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障群体美育需求满足的 无障碍电影创作反思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huin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颁布为研究背景,以视障群体美育素养提升为研究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无障碍电影与视障群体美育的关联。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无障碍电影在视障受众无障碍传播接受方面存在的问题,思考了无障碍电影的创作实践与理念重构,以期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精准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无障碍电影;视障群体;美育;口述影像;电影空间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
  美育关系到全民素养的提升,视障群体虽然在身体生理条件上与美育的实施存在矛盾冲突,但是他们不应该被排除在美育素养提升的行列之外。这不仅是国家层面倡导的“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美育工作精准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由于特殊的身体生理条件,视障群体在全面素质教育上存在一定的短板,尤其是视力障碍使视障群体在影像艺术的接触上处于被遮蔽的状态。而单纯的听觉艺术显然不能满足视障群体的全面美育诉求,而且,与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全面素质培养的目标指向性也并不相符。
  于是,在新时代美育全面素质培养的语境下,如何打通视障群体欣赏影像艺术的视觉障碍,就成为影像美育精准化的重要命题。而无障碍电影以最受欢迎的综合性艺术——电影为创作基础,引入无障碍理念,成为满足视障群体影像艺术文化诉求的主要载体,为视障群体美育全面素质培养的工作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典型样本。因此,在新时代美育工作精准化的发展视阈下,以美育的影像艺术部分为研究切入点,重点研究无障碍电影在视障受众无障碍接受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具有积极意义。
  一、无障碍电影与视障群体的美育需求满足
  (一)无障碍电影的概念及审美特征
  无障碍电影(Free-Barrier Movies)是专门为方便视听障碍者观看的经过加工的电影。它是一个“绘声”“绘色”的过程,通过重新剪辑或增补配音解说、增配字幕及手语解说等方式,让视听障碍者无障碍地感知光影世界。①无障碍电影对视障群体的文化需求满足具有重要意义。从2009年4月23日上海图书馆推出的中国首部無障碍电影《高考1977》②开始,无障碍电影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当前服务视障群体的重要抓手。
  无障碍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审美特征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口述影像是无障碍电影的主要叙事补足手段
  口述影像也称为影像描述(AD),是一种通过口语或文字叙述,将视障者无法接收的影像信息转换成言辞符号,以帮助视障者克服视觉障碍的过程。对应到无障碍电影,口述影像是在电影静音处增补对布景、场景、人物表情、动作等重要的视觉成分的语言解释和描述,以便视障者能够获取更多的影像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电影内容。③由此,基于口述影像的本体特征形成了无障碍电影叙事语言的审美特点:一是符号视角下,无障碍电影叙事语言是将视觉符号转化成言辞符号;二是传播接受视角下,无障碍电影的关键是在符号转化的过程中要找准“实体”和“意义”,这与影片中的诗意镜头和意境审美往往相关;三是叙事视角下,口述影像的蕴含包括故事与叙述两个部分,其最终的本质指涉是如何解说才能让无障碍电影更像一部电影。
  2.无障碍电影逼真性的体验主要通过视障受众的想象与联想完成
  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机能可以在普通观众群体中产生,也可以在视障群体中产生,所不同的是,普通观众的心理机能可以直接由视觉刺激生成,而视障观众的心理机能则要依靠声音以及他人的外在描述辅助形成。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经历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不同。但是,这种知觉包括旧经验,④视障群体的想象、理解与情感等心理机能的形成完全可以绕开视觉障碍的局限,能够实现艺术审美体验的抵达。
  3.声音是无障碍电影审美建构的主要元素
  声音具有表象性质,能够通过某些特征营造观众的想象氛围,⑤这为激发观众对电影影像的想象性理解开辟了畅通渠道。无障碍电影完全可以通过口述影像的声音表现,与视障受众的思维想象实现“可及性”沟通。视障受众完全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空间的外在表征。比如观众听到声音的混响时间长,则直接对应于人脑感知经验中对于大空间的判断等,这种微妙的声觉感触可以与视觉一样通过刺激观众的心理进而实现审美的体验沟通。
  (二)无障碍电影作为视障群体美育需求满足路径的可行性
