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头号”大宗消费品,房地产聚集着众多国人“炽热”的目光。无论近期楼市回暖,还是去年持续一年的楼市低迷,抑或两年前的房价暴涨,如同滚雪球,越来越多的民众将幸福与房子捆绑起来,无数人卷入了房价“过山车”的酸甜苦辣中。
房地产过去十年对中国经济的财政贡献功不可没,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贡献”就全然合理。这十年房产业的超高速发展,其成因固然有政府拉动经济的导向动力,更深层次则是制度、社会分配机制和国家城市化发展战略等存有不足和缺陷。近一年多来,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惊心动魄的逆转。全球金融危机动荡下,王石在2007年10月抛出“拐点论”,此后,房地产市场在一片骂声中“硬着陆”回调,低迷状况持续到2009年。
其间,万科始终处于舆论的焦点。而以万科作为样本,对中国房产业进行整体反思是非常合适的。
万科发展的前15年间,举步维艰,在大多数城市中都无法与有政府背景的开发商竞争,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房地产初始阶段“权力寻租”的普遍性。2004年,“招拍挂”土地出让方式的变革,颠覆了数十年的土地协议出让,房地产市场规则从此重建,万科也等来了黄金时期。
“招、拍、挂”在一定程度上让游戏更加公平、公开,但也为“土地财政”提供了温床,导致一个接一个“地王”的诞生,最终体现为房价如火箭般的蹿升。政府不得不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然而结果非常尴尬:越调越涨。
万科也未能独善其身,常被曝光“带头夺城掠地,带头抬升房价”。而这次为什么会出现王石的“拐点论”?为什么降低房价的努力致使市场收缩得这般严重?以及,如何将调控与发展相结合,找到适合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最佳之路?
蔡鸿岩以一个关注和报道房地产十多年的媒体人身份,探讨、诠释了上述问题。其新书《批评万科》如该书副题---中国房地产发展反思---揭示,意图藉“万科之批评”反思中国房地产行业30年,尤其是近10年来的是是非非,给中国的房产业提醒:作为有责任的房企,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
的确,从昔日的风风光光,一跤跌入今日的灰头土脸,包括万科在内的中国房地产业确实太需要反思了。反思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万科:中国房地产发展反思》
蔡鸿岩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3月版
房地产过去十年对中国经济的财政贡献功不可没,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贡献”就全然合理。这十年房产业的超高速发展,其成因固然有政府拉动经济的导向动力,更深层次则是制度、社会分配机制和国家城市化发展战略等存有不足和缺陷。近一年多来,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惊心动魄的逆转。全球金融危机动荡下,王石在2007年10月抛出“拐点论”,此后,房地产市场在一片骂声中“硬着陆”回调,低迷状况持续到2009年。
其间,万科始终处于舆论的焦点。而以万科作为样本,对中国房产业进行整体反思是非常合适的。
万科发展的前15年间,举步维艰,在大多数城市中都无法与有政府背景的开发商竞争,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房地产初始阶段“权力寻租”的普遍性。2004年,“招拍挂”土地出让方式的变革,颠覆了数十年的土地协议出让,房地产市场规则从此重建,万科也等来了黄金时期。
“招、拍、挂”在一定程度上让游戏更加公平、公开,但也为“土地财政”提供了温床,导致一个接一个“地王”的诞生,最终体现为房价如火箭般的蹿升。政府不得不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然而结果非常尴尬:越调越涨。
万科也未能独善其身,常被曝光“带头夺城掠地,带头抬升房价”。而这次为什么会出现王石的“拐点论”?为什么降低房价的努力致使市场收缩得这般严重?以及,如何将调控与发展相结合,找到适合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最佳之路?
蔡鸿岩以一个关注和报道房地产十多年的媒体人身份,探讨、诠释了上述问题。其新书《批评万科》如该书副题---中国房地产发展反思---揭示,意图藉“万科之批评”反思中国房地产行业30年,尤其是近10年来的是是非非,给中国的房产业提醒:作为有责任的房企,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
的确,从昔日的风风光光,一跤跌入今日的灰头土脸,包括万科在内的中国房地产业确实太需要反思了。反思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万科:中国房地产发展反思》
蔡鸿岩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