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和季羡林六十年同窗情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5069352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夏天,胡乔木与季羡林同时考入清华大学,胡乔木考入物理系,后转读历史系,季羡林念外语系。当时胡乔木年方18,季羡林长他1年,也不到20,两人结下同窗之谊。后来两人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是投身革命,然后是久赞枢机、管领意识形态;一个是自甘寂寞、矢志学问,成为一代学术大师。特别在解放后,胡乔木身居高位,季羡林仍一介书生,然而两人的友谊却保持了终生。
  
  ☆同在清华☆
  
  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大地风云激荡,素以校风民主著称的清华园不是远离尘嚣的“象牙塔”,而成了各种角色都可以出场的“大戏台”。胡乔木(当时叫胡鼎新)就是这个戏台上比较活跃的一个角色。他当年在清华园,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学生的社会活动,入学半年后即于1930年底加入了共青团,这是他正式走上红色之路的起点。之后,他更加积极地投入各项革命活动。他参加了学校的读书会,宣传进步思想,还和几个同学在学校里办起了一所工友子弟夜校,动员校内的工友参加学习。胡乔木进行反对国民党的宣传鼓动活动,也不怎么刻意隐蔽。早晨,在盥洗室同学们的脸盆里,常常会发现革命传单,是手抄油印的。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出自胡乔木之手,但是没有一个人去告发。有一天夜里,胡乔木摸黑坐到季羡林的床头,劝他参加革命活动。季羡林是真诚的爱国者,自谓平生“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但是对于政治斗争,他的态度却是:“我算是中间偏左的逍遥派,不介入,也没有兴趣介入这种斗争。”他的主要志趣在于追求知识。所以尽管胡乔木苦口婆心,反复劝说,他还是没有答应,只同意到胡乔木主办的工友子弟夜校去上课,算是助胡乔木一臂之力,稍报知遇之恩。
  胡乔木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只读了一年书,就离开了。因为,不久胡乔木的身份暴露了。那时清华大学的校长,是著名的地质学家翁文灏博士。虽说他后来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总统府秘书长,但此时仍是一位自由主义学者。他把胡乔木找去,说了一番颇为风趣的劝告话:“清华大学好比大戏台,各种角色都可以登台演出一番,不过,如果戏台塌了,那就什么戏也演不成了。你现在演的戏太危险,会使戏台倒塌。我作为校长,只能提出两种方案供你选择:一是交出你的组织名单,保证在学校里不进行那些危险的政治活动;二是离开清华大学。”胡乔木选择了后者,于1931年8月离开了学校,被调到共青团北平市委担任市委委员、宣传部长,到社会上更大的戏台上担任角色了。
  季羡林在清华4年,专心务学,获益良多。他兼收并蓄,学习了英文、德文和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同时开始笔耕,创作散文,从事翻译,并结识了许多知名学者和教授。毕业后,回到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教了一年书,即赴德留学,一去就是10年。此时,胡乔木早已到了延安,成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秘书。自此,这对清华同窗,恍如云天相隔,“世事两茫茫”了。
  
