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给药治疗小儿秋冬腹泻100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给药治疗小儿秋冬腹泻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就诊的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100例小儿腹泻患儿中,其中男61例,女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中,治愈2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中治愈5例,有效2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8%.,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直肠给药是临床上有效的结药途径之一。
  关键词:直肠结药;秋冬腹泻;小儿。
  小儿腹泻病是由一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卫生部即列为小儿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近年来,直肠滴入技术的应用,给儿科用药带来极大的方便,本人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直肠滴入疗法对自己的启发,应用几种注射剂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00例均为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的腹泻患儿,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天,均有腹泻水样便。稀糊状便、蛋花样便。腹泻次数每日4—10余次不等。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咳嗽、腹痛、腹胀、呕吐、纳差和不同程度脱水症状。镜检:白细胞无或1—2个/Hp,脂肪球(+)—(+++),软状病毒弱阳性是—强阳性,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方案”的标准。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情轻重程度及大便检查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消炎、口服或静脉补液,增加肠道有益菌群及其它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混合剂直肠给药,即生理盐水100ml,山莨菪碱50mg,氯丙嗪50mg(1支)、黄连素2g(20片)蒙脱石散9g(3包)混合液,若天气冷可稍加温。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入该药量,按1ml/kg用量,接14号一次性肛管,涂润滑油,插入患儿肛内5—8cm即可,每天2次。
  3、疗效标准:①治愈,3天内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大便检查正常。②显效:3天内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症减轻。③无效:3天内症状无改善。
  4、结果:治疗组50例中,治愈2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50例中,治愈5例,有效2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8%,经统计学处理x2=5.04(P<0.01),结果有显著差异。
  5、讨论:治疗组中山莨菪碱为胆碱受体阻断药,可以松驰过度活动的肠道,降低其蠕动的幅度、频度,且改善肠道的微循环,减轻肠道炎症病变,如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促进肠液的吸收,肠功能的恢复,利于营养物质和水盐吸收,又能扩张肾血管、使尿量增加,大便水分减少,起到利小尿而实大便。氯丙嗪可抑制环腺苷酸的形成,抑制式或减轻由病毒及其毒素引起的肠粘膜分泌作用,减少肠液的生成。小檗碱可抑制细菌、病毒的活性,蒙脱石散是一种病源清除、肠粘膜保护剂,可覆盖在肠道上形成屏障,并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有极强的固定作用 [2] 。肛肠给药主要在直肠吸收、直肠具有丰富的动、静脉和淋巴丛,供血充足回血流畅。肠道给药后可很快进入血液循环。直肠给药吸收有2个途径:①通过直肠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从而进入大循环。②通过中直肠静脉和下直肠静脉进入下腔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其优点是防止或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及副作用,由于药物不经过胃和小肠,又可避免消化液的酸碱度和酶对药物的影响及破坏。其吸收速度和吸收总量与静脉给药几无区别、其生物利用度是口服给药效果的2倍,所以直肠给药吸收更好,药理作用效果更强,即能降低药物的无效流失,提高药物疗效,又可减少患者口服、注射给药带来的痛苦,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3]。所以是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的给药途径,值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 第七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2012,25(7):1286-1290
  [2]马沛然主编 儿科治疗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400
  [3]王洪才主编 直肠滴入临床应用,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6-239-01  在中医传统疗法中有许多需要进行穿刺的治疗方法,由于在传统观点上中医在控制感染方面的意識落后于西医,所以相对容易出现感染事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该如何控制中医传统疗法的医院感染。  一、出现感染事件的常见原因  1.环境因素 很多中医诊室未分区或分区不明确,将针刺、埋线、艾灸、拔罐等多项操作等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肝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3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72例外伤性肝脏损伤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进行确诊性诊断和选择性手术治疗。结果:72例外伤性肝脏损伤患者非手术治疗23例,手术治疗49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均治愈;行手术治疗者治愈45例,治愈率91.8%,出现死亡4例。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肝损伤的重要方法,但应根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要点。方法:选取我科行胃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共68例,其中根治性手术56例,姑息手术12例,对68例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干预。结果:全组患者中除4例有冠心病的患者切口延期愈合外,其余64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胃排空障碍2例。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和康复指导以及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亦可降低术后并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及正常人群血常规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BC、HGB比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高(P<0.05),同时缺铁性贫血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闭合性腹部外伤的临床优势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为6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确诊。其中8例中转开腹手术,8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取小切口完成手术,余44例均与镜下完成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及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对闭合性腹部外伤不仅可明确诊断,并同时能够指导治疗,具有安全性、准确性高、并
期刊
摘 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71例经CT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护理。结果:住院1个月后进行评定,观察组NIHSS明显降低于对照组,FMA评分、ADL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6月,选取应用常规扫描技术对我院诊治的62例患儿行头颅螺旋CT检查,检查后并进行随访观察和复查CT。结果 HIE患儿中,62例有4例正常,58例患儿存在异常,其中轻度损伤13例(占22.41%);中度脑损伤28例(占48.28% );重度脑损伤17例(占29.31%)。1例随访复查者3例转为正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尿液检查念珠菌的临床结果分析,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据材料。方法:选取某院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诊治的11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尿液标本采集,一分为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份尿液标本。对观察组的尿液标本采取凝集法检验,对对照组的尿液标本采用显色法检验。结果:观察组的112份尿液标本中有76例呈阳性,阳性检测率是67.9%,对照组的11
期刊
摘 要:兰索拉唑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和症状随着地区差异而不同,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确保患者身体健康,需要对兰索拉唑的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评价,以提高临床用药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兰索拉唑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评价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兰索拉唑;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安全用药;不良反应  一.引言  兰索拉唑是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由日本武田公司开发而成。兰索拉唑在胃粘膜壁细胞的酸生成部位后,经酸所致的转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医药医学方面也在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其中仪器分析法技术得到进步,使得药品检测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坚持对药品的监测,能真正的保证药品的质量。标准品和对照品大量应用在仪器分析法的药品检验之中,所谓的对照品就是用来监测重要的成分和化学合成药物的标准的物质,要想保证药品的质量,必须在根本上保证用标准品去衡量对照品的质量,在进行药品检测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药品的检测,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