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基坑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必须对开挖的建筑基坑采取支护措施,本文分析了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提出了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技术,并针对基坑支护设计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in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pi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to prevent landslides accidents, and must be the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of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measur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brac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design puts forward som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Keywords: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safety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日益蓬勃发展,建筑向着大型化、高层化快速发展,大量大型建筑、建筑拔地而起,日益增多。众所周知,任何建筑都必须有一个好的基础,对大型高层、超高层建筑来讲,这点尤为重要。于是深基坑的施工安全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最后,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取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实现工程最优化。 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主要是由支护体所保障。所以深支护体系的设计、施工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工程整体的安全可靠。
  1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    
   基坑支护施工要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工程类型、基坑开挖规模、周边环境、支护结构等因素。基坑支护施工要注重支护结构的稳定,坑体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的关键是基坑的稳定性、地面变形及地下水的控制,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方案。在进行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支护体施工时,要尽量减少支护工程施工产生的环境污染 。
   (2)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往往限制了基坑的施工,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工程对周围设施的影响,尽量不要影响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转,尽可能把影响降低。 
      (3)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使施工在有限场地和时间内运转顺畅。人员、工序调度要高效。
  2 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技术
          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安全工作,除必须有合理的设计外,还需施工的密切配合,严格按设计要求精心施工。任何超挖都使得支护结构超载工作,必然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施工前应严密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1 基坑土方开挖应在降水排水施工完成且运转正常达到预期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周围地面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避免地表水渗入基坑周围土体和流入坑内。坑内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抽除积水。 
          2.2 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尽量减少无支护暴露时间,开挖必须遵循“自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利用锚杆做支护结构时,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锚杆施工,而且必须待锚杆张拉锁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开挖。
          2.3 坑边不宜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如不可避免时,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小于2m,弃土堆高不超过1.5m,并且不超设计荷载值。在垂直的坑壁边距离还应适当增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坑边堆置弃土。当重型机构在坑边作业时,应设置专门的平台或深基础等。同时,应限制或隔离坑顶周围振动荷载的作用。
          2.4 基坑挖土时,要做好挖土机械、车辆的通道布置,安排好挖土顺序等,不得在挖土过程中碰撞围护结构。并做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部位的支护。 
          2.5 采用机械开挖时,为保证基坑土体的原状结构,应预留150~300mm原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并铺设垫层,以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原状结构。如果基底超挖,应用素混凝土回填或夯实回填,使基底土承载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2.6 基坑周边设围护栏杆和安全标志,严禁从坑顶扔抛物体。坑内应设安全出口便于人员撤离。所有机械行驶、停放要平稳,坡道应牢固可靠,必要时进行加固。 
          2.7 配合機构作业的清底、平整场地、修坡等施工人员,应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必须在回转半径以内工作时,应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好后方可作业。
          2.8 土方机械严禁在离电缆1m距离以内作业。机械运行中,严禁接触转动部位和进行检修:在修理工作装置时,应使其降到最底位置,并应在悬空部位垫上垫土。
          2.9 挖掘机正铲作业时。其最大开挖高度和深度不超过机械本身性能的规定。反铲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5m。
  3 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3.1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收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数据,已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这是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方向。
   3.2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目前,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计方法,其计算结果具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众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由此可见,评价一个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优劣,不仅要看其是否满足强度的要求,而且还要看其是否产生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其变形大小。鉴于上述实际,在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法时,应着重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应变和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3.3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我国至今尚未进行科学系统的试验研究。一些支护结构工程成功了,也讲不出具体功之处;一些支护结构工程失败了,也说不清失败的真实原因。在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很丰富,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如经过科学试验再进行设计时,肯定会节省可观的经费。因此,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工程实践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可对同类工程的成功打好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3.4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成败往往事关工程全局。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久性。良好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施工顺利的前提与保证,是整个庞大工程的重要开端。因此,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施工组织都应当从整体功能出发,将各组成部分协调好,才能确保它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张雪松.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262.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工程招投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活动最为主要的竞争形式和交易形式,是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的主要环节,在建筑市场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浅析介绍造价管理在市政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project bidding under a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i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态。高等级公路对线型等方面的要求使得山区公路中出现了许多高墩桥梁,增加了施工难度。本文根据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坪石至樟市段T3音同段的桥梁高墩柱施工过程的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桥梁,高墩施工,工艺及方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fast d
期刊
摘要:保证建筑安全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建筑工程質量和建筑施工安全,决定着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近年基坑工程的坍塌事故屡有发生,而且常常是多人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促使我们对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地基基础施工是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安全,施工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sa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道路交通引起的各种矛盾越发突出,如何合理组织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处理好地铁施工与道路交通的矛盾,确保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把地铁建设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本文主要以深圳地铁3号线交通疏解工程之同富路工程为例,着重介绍了交通疏解工程的特点、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关键词:地铁施工 交通疏解 方案  Abstract: with the dev
期刊
摘要:大体积砼具有形体庞大、混凝土数量较多、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高、混凝土绝热温升高和收缩等特点。大体积混凝土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是力学上的结构强度,而是混凝土的裂缝。如何防止大体积砼的开裂,如何在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上采取必要的措施是本文研究的重心。  关键词:大体积砼,施工技术,裂缝控制  Abstract: mass concrete with large quantity, conc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日益蓬勃发展,建筑向着大型化、高层化快速发展,大量大型建筑、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与日俱增。众所周知,任何建筑都必须有一个好的基础,对大型高层、超高层建筑来说,这方面是非常重要。针对当前广东地区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并对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vigorous d
期刊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预结算,需要项目结算人员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及时掌握新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文章就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预结算  Abstract: the urban road engineering the settlement, need project settlement personnel seriously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对建筑美观及舒适度的要求逐步增加,对建筑给排水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的技术规范和工艺日趋完善,设计、施工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了用户对给排水的使用功能要求。但是总还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问题存在,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因此文章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软基加固处理是保证填海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漳州双鱼岛填海工程实例,对滨海环境中软基加固处理技术方法进行了简单探讨。针对人工岛建设的特点,提出抛石挤淤换填、塑料排水板联合堆载预压等软基处理方法并加以论述。  关键词:填海工程,软基处理,抛石挤淤,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  Abstract: the soft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is to guarantee
期刊
摘要:随着高强混凝土的使用,混凝土的养护更加重要,由于施工、养护不当而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的现象越来越多。本文通过一工程实例,阐述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裂缝分布情况、灌浆嘴施灌、裂缝处理的方法、裂缝处理措施及提出对灌浆工艺的几个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银座工程,地下室,裂缝处理,方案  Abstract: with the use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con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