  ☆意外来信☆
  
  1946年,季羡林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在北京大学任教,当时解放战争正在激烈进行。
  1949年,解放军终于开进了北京城。季羡林和全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以激动和欣喜的心情迎接新时期的来临。就在这年的春夏之交,季羡林忽然接到一封从中南海寄来的信。信的开头就说:“你还记得当年在清华时的一个叫胡鼎新的同学吗?那就是我,今天的胡乔木。” 季羡林当然记得。当年的胡乔木面容清秀,说话慢条斯理,略带苏北口音,一副非常斯文的样子。同时,18年前那个清华园的深夜,胡乔木劝他参加革命被他婉拒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仿佛又看到了胡乔木那在黑暗中闪光的眼晴,仿佛又听到了胡乔木离去时那无奈的叹息,一缕怀旧之情蓦地萦上心头。而现在的胡乔木不再是当年撒传单的革命青年,他已是毛主席的秘书、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然而胡乔木在信中没有一点官架子,而是十分客气地征询季羡林的意见。胡乔木在信中告诉季羡林说:现在形势顿变,国家需要大量的研究东方问题、通东方语文的人才。他问季羡林是否愿意把南京东方语专、中央大学边政系一部分和边疆学院合并到北大来。
  季羡林当时是北大东语系主任。北大东语系是1946年创办的。北大早就有成立东方语言文学系的想法,只是因为条件不成熟,主要是缺少能够讲授东方语言文学的教师,一直没有建系。1946年,情况有了变化,国内研究东方语言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一批知名学者,建系的基本条件具备了。于是,经校长胡适、代理校长傅斯年、文学院长汤用彤批准,再加上清华大学陈寅恪教授的推动,东方语言文学系终于诞生了。季羡林刚入北大,正赶上东语系初建,他荣任该系主任。东语系初建时,是北大最小的系,除主任季羡林外,另有教师5位。学生的人数比教师的人数还少,在红楼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就可以开全系大会了。作为一系之主,季羡林做梦都想着东语系的发展和壮大,再加上在当时的革命高潮中,季羡林正为自己是一介书生,满腔热血,报国无门而苦恼,所以,当他从胡乔木的信中看到中央有关北大东语系的打算后,顿时激动不已:这于国于民于己于北大都是一件大好事,正求之不得,岂有拒绝之理?他立即回信,表示完全同意。于是,这年暑假之后,东方语言专科学校和中央大学边政系、边疆学院各一部分,奉令与北大东语系合并,北大东语系得到大大发展。1952年院系调整阶段,东语系规模进一步扩大,一跃成为全北大最大的系。
  北大东语系在季羡林的主持下,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有些成绩还受到毛泽东本人的赞誉。1951年初的一天,胡乔木亲自到翠花胡同看望季羡林,一进门就说:“东语系马坚教授写的几篇文章《穆罕默德的宝剑》、《回教徒为什么不吃猪肉?》等,毛先生很喜欢,请转告马教授。”胡乔木是个细心人,他考虑到季羡林当时可能还不习惯说“毛主席”,所以用了“毛先生”这样一个词。这个细节给季羡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表现出胡乔木对季羡林的尊重。
  
  ☆不忘故人☆
  
  季羡林是完全具备知识分子品格的人,他淡泊名利,从不趋炎附势,一向对“官”敬而远之。他最讨厌人摆官架子,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的低级趣味的表现。他说自己对爱摆官谱的人的政策是:“先礼后兵。不管你是多么大的官,初见面时,我总是彬彬有礼。如果你对我稍摆官谱,从此我就不再理你。见了面也不打招呼。”同胡乔木几次接触下来,季羡林认定“乔木却决不属于这一类的官”。他说胡乔木:“他的官越做越大,地位越来越高,被誉为‘党内的才子’、‘大手笔’,俨然执掌意识形态大权,名满天下。然而他并没有忘掉故人。”
  胡乔木确实没有忘掉故人。1951年夏天,我国政府决定派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型出国代表团——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和缅旬。此时兼任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的胡乔木,参与组织派团出访之事。在拟定代表团名单时,他又想起了季羡林。他觉得季羡林是北大东语系主任、印度语言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是代表团的理想成员,所以,他立即征求季羡林的意见,问他是否愿意参加。季羡林当然非常愿意,因为他研究印度文化多年,却没有到过印度,这无疑是件憾事。现在天赐良机,可以弥补这一遗憾了。于是,季羡林成了代表团成员,随团畅游了印度和缅甸。这是季羡林第一次出国访问,尽管他以后曾多次出访,到过30多个国家,也曾几次重访印、缅,但这第一次出访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使他毕生难忘。季羡林知道,他能有幸参加这次出访,同胡乔木的举荐是分不开的,所以,40多年后,回想起这段经历,他深情地说:“这当然要感谢乔木。”
  自从恢复联系后,胡乔木始终记挂着季羡林。别人给他送了上好的大米,他要送给季羡林一份,自己在北戴河休养期间买回来的大个儿海螃蟹,也总想着送一筐给季羡林尝鲜。对此,季羡林感激而歉疚,他觉得按照中国的老规矩,来而不往非礼也。投桃报李,自己应当回报点东西的,可自己什么东西也没有给过胡乔木。为此,季羡林还剖析过自己的心理:“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我自己并不清楚。难道是中国旧知识分子,优秀的知识分子那种传统心理在作怪吗?”但胡乔木对此却从不介意,一如既往地关心照顾老友。
  