  1.电影艺术的本体特征与美育特点相契合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审美性、情感性、普遍性是美育素养提升的核心内容,这与电影艺术所呈现出的本体特征相契合。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通过特殊性与普遍性、形式与内容、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以艺术典型表达艺术情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电影的篇幅容量较为集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审美艺术的呈现,时空的集中化无疑能够减轻视障群体的压力。由于时空容量的篇幅所限,电影的情节片段、人物形象、叙事线索等核心元素的呈现反而比较清晰,有利于视障群体整体上把握电影的情节脉络进而理解电影的艺术内涵,方便这一群体通过电影实现审美体验。
  电影与受众的沟通严格遵循着艺术规律,主要通过情感性的共鸣和普遍性价值观的传递来实现主题意旨的传达。由于时间和空间比较凝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电影的表情达意的功能更为突出。如果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打动观众,那么电影艺术的传播则很难取得理想效果。这就需要充分考量受众的普遍性的接受维度和思想接受,通过人物塑造、情节建构和情感注入,实现受众内心的情感涌动,进而实现较好的艺术沟通,这与美育的情感性和普遍性是相一致的。   2.口述影像的叙事补足手段为美育实施提供了无障碍路径
  无障碍电影承继了电影艺术的本体特征,在经过创作重构之后依然保留了电影艺术的审美性、情感性和普遍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附加了无障碍理念和手段。就视障受众而言,最典型的就是附加的口述影像的辅助手段,通过在原有电影的静音处增加对画面信息的描述,将影像符号转换成文字符号的叙事补足,为视障群体“观影”的可及性体验铺设了无障碍通道。就口述影像的无障碍路径而言,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影像画面信息的可及性传递:一是口述影像的符号转换。无障碍电影通过文字对影像的转译,借助想象力、联想力以及现实经验的通感交替来实现视障受众对影像画面内容的感知和体悟;二是声景构型。即受众通过声音能够判断出电影叙事的空间,特别是对于画外空间的判断。视障受众虽然看不见影片的空间信息,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空间的外在表征,这种微妙的声觉感触可以与视觉一样通过刺激观众的心理进而实现审美的体验沟通。与视觉相一致的是,声音也要求受众亲身感触并与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融合形成印象感知,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口述影像的表述内容和电影的画面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智能技术和媒介载体的不断发展,无障碍电影的无障碍边界也将超越口述影像的范围,而且边界的界定会愈发宽泛,在无障碍电影与视障受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将有更多的可能。这些都为无障碍电影满足视障群体的美育需求,提供了可操作空间和可行性基础。
  二、电影空间:作为视障群体影像美育需求满足的障碍存在
  视障群体特殊的生理条件决定了这一群体无法像普通观众一样观看电影,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视障群体“观影”的无障碍实现更多的是依靠口述影像作为叙事补足的手段,由此实现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当前口述影像对于电影艺术本体特征的展现并不理想,突出表现在由于口述影像嵌入的时空性局限并不能够很好地描摹电影空间进而形成对电影艺术深入理解的障碍。因为,空间是电影艺术重要的本体叙事体现,“电影的时间流变是通过一系列的空间转换来实现的,空间语言就成为其主要言语手段,因此电影的视听语言系统向来都是围绕空间建构而展开的。”⑥
  无障碍电影中的空间隐匿障碍对影像美育需求的满足所形成的障碍,是明显而清晰的:一是电影空间是个整体概念,伴随影像流需要不同场景的过渡,如果口述影像不能从空间的视角入手让视障观众在脑海中建构自己的影像空间,那么最终很难理解电影的影像叙事艺术。由于电影审美通达性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叙事,那么,最终审美障碍也会阻碍视障受众的美育需求满足;二是电影修辞的隐喻意蕴如果没有关系空间的口述表达,视障受众则很难体味影像画面的言外之意和象外之声,而电影的修辞以及引申的意蕴是电影重要的审美性表达,对于意蕴理解的障碍最终难以形成理想的审美教育效果;三是电影诗意镜头的感触。诗意镜头是电影本体特色的重要表达载体,也是体现电影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重要手段。诗意镜头对影像的要求较高,对电影空间的调度极具艺术性。普通受众也很难能够通过想象力的激发对诗意镜头的含义理解完全到位,更何况视障受众在视力障碍的条件下更难实现可及性体验。但是,诗意镜头的审美特征是理解电影艺术的关键,尤其是诗意镜头中两大核心元素意象和意境是电影审美性的重要支撑。无障碍电影如果无法实现电影意象和意境的可及性传递,那么视障受众很难实现艺术审美,自然无从谈及美育效果。
  所以,有一个逻辑关系必须清晰,既然空间是电影与众不同的特色,也是理解电影的重要入口。那么,在无障碍电影中影像符号转化成文字符号的过程中,如果让“在场的空间”丢失,观影体验自然无质量可言。由此,在口述影像解说的过程中,如果对电影空间有着离场性的漠视,便会形成影像描述的双重障碍:视觉空间障碍和符号转换的空间障碍。如果说视觉空间障碍是由于视障受众自身的身体条件限制从而难以避免,那么,由影像符号向言辞符号转化过程中的空间描述障碍则显然与视障受众的身体条件无关,而是与无障碍电影的制作对电影空间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相关。实际上,在口述影像解说词的撰写中,传播主体容易忽略电影空间的特殊性,但是,这种忽略对视障受众的“可及性”体验却形成了新的障碍。因为,“在电影中,视觉画面‘瞬间’‘流动’‘混合’的呈现方式,构成了电影表达意义的表意结构。”⑦其中,画面无论怎样流动,都是有一个空间范域作为界定,将画面加以流程式链接并作简明的描述。这是隱匿在视障受众“观影”体验中的隐形障碍,也是无障碍电影在满足视障群体影像美育需求上所应重点关注的方面。
