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聊斋俚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分析

来源 :散文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fe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运用淄博地区的方言土语,结合明清时期各地流行的俗曲和时调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融汇或化用了当时盛行的多种艺术形式,采用散韵交织、唱念结合的形式进行表演.聊斋俚曲取材于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内容平易近人,因而在当时深受淄博地区民众的喜爱,在民众中传唱较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聊斋俚曲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不断推进,但在过程中仍存在大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文章就聊斋俚曲保护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明清之际,战乱频发,学术界也变得“动荡不堪”,程朱理学伴随着明王朝的覆灭而丧失了“官学”地位,清初诸多学者也转而对理学的弊病展开了批判,其中尤以颜元最为激烈.但颜元并
子弟书诗篇类似于定场诗,在语言、社会、民俗及思想文化方面都具有不俗的价值.以往有关子弟书诗篇的研究,鲜少涉及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没有细化到儒家思想文化角度的相关研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学派之一,文化理论是其学派的核心议题.该学派通过观察和反思现代社会中的商业化媒介行为,研究特定语境下大众文化发展的趋势,揭示其
我们的课堂是师生间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有效对话的前提是用心倾听.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应从一年级刚入学时开始.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在课堂上要进行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