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10年和2011年5—8月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增殖放流前后分别进行的每年3个航次的对比调查结果,定量分析了三疣梭子蟹自然群体和增殖放流群体的数量,并根据三疣梭子蟹放流苗种数量和放流后捕捞产量,对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5月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自然群体资源量很少,相对资源密度为0.90 ind/(站·h);在5-6月共放流苗种11 015.13万只,放流后10 d左右资源量增加为26.08 ind/(站·h),放流群体所占的比例为96.55%;8月进行调查的相对资源密度为1.70 ind/(站·h),当年生群体数量占所有群体数量的比例为64.29%;9月、10月、11月秋汛期间捕捞产量为3 108 t,捕捞个体平均质量为232.3 g,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为7.54%。2011年5月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自然群体相对资源密度为1.70 ind/(站·h);在5-6月共放流苗种13 132万只,放流后10 d左右资源量增加为29.15 ind/(站·h),放流群体所占的比例为94.17%;8月进行调查的相对数量为1.00 ind/(站·h),当年生群体数量占所有群体数量的比例为70.00%;9月、10月、11月秋汛期间捕捞产量为2 896 t,回捕个体平均质量为226.0 g,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为6.43%。除2011年胶州湾海域由于富营养化水质较差,以及其他因素对黄家塘湾海域的影响导致这两个放流点放流群体回捕率偏低外,2010年和2011年山东半岛南部放流海域整体水质良好,水温、透明度、盐度、营养盐比例、生物饵料等均比较适中,属于放流环境条件较佳的海域,比较适合三疣梭子蟹生长,放流群体回捕率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