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指导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为求职者稳定就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随着人才供求机制的日益市场化,职业指导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不可缺少的调节手段。学校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职业教育,它不仅要为受教育者未来从事各种职业准备知识和技能,在学校与社会日益紧密相连的今天,还要为学生的顺利就业铺平道路、搭建平台。因此,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尚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成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中职学生素质的提高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它包括先天与后天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中职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中职学生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目前不少中职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技能。由于缺乏对职业与自我的合理认识和定位,缺乏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缺乏信息搜集能力,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部分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难以找到立足之地。这些现象揭示了一个严峻事实:中职学生适应社会、自我规划的职业能力亟待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亟待加强。
2.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率
就业是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然而,我国当前中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职业指导还不到位,使中职学生的就业观念、择业意识和择业能力与社会脱节,中职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要妥善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在中职学校学生中开展系统、细致的职业教育和服务,帮助学生跳出人职脱节的恶性循环,努力实现“人职匹配”。
3.职业指导有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是联结丰富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关键一环,是将文化知识优势、教育科技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发展优势的孵化器,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生产一线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如果不加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大量中职学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充实到相应的岗位,会造成社会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当前我国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对职业指导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存在不少误区,其主要误区有两点,一是存在认识上的虚无主义,认为职业指导可有可无,用处不大;二是存在认识上的万能主义,认为职业指导无所不包,只要搞好就业指导,学生就业就不会存在问题。
2.职业指导人员少
中职学校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人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生的职业态度和对他们的择业技能的培养。尽管大部分中职学校都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但是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实施职业指导教育,或者仅仅局限于对毕业班学生的职业指导,而忽视了对非毕业班同学的指导教育;有些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形同虚设。
3.职业指导的内容、方法陈旧
许多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内容上局限于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搜集就业信息、传授就业技巧、调整就业心理、做好就业准备等服务性工作,而且职业指导基本上采取讲座的形式,职业指导工作的时间大多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学期。职业指导不能因人而异、分类指导,不够系统化、经常化和个性化。
三、加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对策
1.把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作为一项学校制度来推行
将职业指导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开展职业指导的实施制度,职业指导与学校就业状况的评估制度;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开发与研究的制度,对毕业生就业服务和管理的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联系的制度等。这样才能明确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把握工作的基本原则。还要结合学校专業和当地实际,研究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对学校教学、德育、就业指导服务等部门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2.建立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职业指导师资的缺乏是制约中职学校开展系统的职业指导工作的瓶颈,因此,师资建设应成为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中职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职业指导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组织他们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逐步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服务、有强烈政治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化工作队伍;提高全校教师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识和职业指导技能,形成全方位关注社会需求的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教师队伍方面建立职业指导导师制,使职业指导全员化、专业化。
3.更新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观念
面对日新月异的就业形势,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应该与时俱进,开展工作须从转变观念开始。
职业指导内容要与时俱进。当今形势下,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不仅仅是进行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就业指导,也应变为对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素质养成、就业政策与维权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指导。职业指导服务对象也应扩大到所有学生,对已毕业且有需求的毕业生也要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服务。所以,服务的时间也应是相应变化的,应由毕业前的指导变为中职学生在校全过程 毕业后的跟踪指导。
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中心承担的职能应该是教育、辅导、服务、管理与科研相结合的综合职能。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应朝着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4.明确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目标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的,而社会需求、所受教育、家庭背景及个人特点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中职学生迥异的就业追求。所以,面对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应建立有层次、蕴含不同任务的目标。
(1)初级目标。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对于中职学生实现就业的助力大小无形之中成为衡量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有效性的指标之一。
(2)中级目标。帮助学生寻求匹配度较高的职业。如果说学生不能就业,是人才资源的显性浪费的话,人与职业的不协调则是一种隐性浪费。因此,学生与所获取职业的匹配和谐成为职业指导追求的中级目标。