  三、无障碍电影创作的反思与重构
  从影像美育满足的功能视角,无障碍电影的创作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与重构:
  (一)关于无障碍电影空间呈现的多维度展现
  在无障碍电影的口述影像服务中,应该将电影空间概念引入无障碍电影解说词撰写的标准化体系之中,使口述影像的解说内容契合电影空间的表层空间、关系空间和意蕴空间的层级划分,对指涉空间内容的转场、人物关系、方位隐喻等元素的描述做出精准细致的界定与观照:一是在表层空间的描述上对空间场景的描述体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场景空间的表达要有整体性;二是在关系空间的描述上凸显细节,例如补足人物表情的解说,对诗意镜头和武打性场景的描述增强对比式表达,解说词的表述要贴近视障受众的现实经验,增强声音与电影空间感情色彩的协调对位等等;三是在意蕴空间的描述上进一步丰富化,比如增加情节伏笔的表现频次,对一些寓意性的画面信息进行提示和说明。通过对以上电影三重空间的口述性描述进而解决无障碍电影转场割裂、细节缺失和维度单薄的问题,增强视障受众“观影”的可及性体验,进而丰富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想象性理解,通过无障碍电影培育其审美想象力素养。
  (二)通过技术性和非技术手段进一步强化口述影像的体验性感知
  在非技术方面,可采用一些其他辅助手段对观影体验进行优化,比如联合高校和职能部门针对视障受众举办一系列的影视艺术知识的普及性讲座,以夯实视障受众理解电影的基础;引导视障受众增加无障碍电影的阅片量,以丰富对于无障碍电影的触感和“观看”经验;倡导多遍观影方式以便进一步增强视障受众对于电影的深入理解,补足关于细节元素的体验缺失,降低电影艺术的理解难度。在技术方面,可考虑进一步丰富知觉的刺激手段,借鉴引入4D电影的震动、吹风、喷水、烟雾、气泡、气味等模拟效果,以增强视障受众对于电影相关场景的体验度,并通过3D打印技术补足视障受众对电影中艺术品的体验缺憾。毕竟,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是当代媒体的传播体验性的物质基础。⑧   (三)重构无障碍电影的概念界定和创作方式
  口述影像的空间存在是原有电影的声音空场,但随着视障受众对文化艺术需求的日益提升,口述影像并不能够形成完整的逻辑关联和成型体验。因为整部电影可提供影像服务的声响空白处委实不多,很难将影像画面的丰富信息量表述清晰。而且,本有的电影版本的受众定位是普通观众,从创作理念和意识的角度审视,也不可能给无障碍的口述影像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所以,无论是口述影像的空间呈现还是辅助手段的效果提升都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由视觉障碍形成的体验障碍。因此,无障碍电影的概念、创作与制作体系应该着眼于整体,而不是简单地在声响空白处的画面作口述影像的补足。未来的无障碍电影应该根据现实的发展、视障群体的文化需求的变化进行整体重构,以原有的电影为创作蓝本,从体验性视角出发,对整部电影的镜头单元、声音进行全新的处理,包括引入空间的呈现、4D感触系统等等,同时,尝试适当改变电影的长度、调整镜头的顺序,以便为口述影像提供更为宽广的空间。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上,需要与原有的电影叙事进行精细化融合,在此基础上方便视障受众理解电影情节、体味电影细节、品味电影艺术。
  四、结语
  视障群体的美育问题是新时代美育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无障碍电影作为深受视障群体欢迎的文化需求满足的重要艺术载体,在美育精准化的轉向上也应大有作为。重构无障碍电影的概念以及创作方式、增强技术性与非技术性的辅助手段、将电影空间引入无障碍电影解说词撰写的标准化体系等等,成为视障受众有效感知电影空间、进一步增强“可及性”的“观影”体验,进而精准化提升视障群体美育需求满足水平的有效对策,这是下一阶段无障碍电影创作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催生无障碍电影发展的新动能和新活力的主要走向。
  注释:
  ①潘祥辉、李东晓:《绘声绘色:中国无障碍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浙江学刊》2013年第4期。
  ②黄一庆:《〈高考1977〉制成中国第一部“无障碍版电影”》,《世界电影之窗》2009年第5期。
  ③李东晓:《听见 看见——影视媒体的无障碍传播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38页。
  ④郭宁:《视知觉原理与影像画面剪辑应用——以〈雾霾〉为例》,河南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李婷:《声音的认知过程: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谈观众对影视声音的认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⑥邱章红:《3D电影空间的构成元素分析》,《当代电影》2017年第2期。
  ⑦赵雅丽:《口述影像:一个翻译与再现观点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0期。
