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的现代化都是针对一个国家而言的,现代化指标也是以国家为单位的。在其他地区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时,苏南这个单独的区域能否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赋予现代化哪些特征,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说明并需要实践来证明的问题。
局部地区能否先于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已经确定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各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无论是小康社会建设还是现代化建设都不可能是齐步走的过程,必然存在有先有后的过程。苏南地区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后适时开启现代化建设进程并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应该说这是非常自然的过程。但是,局部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的现代化与全国范围基本实现的现代化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别的。有些指标可以超前,有些则不能。例如政治现代化进程,区域必须同全国同步,不可能率先。而人均GDP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现代化,个别区域可能率先基本实现。
在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我国,无论是小康社会建设还是现代化建设在时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现代化进程。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实现过程相应要采取“区域推进”的方式。就如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有个有先有后,允许一部份地区先富起来的实质是允许一部份地区率先发展,其中包括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发达地区在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达到以后,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及时提出现代化的任务。不能等待其他地区达到全面小康以后才启动现代化。否则会破坏生产力。
局部地区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具有全局意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其他地区的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进程都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其推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示范作用可以带动其他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大大加快全国的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进程。
世界银行2010年将人均GNP3976-12275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列为“上中等收入组”。苏南地区与全国平均的GDP水平,前者为1.2万美元,后者为5400美元,两者正好一个接近下限,一个接近上限。这意味着苏南地区提出先于全国平均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
局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的标志性差异
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意味着各个地区所能达到的现代化水平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一个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如城市化率、服务业比重、绿化面积等等指标不可能同等地分解到各个区域。这意味着确定区域基本现代化的标志性指标要明确与国家现代化标准的区别和联系,也就是区分出必要指标和可选择指标。其中必要指标是指必须达到的指标,选择性指标则反映各个地区的禀赋和结构的差异,从而形成各自的现代化特色。
基本现代化的必要指标指的是必须达到的基本现代化要求。其中:工业化是必须的,人民幸福是必须的,高科技化是必须的,普及高等教育是必须的,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必须的,保护生态是必须的。
提出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选择性指标,主要涉及国家与局部区域的结构差异。例如产业结构,从国家来说,非农化指标是必要的,但对某个区域来说可能是农业比重大于国家比重,但不影响该区域基本现代化。就国家来说,现代化对服务业较高比重有明确要求,但不影响某个工业比重仍然很大的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城市化率也是这样。苏南地区不可能达到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的城市化率,但其包含较大区域的农村所达到的城市化率可能更具有现代化的标志性。这就是说,工业化、城市化和服务业化这类指标对不同区域是有弹性的,可选择的。
明确区域现代化的选择性指标是突出不同区域的现代化特色,不意味着降低现代化要求。就是说,尽管某些选择性指标对某个地区的现代化水准评价不是必要的,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还需要达到。这就是说,即使是选择性指标也有现代化要求。例如:尽管某个地区的农业比重较高,城市化率不是很高,但在其城市化率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更高,农民的市民化程度以及享受到的城市文明程度不能降低。尽管某个地区的服务业化水平不如其他地区,制造业比重较高,但其制造业的技术水准和创新能力必须更高。尽管某个地区可能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绿化面积不是很大,但该地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必须更好。尽管某个地区由于高校布局的原因大学数量不多甚至没有,但该地区与大学的合作最密切,居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更高。这些也就成为苏南地区基本实现的现代化所要体现的示范性。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局部地区的空间尺度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区域的空间尺度涉及其区域范围的确定。对现代化的区域衡量来说,需要有最低限度的空间尺度。尺度太小的区域(如单是某个城市)即使达到较高的现代化水平,也不能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且一定区域的基本现代化不是封闭的。就生态和环境的现代化来说,某个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可能受上游来水的污染,某个区域的大气环境也可能受周边其他区域的空气污染。这意味着区域基本现代化的范围不应该太小。同时又表明现代化不要求区域内所有地区都開发,区域内要有工业区和生态区方面的功能区安排。这意味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有个空间尺度问题。原因是:不同尺度的区域所能承载的环境容量是不一样的,承载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也是不一样的。
在苏南地区,面积达2.79万平方公里,人口达3284万。在尺度这么大的范围,既有城市又有农村,三次产业都存在。这么大的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能得到大家的承认。现代化的区域不等于区域内所有地区都进行工业开发。生态现代化要求区域内有开发区和生态区方面的功能区安排,也就是有工业区和农业区的分工。这种功能区的安排,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发展功能的差异。
人口和要素的流动不影响局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区域开放条件下的要素和人口的流动,会不会影响局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人们往往担心,局部率先现代化地区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优越会吸引外地人大量进入,从而拉平其与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这也就成为有人否定局部地区率先现代化的理由。对此问题的说明需要作辩证分析。
