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来户”获奖学金赴美
1947年11月,夏志清离开上海,前往美国留学,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人的命运总是变化莫测,他离开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学习英美文学的他日后会留在美国教授中国文学。实际上,他能够赴美留学,本身也是带有某种偶然性的。
夏志清1942年从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在外滩江海关、台湾航务局等处工作了几年,感觉没有前途。1946年9月随哥哥夏济安到北京大学西语系做助教,开始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学研究。到北大不足半年,他就申请了1947年度李氏奖学金并以优异成绩成为候选人,但没想到却引起了不小的非议。李氏奖学金由华侨李国钦于1944年捐资创立,主要致力于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按常规只有北大或西南联合大学的毕业生才能申请,教会大学出身的夏志清显然不在此列。结果公布后,落选的北大西语系师生联合向校长胡适提出抗议,胡适虽然一向对教会大学无甚好感,但还是顶住了压力,秉公将奖学金颁给了“外来户”。夏志清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他提交的那篇讨论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英文论文,写得辞采华茂,得到了包括燕卜荪(时任北大教授)在内的遴选委员会的一致好评。26岁的年轻助教此时已经崭露头角。
1940年代,英美“新批评”风头正劲,夏志清到美国后,经燕卜荪推薦很快得到该派大师兰色姆、布鲁克斯等人的赏识,于1948年2月顺利进入“新批评”大本营——耶鲁大学英文系深造。耶鲁英文系当时在美国排名第一,同学大都又是美国人,夏志清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勤奋一途。好在他本来英文基础就好,再加上废寝忘食般的学习,所以只用一年多时间,他就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
秋天,夏志清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勤奋程度有增无减,学习成绩继续领先。他不仅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奖学金,同时也成功地延长了李氏奖学金(至1951年6月)。按规定李氏奖学金只给两年,即使延长也只给读理工科的,但到了夏志清身上,一切都有改变的余地。无论是当初获得这份奖学金,还是后来延长成功,夏志清均破了先例,这当然都基于他超凡的实力和突出的成绩。
由于经济有保障,夏志清很快完成了博士阶段的课程学习,圆满结束了在耶鲁的学业。
因“社交功夫太差”而恋爱失败
早在博士毕业之前,夏志清就开始找工作。他向美国国务院投了简历,但因为不是美国公民被拒绝;他申请到美国知名大学去教英美文学,但毕竟是外国人,在语言上没有优势而无结果,去小学校倒有机会,但他又心有不甘;他也曾动心去台湾,但哥哥力劝他留在美国发展。当他正在为找工作犯愁的时候,耶鲁大学政治系教授饶大卫找到了他,邀请他参与编写《中国手册》。这是美国政府为期两年的项目,报酬虽然不错,毕业后还可以继续留在耶鲁,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找工作难是毕业时才遇到的问题,至于生活的寂寞,夏志清到美国后不久就感受到了。耶鲁虽然也有几个中国留学生,但因为志趣不同,夏志清和他们的交往很少。四年的耶鲁生活,他除了偶尔看看好莱坞电影外,几乎都在上课、读书和写论文中度过。
男大当婚,夏志清生于1921年,博士毕业时刚好到了而立之年,成家和找工作一样,成为他面临的重大问题。实际上,早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书时,他就开始和女生交往,到美国后也一直没有停止寻觅,特别是1950年10月通过博士口试后,学习压力减小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夏志清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但谈起恋爱来却异常拘谨。他前后心仪的女生有五六个,但最终都没有结果。其中之一是后来以《丁玲的小说》一书成名的梅仪慈。对很多女性(包括知识女性)来说,像夏志清这样没有生活趣味的“书呆子”显然不是理想丈夫。
老天有眼,这样的一个“书呆子”偏偏赢得了一个美国女生的爱慕,她就是卡罗尔·巴尔克利。1953年秋,两人在耶鲁的舞会上邂逅,这个来自古典系的新生一下子就爱上了夏志清,并不顾父母反对坚决要嫁给这个来自中国的“书呆子”。但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有差距,夏志清显然清醒地认识到了,并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差距。1954年6月5日两人正式结婚,不久生下孩子树仁。从此夏志清告别了寂寞的单身生活。