  ⑧裴磊:《观影方式改变下人类身体感知系统的自然性与当代媒体的传播体验性研究》,《当代电影》2011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广东省教育厅自2013年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以来,通过财政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省内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本文对截至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在“创新强校工程”实施以来,在现代
【内容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8年正式提出了“移动优先”战略,此后全国各级广电媒体在“移动优先”上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但“移动优先”对广电媒体意味着什么?在实施“移动优先”战略的过程中,广电人需要学习什么?舍弃什么?需要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哪些变革?本文结合作者在省级电视媒体一线的实践经历和思考,指出“移动优先”对于广电人来说就是未来前进的方向,是下一场比赛中奔跑的新赛道,
【内容摘要】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联合出品的“社保”纪录片共推出了两季,本文对这两季纪录片进行了从国情调研式民生故事到制度层面的理性探析。  【关键词】国情调研;三个维度;“三书”;社保制度  截止目前,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联合出品的“社保”纪录片共推出了两季,分别为五集的《中国社会保障纪实》(第一季)和两集的《制度的力量》(第二季)。“以人民为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力推动下,党的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党建促业务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追求。  作为传媒大家族中的一员,教育电视台如何通过党的建設促进自身业务发展,这是一个必须加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路径在于寻找结合点,实现党建与业务的高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就教育台而言,笔者以为队
民主革命时期,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与革命出版家,在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思想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中国新闻出版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思想的中
【内容摘要】本文以本科“管理学”课程为例,分析了“管理学”的特点以及新媒体对“管理学”教育的影响,再分别从课程设计、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总结四个环节,探索将新媒体运用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方法,旨在改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媒体;“管理学”;翻转课堂  一、引言  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了“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
【内容摘要】美育思想,源远流长。在互联网新时代的背景下,美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新媒介艺术成为美育实践的重要构成,也使得媒介素养等成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在新媒介文化时代的背景下,美育实践应该在前人基础上“接着讲”,应该不断与时俱进地研究解决新问题,如美育实践对象的青年化问题、美育传播媒介的变化问题、美育实践的效果问题等。新时代的美育实践要依托最新的科技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科技赋能,需要通过美育实践,培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场景在连接社会资源方面发挥的社会效用以及所起到的作用是至为关键的。场景的本质并不止于在微观层面上通过信息适配为用户提供更具想象力的服务,它更在宏观层面上成为重构社会关系、开启新型关系赋权模式的重要力量和关键推手。认识场景作为新传播学科领域的重要范式,便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重构与连接;场景;范式  一、场景  把“场景”一词作为重要的概念和因素引入传播学始
【内容摘要】由于市场利益的驱动与可参与合作的技术机会,泛渠道化传播的迅速扩张,各种混淆视听的信息风险和众声喧哗的舆论乱象不时出现与扩散,有可能稀释、遮蔽甚至歪曲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供给。在以受众(用户)为中心的传播模式下,如何对不良传播加以甄别和防范,探寻传媒批判型受众培养的理论基础与路径,以提高受众整体的媒介素养,成为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媒体融合;信息风险;批判型受众;理论基础;
我国高校在“自主办学”的权限之下,可以对学生做出警告、给予处分、取消相关资格、退学等多种多样的惩戒行为.然而不同惩戒行为性质不明,以至于在实践中司法的审查限度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