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教育心理学基础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是国内对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翻译,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在进行课堂内外的时间,进行重新的全面调整和管理。从原有的教师为主导的上课方式,转变为学生为主导的方式。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进行听讲后,在课后通过课下作业进行复习和再次学习。但是翻转课堂是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需要学生在課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让后在课堂中做好相应知识的再次吸收和理解,并实现课堂中学会知识的运用。因此翻转课堂和原有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笔者通过对翻转课堂中教育心理学的基础进行探析,得出翻转课堂中学生心理的变化,以此实现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转变,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我国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育心理学 基础 探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43-02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以及特点
  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2000年的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经济学,但是当时并没有完整的提出翻转课堂的名词。在2007年的美国科罗拉多州,才开始全面的提出翻转课堂的整体名词,并开始全面的创建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翻转课堂本身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信息清晰明确,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构建比较简明,而且在学生进行复习的时候,比较简单快捷的特点。笔者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是翻转课堂教学心理学基础,从学生心理角度的转变,得出学生对于所学习知识心理态度的转变,以此实现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学习效果的获得。
  二、翻转课堂中学生心理的变化
  1.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
  对于学生来说,整个学习的过程原本是被动的,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学习动机从被动变为主动的学习,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实现学生自身学习活力的激发。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在课前导学中要提出相应的学习问题,然后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适宜难度的课前练习。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自身的心理出现变化的同时,对于学习的态度也有较为明显的转变。
  2.翻转课堂中学生的迁移
  学生的学习不是单一事件,是长久的持续性事件,所以学生的一种学习和另外一种学习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一种学习的对于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能够产生较为明显的学习变化,这样的方式就是学生的迁移。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有所提升,在通过课前的预习,能够获得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课堂中的主动学习,能够实现原有学习经验的迁移,提升整体课堂的学习水平。这样不是教师告知的被动迁移,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迁移水平,实现教学心理学中所认为的最大迁移,实现学生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翻转课堂中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心理转变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心理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变,在知识的生长阶段,学生首先进行的是阅读,然后观看各种小视频,有事还可以利用图书和网络等,实现原有知识的复习和回顾,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新知识。在知识的重构阶段,教师通过课前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现概念的重构。由于问题是课下提出的,所以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其进行思考,这样的知识重构比传统的课堂问答式知识重构有更高的效果。在知识的协调阶段,可以实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巩固,这些巩固的时间一般都是在课堂上,所以能够实现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做好翻转课堂和知识领会的协调
  对于知识的领会主要是获得事物的全面认知,在进行翻转课堂中,学生也需要进行知识的领会。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领会水平以及和全面的协调水平,需要对材料进行较为科学的比较,选择合理的组织进行自觉的概括。对于学生来说,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尽力,确保对教材的精度,实现所学知识的全面领会。整个领会的过程虽然比较慢,但是能够实现学生心理的转变和提升,是整个翻转课堂学生教学心理学的升华。
  五、翻转课堂中知识的全面应用和后期巩固
  知识的应用和后期巩固对于知识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形成长久的记忆。传统的课堂教学对知识的应用十分欠缺,翻转课堂中知识的应用是比较充足的,而且翻转课堂突破了课堂的时间限制,实现了课堂问题的课下解决。学生在进行课下知识应用的时候,能够自行查阅,实现知识的再次学习和巩固。另外翻转课堂实现了学生心理的转变,让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兴趣,实现了学习知识的巩固和深入了解,提升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以及后期巩固。
  六、结束语
  通过本身的研究不难发现,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动机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而且学生在课堂中也出现了自身思维的迁移。很多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掌握知识,这样的心理转变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做好翻转课堂的全面知识领会和协调,实现翻转课堂知识的应用,并做好后期的巩固。从根本上来说,翻转课堂转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在进行实施的时候并不容易,对于学生来说,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进行翻转教学,需要做好学生心理的研究和掌控,在进行整体实施的时候,需要做好合理的把控,确保不会导致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学习问题。
  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D].孙晓.西南大学2016.
  [2]以翻转课堂提高高职学生日语学习效果的实践研究[D].赵春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3]高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谭君霞.重庆师范大学.2016.
  [4]高文君,田小现.翻转课堂的教育心理学基础探析[J].湖南教育(D版),2018(02).
  [5]穆媛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5(77).
其他文献
双负媒质,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材料,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这种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是负数,因此,它被称为双负材料。由于电磁波在双负材料中传播时其折射率为负值,因此这种
宽波段太阳辐照度仪采用fèry棱镜分光,利用线阵CCD反馈控制光谱扫描,波长覆盖范围为400~2 500nm.为实现该仪器的高准确度光谱定标,在实验室内利用单波长激光器和OPO激光
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理论被广泛运用于中国丹霞地貌发育阶段的研究。在先前的研究中,中国南方丹霞地貌的发育阶段常被简单划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等几个阶段,而忽略了使
本文将分裂时域有限差分方法(S-FDTD见[11,12)和能量守恒的对称分裂时域有限差分方法(EC-S-FDTD见[13,14,15])推广到极坐标系下的麦克斯韦方程求解中,提出了求解极坐标下麦克
【摘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写作,自主学习能力严重下降。本文将对自主学习策略方式与高中语文写作进行融合性分析,希望能够以此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写作水准。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应用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06-01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
舒适护理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然而舒适是一种生理和躯体性感受,无法用仪器来测量,这对护理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8
目的为防治HBV感染的新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针对HBVprec/c基因序列,构建shRNA表达载体psiHBV1、psiHBV2和无关序列psiHBVc。psiHBV与慢病毒辅助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组装
【摘 要】作为国家诊改工作试点院校,围绕学院“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核心目标,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建立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学院诊改工作按照“全面铺开、重点突破”的思路,以各系部专业和课程建设为重点突破口,逐步在全院铺开,而作为各系部教学秘书在诊改工作中是直接的实施者,充分发挥辅助作用,积极主动协助系部领导开展工作,实现系部教学质量的螺旋上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