对《围城》的评价前后有变化
在中学和大学时期,夏志清读过一些中国新文学作品,到美国后则完全中断了。现在为了工作,他开始以一天看一本书的速度恶补,很快耶鲁的中文藏书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了。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也开始思考作品的价值,很多评价应该说都是很有见地的,不少后来都被移植到《中国现代小说史》中。
夏志清关于一些作家作品的评价前后也有变化,比如钱钟书的《围城》。1953年3月17日,他在给夏济安的信中这样写道:“去哥伦比亚图书馆借了不少书,看了老舍的《赵子曰》《骆驼祥子》、张天翼的《洋泾浜奇侠》及《围城》,都算是较好而有趣的小说。这几位作家讽刺的写法,猜想上大约和清代小说(《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等)的传统相合,所以成绩上还有可观。”《围城》在这里并不突出,但到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它则被称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将夏志清书信中的意见和后来书中的观点进行对比,无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知道弟弟因为工作即将转行的时候,夏济安这样写道:“由你来研究中国文学,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一记的大事,因为中国文学至今还没有碰到一个像你这样的头脑去研究它。凭你对西洋文学的研究……将在中国文学里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中国文学将从此可以整理出一个头绪来了……”(1951年6月17日致夏志清)虽然不无溢美之词,但以后的事实证明,夏济安的预言是准确的。
夏志清的这位兄长同样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不仅英文独步天下,中国文学的修养也很好。可惜夏济安于1965年2月英年早逝,他与弟弟的通信也戛然而止。自1947年10月到夏济安去世,兄弟两人共通信612封,无论是谈文学、谈爱情、谈政治,内容都精彩纷呈。古人说“知子莫若父”,我们套用一下,可以说“知弟莫若兄”。
(选摘自《中华读书报》2016年9月7日,有删改)
1947年11月,夏志清离开上海,前往美国留学,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人的命运总是变化莫测,他离开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学习英美文学的他日后会留在美国教授中国文学。实际上,他能够赴美留学,本身也是带有某种偶然性的。
夏志清1942年从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在外滩江海关、台湾航务局等处工作了几年,感觉没有前途。1946年9月随哥哥夏济安到北京大学西语系做助教,开始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学研究。到北大不足半年,他就申请了1947年度李氏奖学金并以优异成绩成为候选人,但没想到却引起了不小的非议。李氏奖学金由华侨李国钦于1944年捐资创立,主要致力于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按常规只有北大或西南联合大学的毕业生才能申请,教会大学出身的夏志清显然不在此列。结果公布后,落选的北大西语系师生联合向校长胡适提出抗议,胡适虽然一向对教会大学无甚好感,但还是顶住了压力,秉公将奖学金颁给了“外来户”。夏志清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他提交的那篇讨论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英文论文,写得辞采华茂,得到了包括燕卜荪(时任北大教授)在内的遴选委员会的一致好评。26岁的年轻助教此时已经崭露头角。
1940年代,英美“新批评”风头正劲,夏志清到美国后,经燕卜荪推薦很快得到该派大师兰色姆、布鲁克斯等人的赏识,于1948年2月顺利进入“新批评”大本营——耶鲁大学英文系深造。耶鲁英文系当时在美国排名第一,同学大都又是美国人,夏志清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勤奋一途。好在他本来英文基础就好,再加上废寝忘食般的学习,所以只用一年多时间,他就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
秋天,夏志清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勤奋程度有增无减,学习成绩继续领先。他不仅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奖学金,同时也成功地延长了李氏奖学金(至1951年6月)。按规定李氏奖学金只给两年,即使延长也只给读理工科的,但到了夏志清身上,一切都有改变的余地。无论是当初获得这份奖学金,还是后来延长成功,夏志清均破了先例,这当然都基于他超凡的实力和突出的成绩。