  ☆推心晤谈☆
  
  1986年冬天,北大的学生有一些爱国活动,有一点“不稳”。胡乔木有些着急,他想了解一些真实的情况,但又不敢到北大去,怕学生们对他有什么行动,甚至包围他的汽车。有一天,他通过季羡林的儿子季承捎话给季羡林,说他想找季羡林谈谈,问季羡林愿意不愿意到他那里去。季羡林也正为学生的事忧心如焚,他担心学生年轻幼稚,感情容易冲动,一旦事态扩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一听到胡乔木的邀请,立即答应了。于是胡乔木把自己的车派来北大,接季羡林到中南海他的住处。外面刚刚下过雪,天寒地冻。胡乔木住的房子,又高又大,里面温暖如春。胡乔木全家都出来欢迎季羡林。为了谈话方便,胡乔木把家人都打发到另外一间屋子里去玩,只留下他和季羡林两人。开宗明义,胡乔木首先声明:“今天我们是老友会面,你眼前不是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而是60年来的老朋友。” 季羡林是个聪明人,当然完全理解他的意思,于是便把自己对青年学生的看法,竹筒倒豆子,和盘托出,毫不隐讳。他们谈了一个上午,只是季羡林一个人在说话,胡乔木一直静静地听。季羡林说了很多,但其实要旨非常简明:“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在上者与年长者唯一正确的态度是理解与爱护,诱导与教育。个别过激的言行可以置之不理。”最后,胡乔木说话了。他说他完全同意季羡林的意见,并说要把季羡林的意见带到政治局去。自己的意见能得到胡乔木的赞同,季羡林非常高兴。时至中午,胡乔木留季羡林吃饭。季羡林吃惊的是,胡乔林一家吃得竟是那样简单,与一般人想象的什么山珍海味、燕窝、鱼翅,毫不沾边。由此,季羡林对胡乔木又增加了一份好感。
  由于知识分子的那种“传统心理”,季羡林从不主动拜访胡乔木,而胡乔木却多次主动到季羡林家去看望他。胡乔木几次对季羡林说:老朋友见一面少一面了。胡乔木最后一次到季羡林家,是和老伴谷羽一起去的。季承那天也回家了,陪着谷羽、秘书和司机在楼外闲聊。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两个老同学。季羡林不禁回忆起几年前胡乔木接他到中南海的情景,同是会面,环境迥异。在胡乔木家里,会见是在极为高大宽敞的大厅里。而现在却是在低矮窄小的乱书房里。胡乔木仍用他那缓慢而低沉的声调说话。季羡林感谢胡乔木签名送给他的诗集和文集。胡乔木高度赞扬季羡林在学术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用了几个比较夸张的词儿。季羡林顿时感到惶恐不安,对胡乔木说:“你取得的成就比我的大得多而又多呀!”对此,胡乔木没多说什么话,只是轻微地叹了口气,慢声细语地说:“那是另外一码事儿。”他们谈了许久许久,但话好像还是没有说完。胡乔木终于起身告辞,季羡林目送他的车转过小湖,才慢慢回家,他没有想到,这是胡乔木最后一次到他家来。
  