首先,从中心和外围关系分析,局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作为其腹地的外围地区的支持。一方面现代化的中心地区需要外地低成本人力资本的供给。另一方面现代化中心地区的现代化设施需要外地人进入分享,从而使其达到规模经济。再一方面外围地区为中心区的发展提供市场。显然,所有这些流动对率先现代化的局部地区的效应是正面的。其重要意义在于降低现代化的成本,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其次,从要素的空间流动分析,局部地区的率先现代化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诱致高素质要素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集聚。空间经济学指出:要素总是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有限实现的“现代化社会”这一公共产品的外部经济性将诱致要素集聚。二是促使低素质劳动力流出。原因是高收入地区往往具有高生活成本,地区物价指数高低的间接效用成为要素集聚的指标。地区现代化过程中,随着集聚水平的上升,不可流动、不可积累要素价格上升,导致生活成本上升,致使低水平要素“望而却步”,高水平要素继续集聚。在达到较高集聚水平时,原先相对较低水平的要素会出现“边际转移”,出现劳动力的回流,接受过现代化“洗礼”的边际要素的回流将带动外围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局部地区可以依靠其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人口素质。推进现代化,既要吸引外地高人力资本进入又要限制低人力资本进入。这不可能靠行政性壁垒来限制人口流动。可能的壁垒只能是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准。先进的产业结构以较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准设置的就业门槛,就客观上起着选择劳动力的作用。
现实中,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地区大量流动,不但没有拉平东部与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反而提高了东部地区经济集聚的水平,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样依据上述分析,局部地区率先现代化,即使存在人口和要素的流动,其结果只会进一步推动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地区的高素质人口和要素集聚,而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从中心流出进入外围地区的劳动力由于其经过现代化的洗礼,也可能带动其外围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局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
推进现代化实际上把政府作用推到了前台。局部地区能否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该地地方政府有没有能力强力推动现代化。一般说来发达国家达到现代化水平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既然是追赶发达国家,就不能等待自然发展,需要政府的推动,尤其是提出率先目标的局部地区。
一般说来,能够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局部地区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其率先基本實现现代化的主要瓶颈在社会发展水平。一般说来,经济发展的任务完全可交给企业,由市场调节,而与现代化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则要由政府投入和推动,尤其是作为现代化水平重要评价指标的生态和环境质量以及公平分配属于市场失灵的范围,必须由政府干预。这意味着现代化的体制安排要求强政府与强市场的结合。
从率先启动基本现代化的苏南来看,这里无论是政府作用还是市场作用,都非常强大。外资和民资领先全国,是强市场的明显特征,同样这里从产生苏南模式起,地方政府作用十分强大。强政府与市场在不同层面上发挥作用,主要是充分的公共资源供给。例如在前一时期的全面小康建设阶段,政府的公共支出重点在于“建设”支出,完善物质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以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而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则逐步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财政支出,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着力增加科教文卫等方面的社会发展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生态建设支出,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城乡间均等化。这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明,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并有一定财力或者说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地区才有条件率先提出基本现代化的任务。
局部地区能否先于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已经确定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各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无论是小康社会建设还是现代化建设都不可能是齐步走的过程,必然存在有先有后的过程。苏南地区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后适时开启现代化建设进程并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应该说这是非常自然的过程。但是,局部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的现代化与全国范围基本实现的现代化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别的。有些指标可以超前,有些则不能。例如政治现代化进程,区域必须同全国同步,不可能率先。而人均GDP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现代化,个别区域可能率先基本实现。
在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我国,无论是小康社会建设还是现代化建设在时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现代化进程。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实现过程相应要采取“区域推进”的方式。就如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有个有先有后,允许一部份地区先富起来的实质是允许一部份地区率先发展,其中包括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发达地区在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达到以后,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及时提出现代化的任务。不能等待其他地区达到全面小康以后才启动现代化。否则会破坏生产力。
局部地区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具有全局意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其他地区的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进程都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其推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示范作用可以带动其他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大大加快全国的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进程。
世界银行2010年将人均GNP3976-12275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列为“上中等收入组”。苏南地区与全国平均的GDP水平,前者为1.2万美元,后者为5400美元,两者正好一个接近下限,一个接近上限。这意味着苏南地区提出先于全国平均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
局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的标志性差异
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意味着各个地区所能达到的现代化水平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一个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如城市化率、服务业比重、绿化面积等等指标不可能同等地分解到各个区域。这意味着确定区域基本现代化的标志性指标要明确与国家现代化标准的区别和联系,也就是区分出必要指标和可选择指标。其中必要指标是指必须达到的指标,选择性指标则反映各个地区的禀赋和结构的差异,从而形成各自的现代化特色。
基本现代化的必要指标指的是必须达到的基本现代化要求。其中:工业化是必须的,人民幸福是必须的,高科技化是必须的,普及高等教育是必须的,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必须的,保护生态是必须的。
