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血压伴脑血管痉挛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院的120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有高血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因舒血宁具有扩张动脉及静脉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对抗脑血管痉挛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舒血宁;高血压;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87-01
引言
舒血宁的有效成分银杏叶提取物,通过血管血管通透性和弥漫性而降低血压,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改善血液流变性能力,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流畅,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
全部病例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正常成人血压的收缩压18.66kpa或以下,舒张压(以声音消失为准)11,99kpa或以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且均为首次发病,同时排除血液病的病因。
1.2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0.2+-3.8岁,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的高血压伴脑血管痉挛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临床应用舒血宁每日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500ml后使用,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并与治疗前自身对比,呈显著性增加,进一步治疗几个月后,有进一步降低或增加趋势,但对照组却无类似变化,疗效显著甚佳。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疗效不是很理想。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见表如下
2 讨论
初步临床观察提示,应用舒血宁治疗高血压伴脑血管痉挛可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管的顺应性,改善动脉及静脉血流,且其效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显著,应用可行的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参考及进一步推广。
3 发展
山西振东泰盛药厂,湖北安陆药厂,深圳南方药厂,均生产由银杏叶制造的药物。1996年美国申请银杏叶提取物AGE专利,由原GBE向前进了一步,乃至今用银杏叶制造出藥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病。
参考文献:
[1] 王新德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杂志 2006.7
[2] 侯家玉 中药药理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3
[3] 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第二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259
[4] 高血压杂志 1998.6
【关键词】舒血宁;高血压;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87-01
引言
舒血宁的有效成分银杏叶提取物,通过血管血管通透性和弥漫性而降低血压,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改善血液流变性能力,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流畅,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
全部病例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正常成人血压的收缩压18.66kpa或以下,舒张压(以声音消失为准)11,99kpa或以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且均为首次发病,同时排除血液病的病因。
1.2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0.2+-3.8岁,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的高血压伴脑血管痉挛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临床应用舒血宁每日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500ml后使用,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并与治疗前自身对比,呈显著性增加,进一步治疗几个月后,有进一步降低或增加趋势,但对照组却无类似变化,疗效显著甚佳。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疗效不是很理想。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见表如下
2 讨论
初步临床观察提示,应用舒血宁治疗高血压伴脑血管痉挛可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管的顺应性,改善动脉及静脉血流,且其效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显著,应用可行的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参考及进一步推广。
3 发展
山西振东泰盛药厂,湖北安陆药厂,深圳南方药厂,均生产由银杏叶制造的药物。1996年美国申请银杏叶提取物AGE专利,由原GBE向前进了一步,乃至今用银杏叶制造出藥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病。
参考文献:
[1] 王新德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杂志 2006.7
[2] 侯家玉 中药药理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3
[3] 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第二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259
[4] 高血压杂志 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