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两会”是在“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际、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之时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因此受关注度更高,民众对“两会”也给予了更多期待。教育是国家之基和民生之本,像往年一样,教育依然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规模的扶摇直上伴随了种种社会矛盾的积聚。作为民生大计,教育如同社会的“瞳孔”,将这些矛盾与问题一同投射到人们的面前,因而显得异常复杂与棘手。问题在改革中产生,而问题的解决终需回归改革。这一点,从今年的“两会”热点中可见一斑。
2012年,4%教育经费目标将要兑现,19年的期盼变为现实。欣喜之余,代表委员们依然心怀忧思。教育是千秋大业,既要谋当下,更要谋全局、谋长远。4%实现固然可喜,然而放到世界教育投入的天平上,这样的标准还是低,况且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加以及经费科学有效的使用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此外,4%经费目标的实现,仅仅意味着能够解决一些基本的教育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育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已逐渐显露,老百姓对教育质量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两者的解决都需要更高的教育智慧,这无疑为中国教育决策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放眼中国教育改革大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无疑是诸多议题中最敏感的“神经”,也称得上教育改革中最大的“坚冰”。“两会”期间,教育部公布了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时间表,让高考改革话题陡然升温。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力举,异地高考改革凭靠的不仅是勇气和魄力,更需要科学的设计。
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看,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它们依然属于“弱势群体”。多年来,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在“两会”中的声音也略显沉寂,但如同这两种教育在困境中所焕发出的顽强生命力,总有一些代表委员在为它们的未来发展不停地奔走呼吁。
“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作为关系全民素质的根本事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同时,人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周期性比较长的事业,因此“不能天天有大跃进,不能天天有新举措”,因为每一项政策都关系万千学生一生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于教育,需要积极热情,也要稳妥求是。教育,需要有一点儿清静,需要有一点儿沉淀。
★当4%成为现实
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有望成为现实。
★异地高考“破冰”在即
一份关于异地高考改革的“时间表”让高考改革陡然成为“两会”的大热点。
★职业教育“最强音”
他们来自教育的不同领域,却都在为职业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为职业教育的未来与前程呼吁。
★民办教育需更多“话语”
作为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始终有代表委员为民办教育的发展鼓与呼。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规模的扶摇直上伴随了种种社会矛盾的积聚。作为民生大计,教育如同社会的“瞳孔”,将这些矛盾与问题一同投射到人们的面前,因而显得异常复杂与棘手。问题在改革中产生,而问题的解决终需回归改革。这一点,从今年的“两会”热点中可见一斑。
2012年,4%教育经费目标将要兑现,19年的期盼变为现实。欣喜之余,代表委员们依然心怀忧思。教育是千秋大业,既要谋当下,更要谋全局、谋长远。4%实现固然可喜,然而放到世界教育投入的天平上,这样的标准还是低,况且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加以及经费科学有效的使用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此外,4%经费目标的实现,仅仅意味着能够解决一些基本的教育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育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已逐渐显露,老百姓对教育质量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两者的解决都需要更高的教育智慧,这无疑为中国教育决策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放眼中国教育改革大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无疑是诸多议题中最敏感的“神经”,也称得上教育改革中最大的“坚冰”。“两会”期间,教育部公布了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时间表,让高考改革话题陡然升温。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力举,异地高考改革凭靠的不仅是勇气和魄力,更需要科学的设计。
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看,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它们依然属于“弱势群体”。多年来,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在“两会”中的声音也略显沉寂,但如同这两种教育在困境中所焕发出的顽强生命力,总有一些代表委员在为它们的未来发展不停地奔走呼吁。
“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作为关系全民素质的根本事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同时,人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周期性比较长的事业,因此“不能天天有大跃进,不能天天有新举措”,因为每一项政策都关系万千学生一生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于教育,需要积极热情,也要稳妥求是。教育,需要有一点儿清静,需要有一点儿沉淀。
★当4%成为现实
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有望成为现实。
★异地高考“破冰”在即
一份关于异地高考改革的“时间表”让高考改革陡然成为“两会”的大热点。
★职业教育“最强音”
他们来自教育的不同领域,却都在为职业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为职业教育的未来与前程呼吁。
★民办教育需更多“话语”
作为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始终有代表委员为民办教育的发展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