提出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选择性指标,主要涉及国家与局部区域的结构差异。例如产业结构,从国家来说,非农化指标是必要的,但对某个区域来说可能是农业比重大于国家比重,但不影响该区域基本现代化。就国家来说,现代化对服务业较高比重有明确要求,但不影响某个工业比重仍然很大的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城市化率也是这样。苏南地区不可能达到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的城市化率,但其包含较大区域的农村所达到的城市化率可能更具有现代化的标志性。这就是说,工业化、城市化和服务业化这类指标对不同区域是有弹性的,可选择的。
明确区域现代化的选择性指标是突出不同区域的现代化特色,不意味着降低现代化要求。就是说,尽管某些选择性指标对某个地区的现代化水准评价不是必要的,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还需要达到。这就是说,即使是选择性指标也有现代化要求。例如:尽管某个地区的农业比重较高,城市化率不是很高,但在其城市化率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更高,农民的市民化程度以及享受到的城市文明程度不能降低。尽管某个地区的服务业化水平不如其他地区,制造业比重较高,但其制造业的技术水准和创新能力必须更高。尽管某个地区可能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绿化面积不是很大,但该地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必须更好。尽管某个地区由于高校布局的原因大学数量不多甚至没有,但该地区与大学的合作最密切,居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更高。这些也就成为苏南地区基本实现的现代化所要体现的示范性。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局部地区的空间尺度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区域的空间尺度涉及其区域范围的确定。对现代化的区域衡量来说,需要有最低限度的空间尺度。尺度太小的区域(如单是某个城市)即使达到较高的现代化水平,也不能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且一定区域的基本现代化不是封闭的。就生态和环境的现代化来说,某个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可能受上游来水的污染,某个区域的大气环境也可能受周边其他区域的空气污染。这意味着区域基本现代化的范围不应该太小。同时又表明现代化不要求区域内所有地区都開发,区域内要有工业区和生态区方面的功能区安排。这意味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有个空间尺度问题。原因是:不同尺度的区域所能承载的环境容量是不一样的,承载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也是不一样的。
在苏南地区,面积达2.79万平方公里,人口达3284万。在尺度这么大的范围,既有城市又有农村,三次产业都存在。这么大的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能得到大家的承认。现代化的区域不等于区域内所有地区都进行工业开发。生态现代化要求区域内有开发区和生态区方面的功能区安排,也就是有工业区和农业区的分工。这种功能区的安排,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发展功能的差异。
人口和要素的流动不影响局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区域开放条件下的要素和人口的流动,会不会影响局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人们往往担心,局部率先现代化地区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优越会吸引外地人大量进入,从而拉平其与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这也就成为有人否定局部地区率先现代化的理由。对此问题的说明需要作辩证分析。
首先,从中心和外围关系分析,局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作为其腹地的外围地区的支持。一方面现代化的中心地区需要外地低成本人力资本的供给。另一方面现代化中心地区的现代化设施需要外地人进入分享,从而使其达到规模经济。再一方面外围地区为中心区的发展提供市场。显然,所有这些流动对率先现代化的局部地区的效应是正面的。其重要意义在于降低现代化的成本,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其次,从要素的空间流动分析,局部地区的率先现代化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诱致高素质要素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集聚。空间经济学指出:要素总是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有限实现的“现代化社会”这一公共产品的外部经济性将诱致要素集聚。二是促使低素质劳动力流出。原因是高收入地区往往具有高生活成本,地区物价指数高低的间接效用成为要素集聚的指标。地区现代化过程中,随着集聚水平的上升,不可流动、不可积累要素价格上升,导致生活成本上升,致使低水平要素“望而却步”,高水平要素继续集聚。在达到较高集聚水平时,原先相对较低水平的要素会出现“边际转移”,出现劳动力的回流,接受过现代化“洗礼”的边际要素的回流将带动外围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局部地区可以依靠其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人口素质。推进现代化,既要吸引外地高人力资本进入又要限制低人力资本进入。这不可能靠行政性壁垒来限制人口流动。可能的壁垒只能是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准。先进的产业结构以较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准设置的就业门槛,就客观上起着选择劳动力的作用。
现实中,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地区大量流动,不但没有拉平东部与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反而提高了东部地区经济集聚的水平,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样依据上述分析,局部地区率先现代化,即使存在人口和要素的流动,其结果只会进一步推动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地区的高素质人口和要素集聚,而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从中心流出进入外围地区的劳动力由于其经过现代化的洗礼,也可能带动其外围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局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
推进现代化实际上把政府作用推到了前台。局部地区能否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该地地方政府有没有能力强力推动现代化。一般说来发达国家达到现代化水平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既然是追赶发达国家,就不能等待自然发展,需要政府的推动,尤其是提出率先目标的局部地区。
一般说来,能够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局部地区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其率先基本實现现代化的主要瓶颈在社会发展水平。一般说来,经济发展的任务完全可交给企业,由市场调节,而与现代化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则要由政府投入和推动,尤其是作为现代化水平重要评价指标的生态和环境质量以及公平分配属于市场失灵的范围,必须由政府干预。这意味着现代化的体制安排要求强政府与强市场的结合。
从率先启动基本现代化的苏南来看,这里无论是政府作用还是市场作用,都非常强大。外资和民资领先全国,是强市场的明显特征,同样这里从产生苏南模式起,地方政府作用十分强大。强政府与市场在不同层面上发挥作用,主要是充分的公共资源供给。例如在前一时期的全面小康建设阶段,政府的公共支出重点在于“建设”支出,完善物质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以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而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则逐步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财政支出,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着力增加科教文卫等方面的社会发展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生态建设支出,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城乡间均等化。这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明,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并有一定财力或者说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地区才有条件率先提出基本现代化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