐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木雕艺术的完美融合。
(三)木雕艺术表达孝悌观念
在木雕艺术中很多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思想都与民俗风情、孝悌观念相联系,并体现出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孝”是重要内容,“百善孝为先”。对兄弟父母的敬爱是一个人的仁德所在,因此孝悌观念在封建社会中占据着关键地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封建社会的道德文化中,一个人孝,就要传承家族香火,“儿孙满堂”是大多封建家庭所崇尚的。因此为体现孝悌道德思想要从“多子多孙”的角度进行目标艺术创作,主要选择的题材为民俗风情或动物形象。以闽南地区为例,在闽南建筑中发现其木雕艺术主要展现当地家庭道德理念或孝悌观念。闽南地区婚嫁之时要对衣橱进行雕饰,将精雕细琢的花床作为嫁妆,安置在新人的婚房中。主要的木雕团有“鸳鸯”、“石榴”等,均选择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祝福夫妻恩爱,早生贵子,多子多孙[4]。通过类似的木雕艺术作品能够看出地区的民俗文化,对某一地区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孝悌观念有效传达。
(四)木雕艺术表现民众品行
作为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木雕作品中善于通过作品表达民众的品行。在传统木雕艺术中,一些花草植物图案较为常见,如梅、兰、竹、菊等,直接表达出的思想理念是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高尚品格。封建社会中,传统道德文化思想浓郁,尤其在科举制度中,“学而优则仕”是社会主要思想。但针对于穷苦百姓来看,读书则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即使日夜苦读一辈子也未必能够金榜题名。在木雕艺术中,较多作品直接体现古人的坚韧品格和勤学苦读的高贵品质。例如,《五子登科》、《车撒囊萤》等,都直接体现了社会底层民众不畏困苦的高尚品格,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仕”理念。
三、结语
木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是文化艺术瑰宝,对传承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木雕艺术具有丰富的创作形式,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时代精神,丰富艺术内涵。作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精髓文化,摒弃糟粕文化。通过本文论述希望让人们更深入了解木雕艺术,认识其发展进程的同时,更加了解木雕艺术内涵,促进木雕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同时推进木雕艺术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冯丕红.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的分疏递进[J].武陵学刊,2011(04):201-203
[2]李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扬”与“弃”——基于当代中国道德需求分析[J].青春岁月,2013,12(05):336-339
[3]周永民,张翎.婺源传统木雕图案艺术的美学特征[J].民族艺术,2010(02):663-665
[4]陈霞艳.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3):1441-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