(3)高级目标。培养中职学生自主职业发展的意识、理念及能力,以谋其长远的职业发展。和谐匹配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职业的适应、调节、流动、开拓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追求长远的高质量职业生活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中职学生如果拥有较高的职业调控素质,则能更好地应对社会需要,有助于将职业的和谐感延续到整个职业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毕业时选定的职业。因此,学生的职业长远发展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最高目标。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尚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成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中职学生素质的提高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它包括先天与后天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中职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中职学生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目前不少中职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技能。由于缺乏对职业与自我的合理认识和定位,缺乏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缺乏信息搜集能力,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部分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难以找到立足之地。这些现象揭示了一个严峻事实:中职学生适应社会、自我规划的职业能力亟待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亟待加强。
2.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率
就业是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然而,我国当前中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职业指导还不到位,使中职学生的就业观念、择业意识和择业能力与社会脱节,中职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要妥善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在中职学校学生中开展系统、细致的职业教育和服务,帮助学生跳出人职脱节的恶性循环,努力实现“人职匹配”。
3.职业指导有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是联结丰富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关键一环,是将文化知识优势、教育科技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发展优势的孵化器,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生产一线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如果不加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大量中职学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充实到相应的岗位,会造成社会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当前我国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对职业指导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存在不少误区,其主要误区有两点,一是存在认识上的虚无主义,认为职业指导可有可无,用处不大;二是存在认识上的万能主义,认为职业指导无所不包,只要搞好就业指导,学生就业就不会存在问题。
2.职业指导人员少
中职学校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人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生的职业态度和对他们的择业技能的培养。尽管大部分中职学校都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但是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实施职业指导教育,或者仅仅局限于对毕业班学生的职业指导,而忽视了对非毕业班同学的指导教育;有些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形同虚设。
3.职业指导的内容、方法陈旧
许多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内容上局限于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搜集就业信息、传授就业技巧、调整就业心理、做好就业准备等服务性工作,而且职业指导基本上采取讲座的形式,职业指导工作的时间大多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学期。职业指导不能因人而异、分类指导,不够系统化、经常化和个性化。
三、加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对策
1.把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作为一项学校制度来推行
将职业指导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开展职业指导的实施制度,职业指导与学校就业状况的评估制度;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开发与研究的制度,对毕业生就业服务和管理的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联系的制度等。这样才能明确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把握工作的基本原则。还要结合学校专業和当地实际,研究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对学校教学、德育、就业指导服务等部门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2.建立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职业指导师资的缺乏是制约中职学校开展系统的职业指导工作的瓶颈,因此,师资建设应成为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中职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职业指导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组织他们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逐步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服务、有强烈政治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化工作队伍;提高全校教师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识和职业指导技能,形成全方位关注社会需求的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教师队伍方面建立职业指导导师制,使职业指导全员化、专业化。
3.更新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观念
面对日新月异的就业形势,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应该与时俱进,开展工作须从转变观念开始。
职业指导内容要与时俱进。当今形势下,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不仅仅是进行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就业指导,也应变为对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素质养成、就业政策与维权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指导。职业指导服务对象也应扩大到所有学生,对已毕业且有需求的毕业生也要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服务。所以,服务的时间也应是相应变化的,应由毕业前的指导变为中职学生在校全过程 毕业后的跟踪指导。
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中心承担的职能应该是教育、辅导、服务、管理与科研相结合的综合职能。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应朝着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4.明确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目标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的,而社会需求、所受教育、家庭背景及个人特点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中职学生迥异的就业追求。所以,面对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应建立有层次、蕴含不同任务的目标。
(1)初级目标。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对于中职学生实现就业的助力大小无形之中成为衡量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有效性的指标之一。
(2)中级目标。帮助学生寻求匹配度较高的职业。如果说学生不能就业,是人才资源的显性浪费的话,人与职业的不协调则是一种隐性浪费。因此,学生与所获取职业的匹配和谐成为职业指导追求的中级目标。
(3)高级目标。培养中职学生自主职业发展的意识、理念及能力,以谋其长远的职业发展。和谐匹配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职业的适应、调节、流动、开拓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追求长远的高质量职业生活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中职学生如果拥有较高的职业调控素质,则能更好地应对社会需要,有助于将职业的和谐感延续到整个职业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毕业时选定的职业。因此,学生的职业长远发展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最高目标。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