  ☆最后一面☆
  
  1991年,季羡林听说胡乔木患了不治之症,大吃一惊,仿佛当头挨了一棍:“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他心里想,难道天道真就是这个样子吗?他没有别的办法,只是寄希望于万一。这时,季羡林真想破一次例,主动到胡乔木家去看他。但是,儿子季承转达胡乔木的意见,无论如何也不让看他。季羡林只好服从老友的安排,但心里总是惦念着他。60多年的老朋友,世上没有几个了,一想到这里,季羡林心里便难免一阵激动。
  1992年八九月间,胡乔木委托老伴谷羽转告季羡林,希望季羡林到医院里去看他。季羡林十分了解他的心情,这是要做最后诀别了。季羡林怀着沉重的心情,到了胡乔木住的医院。医院的病房,同胡乔木在中南海的住房一样宽敞高大,但季羡林的心情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同进中南海那一次相比,他是来与老友诀别的。重病的胡乔木,这时仰面躺在病床上,嘴里吸着氧气。看到老朋友来了,胡乔木显得有点激动,抓住季羡林的手,久久不松开。胡乔木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握老朋友的手,但神态依然安详,神智依然清楚,一点也没有痛苦的表情。胡乔木仍像平常一样慢声慢语地说话,提到季羡林在《人物》杂志上发表的《留德十年》里的一些文章,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 季羡林此时此刻百感交集,答应全书出版后,一定送他一本。季羡林心里明明知道,这只不过是空洞的许诺。
  不久,胡乔木离开了人世。《留德十年》出版之后,季羡林觉得该到胡乔木的坟上去焚烧一本,祭奠他的在天之灵。但是,遵照胡乔木的遗嘱,他的骨灰都撒到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了,连一个骨灰盒都没有留下,真正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这对于季羡林来说,是极难排遣的。面对着《留德十年》,他泪眼模糊,黯然神伤。季羡林想到,与胡乔木相交60年,在胡乔木生前,自己有意回避,绝少主动与他接近,这是天性使然,无法改变的。胡乔木逝世之后,自己倒常常想起他,深有知己之感,愈来愈觉得胡乔木是了解自己的。这种知己之感加浓了季羡林对胡乔木的怀念。这种悲思,无疑在季羡林心灵中增加了一份极为沉重的负担,以至于他常常一个人,怅望着苍天,想得很远很远。
  胡乔木去世一年后,1993年11月,季羡林提笔写了一篇题为《怀念乔木》的悼文,声情并茂,感人至深。文章开头写道:“乔木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我曾多次想提笔写点怀念的文字,但都因循未果。难道是因为自己对这一位青年时代的朋友感情不深、怀念不切吗?不,不,决不是的。正因为我怀念真感情深,我才迟迟不敢动笔,生怕亵渎了这一份怀念之情。到了今天,悲思已经逐步让位于怀念,正是非动笔不行的时候了。”
  文中,季羡林回忆了自己与胡乔木60年的交往过程,并说出了自己对胡乔木的认识和看法:
  “平心而论,乔木虽然表面上严肃,不苟言笑,他实则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感情异常丰富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六十年的宦海风波,他不能无所感受,但是他对我半点也没有流露过。他大概知道,我根本不是此道中人,说了也是白说。在他生前,大陆和香港都有一些人把他封为‘左王’,另外一位同志同他并列,称为‘左后’。我觉得,乔木是冤枉的。他哪里是那种有意害人的人呢?”
  胡乔木和季羡林60年的交往,看似平淡,而细细品味其中的点点滴滴,就不能不敬重他们之间的君子之交。胡乔木是季羡林的知己,因为胡乔木了解他“不是此道中人”,所以从不向他流露为“仕”的感受;知道他有知识分子的“传统心理”,从不苛求于他,交往中总是积极主动。其宽容与体贴,令人感动。反之,季羡林又何尝不是胡乔木的知己呢?人们只看到胡乔木严肃严谨的外表,只有季羡林读懂了他丰富的内心和正直的实质;人们只看到胡乔木政治生涯的荣耀和辉煌,只有季羡林知道他宦海沉浮60年的艰辛和不易,并勇于为他洗刷误解。一对老友相互理解之深之切,令人赞叹。清华园中一年同窗结缘,人生路上60年倾心相交,途殊心相通,位异神相似,胡乔木与季羡林是也。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30年代,江苏淮安的新安小学诞生了一个著名的儿童抗日团体——新安旅行团。这一由少年儿童组成的宣传队伍,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宣传抗日,宣传救国,在国际少年儿童爱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揭秘历史:周恩来原是新安小学的领导    位于淮安河下莲花街的新安小学,创办于1929年6月6日。它的公开创办人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淮安位于苏北腹地,得京杭大运河之利,交
国内多家手机厂商的定制的手机图片管理软件,只是基于原生软件的一些美化,这样对于用户使用的存储空间较小的中低端手机来说,会被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导致运行缓慢。采用AES算法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眉山市审计局迅速制定《抗震救灾跟踪审计工作方案》,启动“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款物跟踪审计工作。一是成立“4·20”芦山地震抗震
针对传统机械锁必须携带钥匙才能开锁以及无法远程控制的不便,设计了一套多功能智能锁具装置。该装置由控制中心和子机系统两部分组成,二者均以STM32F103ZET6芯片为主控制器,采用射频传输技术实现控制中心与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在子系统中可以采用指纹识别直接开锁,也可以利用GPRS短信服务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开锁,整个系统安全便捷,实用性强。最后对该装置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2008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及踝关节水肿,自觉尿液泡沫增多及夜尿增多,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遂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腹部超声示右肾结石、右肾
目的在XAF1的转录起始序列中鉴定一具有高度活性的IRF-1作用元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XAF1转录起始处(-30--38nt)有一潜在的干扰素(IFN)调节因子1结合元件(IRF-E),与同义IR
2009年4月8日,总后卫生部组织召开军队驻京卫生单位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座谈会,就深化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研究部
目的了解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单磷酸腺苷(AMP)激活的蛋白激酶α2亚单位(AMPKα2)基因PRKAA2多态性位点rs10889007(301A〉T)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糖脂代谢
本文基于国家治理视角分析当前审计整改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强审计整改的路径。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基础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师资、学生和教材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我校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外语水平等特点,提出了“专业基础扎实统一,外教拓展重点提高”的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