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临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和实践新课程,推动素质教育,这是我们广大教师所面临的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思索、实践探索和反思,得到了一手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科学分析,在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兴趣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总结,希望与广大物理教师分享和交流。
关键词:课堂兴趣创新小组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至理名言我们是再也熟悉不过了。但还有一句“说到容易做到难”。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参加工作近十年,每年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求变,试过很多的方法,有不足也有成功之处,希望我这些心得能和广大物理教师分享。
一、精心设计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火花
古人云:“有备而来,则万无一失。”备课,是教学的前提。认真备好一堂课是这堂课成功的起点。作为一名教师,备课也是一种基本的技能。“万事开头难”,备课中的“导”环节是很重要的,这里我要讲的是备课中的“导”。自然的导入,引人入胜,使学生身临其境,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导入的好坏,直接决定这堂课的教学质量。例如,八年级“科学之旅”,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怎样让学生用手用脑去探究?怎样让学生在接触物理的第一节课对物理和科学产生兴趣?除了书上的小实验,我教学时还加入了一种“黑匣子”的实验。过程如下:(1)准备器材:白炽灯泡一个,日光灯的启辉器一个,纸盒一个,插头一个,导线一段。(2)连接电路:灯泡和启辉器串联,最关键的一步是把启辉器用纸盒藏起来,然后接在电源上。这样就做成了广告招牌上“一闪一闪”的霓虹灯。学生看到原本只能在商店和电视上看见的物体,竟然出现在物理课堂上,兴趣倍增。再给学生看看电路,发现就是很普通的电路。但学生很快发现是纸盒里的东西在作怪。此时,学生很想知道纸盒里面是什么。这时,千万不要打开。老师说:“这就是物理,像这样的实验,还有很多。”到最后,揭开纸盒时,原来是很普通的启辉器。这让学生感到,原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很简单的。
二、精心設计课堂游戏,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人的身体是全世界的共同的语言。”行为艺术家洛里特曾这样说过。物理是一门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又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学科。其中,又有不少的物理名词和原理。怎样让学生了解名词的意义,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基础中的基础。教育学家戴尔(Edgarlale)提出的“经验之塔”。他认为,人的认知经验有的是以直接方式得来的,有的是以间接方式得来的。抽象的物理也可多用动作性和形象物体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在讲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掌握和巩固。游戏的步骤:(1)四名学生ABCD四人,AB为一组,CD为一组。再准备一些写有“正”“负”电荷的纸片。(2)对A学生,老师问:“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A学生从纸片堆中选择正确的电荷,让下面的学生看看是否选择正确。然后再把纸片给B学生。对于CD学生也是一样。(3)B学生与D学生拿着标有“正”“负”的纸片,表演排斥和吸引。这种形象的纸片,形象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巩固了物理知识。当然,相关的活动和游戏设计还有很多,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所选择的活动和形象的物体也不相同。但把动作和形象物体融入到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三、运用实践操作,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句话是久经考验而总结出得精髓。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所有的一切只是空想主义,很难让人信服。初中学生正处在对世界产生疑问和好奇的最强时期。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事物都非常感兴趣。拆钟表、拆收音机等,相信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亲身经历过的。物理实验直观形象、鲜明生动,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亮点。但有的地方,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在实验室只能做一些大型的实验,其实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一些小实验和演示实验,而且是源于我们的生活。而这些实验在实验室是根本办不到的。因此,最好的方法是自制实验。学生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最重要的是探究答案的兴趣倍增。这样的自制实验还有很多,只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这样的材料是非常多的。
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的任务、新的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作为与科学最接近的物理,更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问题,设身处地,深入了解学生,不断地思考和反思教学得失,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再研究”过程,逐步提高他们对物理的信心与兴趣,使学生能走上一条探究科学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辅导教程》(教学人员·初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卢真金,《教学幽默的心理机制及其作用》,《教学理论与实践》,1989(9)
(责编 闫祥)
关键词:课堂兴趣创新小组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至理名言我们是再也熟悉不过了。但还有一句“说到容易做到难”。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参加工作近十年,每年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求变,试过很多的方法,有不足也有成功之处,希望我这些心得能和广大物理教师分享。
一、精心设计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火花
古人云:“有备而来,则万无一失。”备课,是教学的前提。认真备好一堂课是这堂课成功的起点。作为一名教师,备课也是一种基本的技能。“万事开头难”,备课中的“导”环节是很重要的,这里我要讲的是备课中的“导”。自然的导入,引人入胜,使学生身临其境,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导入的好坏,直接决定这堂课的教学质量。例如,八年级“科学之旅”,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怎样让学生用手用脑去探究?怎样让学生在接触物理的第一节课对物理和科学产生兴趣?除了书上的小实验,我教学时还加入了一种“黑匣子”的实验。过程如下:(1)准备器材:白炽灯泡一个,日光灯的启辉器一个,纸盒一个,插头一个,导线一段。(2)连接电路:灯泡和启辉器串联,最关键的一步是把启辉器用纸盒藏起来,然后接在电源上。这样就做成了广告招牌上“一闪一闪”的霓虹灯。学生看到原本只能在商店和电视上看见的物体,竟然出现在物理课堂上,兴趣倍增。再给学生看看电路,发现就是很普通的电路。但学生很快发现是纸盒里的东西在作怪。此时,学生很想知道纸盒里面是什么。这时,千万不要打开。老师说:“这就是物理,像这样的实验,还有很多。”到最后,揭开纸盒时,原来是很普通的启辉器。这让学生感到,原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很简单的。
二、精心設计课堂游戏,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人的身体是全世界的共同的语言。”行为艺术家洛里特曾这样说过。物理是一门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又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学科。其中,又有不少的物理名词和原理。怎样让学生了解名词的意义,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基础中的基础。教育学家戴尔(Edgarlale)提出的“经验之塔”。他认为,人的认知经验有的是以直接方式得来的,有的是以间接方式得来的。抽象的物理也可多用动作性和形象物体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在讲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掌握和巩固。游戏的步骤:(1)四名学生ABCD四人,AB为一组,CD为一组。再准备一些写有“正”“负”电荷的纸片。(2)对A学生,老师问:“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A学生从纸片堆中选择正确的电荷,让下面的学生看看是否选择正确。然后再把纸片给B学生。对于CD学生也是一样。(3)B学生与D学生拿着标有“正”“负”的纸片,表演排斥和吸引。这种形象的纸片,形象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巩固了物理知识。当然,相关的活动和游戏设计还有很多,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所选择的活动和形象的物体也不相同。但把动作和形象物体融入到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三、运用实践操作,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句话是久经考验而总结出得精髓。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所有的一切只是空想主义,很难让人信服。初中学生正处在对世界产生疑问和好奇的最强时期。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事物都非常感兴趣。拆钟表、拆收音机等,相信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亲身经历过的。物理实验直观形象、鲜明生动,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亮点。但有的地方,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在实验室只能做一些大型的实验,其实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一些小实验和演示实验,而且是源于我们的生活。而这些实验在实验室是根本办不到的。因此,最好的方法是自制实验。学生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最重要的是探究答案的兴趣倍增。这样的自制实验还有很多,只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这样的材料是非常多的。
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的任务、新的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作为与科学最接近的物理,更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问题,设身处地,深入了解学生,不断地思考和反思教学得失,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再研究”过程,逐步提高他们对物理的信心与兴趣,使学生能走上一条探究科学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辅导教程》(教学人员·初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卢真金,《教学幽默的心理机制及其作用》,《教学理论与实践》,1989(9)
(责编 闫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