由于经济有保障,夏志清很快完成了博士阶段的课程学习,圆满结束了在耶鲁的学业。
因“社交功夫太差”而恋爱失败
早在博士毕业之前,夏志清就开始找工作。他向美国国务院投了简历,但因为不是美国公民被拒绝;他申请到美国知名大学去教英美文学,但毕竟是外国人,在语言上没有优势而无结果,去小学校倒有机会,但他又心有不甘;他也曾动心去台湾,但哥哥力劝他留在美国发展。当他正在为找工作犯愁的时候,耶鲁大学政治系教授饶大卫找到了他,邀请他参与编写《中国手册》。这是美国政府为期两年的项目,报酬虽然不错,毕业后还可以继续留在耶鲁,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找工作难是毕业时才遇到的问题,至于生活的寂寞,夏志清到美国后不久就感受到了。耶鲁虽然也有几个中国留学生,但因为志趣不同,夏志清和他们的交往很少。四年的耶鲁生活,他除了偶尔看看好莱坞电影外,几乎都在上课、读书和写论文中度过。
男大当婚,夏志清生于1921年,博士毕业时刚好到了而立之年,成家和找工作一样,成为他面临的重大问题。实际上,早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书时,他就开始和女生交往,到美国后也一直没有停止寻觅,特别是1950年10月通过博士口试后,学习压力减小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夏志清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但谈起恋爱来却异常拘谨。他前后心仪的女生有五六个,但最终都没有结果。其中之一是后来以《丁玲的小说》一书成名的梅仪慈。对很多女性(包括知识女性)来说,像夏志清这样没有生活趣味的“书呆子”显然不是理想丈夫。
老天有眼,这样的一个“书呆子”偏偏赢得了一个美国女生的爱慕,她就是卡罗尔·巴尔克利。1953年秋,两人在耶鲁的舞会上邂逅,这个来自古典系的新生一下子就爱上了夏志清,并不顾父母反对坚决要嫁给这个来自中国的“书呆子”。但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有差距,夏志清显然清醒地认识到了,并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差距。1954年6月5日两人正式结婚,不久生下孩子树仁。从此夏志清告别了寂寞的单身生活。
对《围城》的评价前后有变化
在中学和大学时期,夏志清读过一些中国新文学作品,到美国后则完全中断了。现在为了工作,他开始以一天看一本书的速度恶补,很快耶鲁的中文藏书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了。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也开始思考作品的价值,很多评价应该说都是很有见地的,不少后来都被移植到《中国现代小说史》中。
夏志清关于一些作家作品的评价前后也有变化,比如钱钟书的《围城》。1953年3月17日,他在给夏济安的信中这样写道:“去哥伦比亚图书馆借了不少书,看了老舍的《赵子曰》《骆驼祥子》、张天翼的《洋泾浜奇侠》及《围城》,都算是较好而有趣的小说。这几位作家讽刺的写法,猜想上大约和清代小说(《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等)的传统相合,所以成绩上还有可观。”《围城》在这里并不突出,但到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它则被称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将夏志清书信中的意见和后来书中的观点进行对比,无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知道弟弟因为工作即将转行的时候,夏济安这样写道:“由你来研究中国文学,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一记的大事,因为中国文学至今还没有碰到一个像你这样的头脑去研究它。凭你对西洋文学的研究……将在中国文学里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中国文学将从此可以整理出一个头绪来了……”(1951年6月17日致夏志清)虽然不无溢美之词,但以后的事实证明,夏济安的预言是准确的。
夏志清的这位兄长同样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不仅英文独步天下,中国文学的修养也很好。可惜夏济安于1965年2月英年早逝,他与弟弟的通信也戛然而止。自1947年10月到夏济安去世,兄弟两人共通信612封,无论是谈文学、谈爱情、谈政治,内容都精彩纷呈。古人说“知子莫若父”,我们套用一下,可以说“知弟莫若兄”。
(选摘自《中华读书报》2016年9月7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