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正是生命延续的象征,是人类源远流长的感情之河奔腾的脚步。在这脚步声中,我分明看到了,祖先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和后来者那生生不息跳动的脉搏……
记得1996年清明节前两天,上小学的女儿和她的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去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祭奠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为了这个活动,女儿已经兴奋了一个星期。时时诵读老师写的那首祭诗,嗓子都喊得哑了,专门让妈妈从商店买来皱纹纸,自己精心制作了一朵小白花儿,提早一天就别在了校服的前胸上。从公墓回来,下午和晚上,她不顾路途劳累,一直趴在桌上写老师布置的作文:《为李大钊烈士扫墓》。女儿在描述扫墓经过时写道:“烈士墓前,是一座汉白玉的雕像,李大钊烈士是那样高大、英武,深邃的眼神注視着前方,像是还在为中华民族的安危操劳。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烈士宁死不屈,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我们永远怀念他!”看着女儿的举动,我也深深地沉浸在清明的思念之中。
小时候,从不把清明当作二十四节气之一来看待,而是当作农家的一个节日来过。只不过这个节日带给我们的不是喜庆,而是悲痛。这一天,上了岁数的女人们提着上供的糕点、果实,到娘家坟上烧纸、祈祷,男人们领着儿子去给祖坟添土、除草。那些离得远、不能前去供香的,就在村前的岔道上,跪着烧上几卷纸钱,边烧边念叨着:“老人家用钱吧!老人家用钱吧!”
母亲虽不识字,但是清明节记得很清楚,她把清明叫“寒食”。每到清明临近,都要买来一些黄黄的纸,用铁钱锲子凿成一张张的纸钱。用白面和红枣蒸成糕、寿桃,熟了以后都点上红点点。母亲从小命苦,三岁丧母,十岁丧父,她是跟自己一个叔叔长大的。清明这天,她把深藏在心底的哀思全都寄托在这悼念活动之中了。母亲步行十多里地去给外祖父上坟,都是一个人去,一个人归,一去就是大半天。记得有一次,我非闹着要和她一起去。到了坟上,母亲点燃了纸,跪在腾飞的火苗前哭了很长时间。我劝她也劝不住,后来还是来上坟的乡亲搀扶起她,母亲才和我慢慢地走回家去。听四弟说,母亲到省城的前几年,每年的清明节,她都坐火车专程回老家上坟。这几年上了年岁,腿脚不便了,每到节日,都催四弟给舅舅写信,让他代母亲上坟祭祖。在家时,每年清明节,我都要到奶奶坟上去看看。我是奶奶看大的。奶奶有点文化,识得一些字。到现在还隐约记得她坐在门礅上,看我们玩耍,教我们歌谣的情景。奶奶一生信佛行善,经常与同院的老人们一起诵经念佛。一条树上吊着的毛毛虫,就能把她老人家吓得喊叫起来。奶奶过日子极细,父亲从县城回家,给她买回梨、苹果什么的,她总也舍不得吃,摆到桌子上的瓷盘里闻味儿。我们什么时候走进她的屋子里,都能闻到诱人的水果香味。在野菜、米糠充饥的日子里,奶奶常说,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焦黄的棒子饼子就好了。奶奶死得挺突然。八十二岁那年,她小解时一起身,突然吐了几口血,等大人们把她搀进屋里放在炕上,人已经没气了。奶奶离开人世时,我才十多岁,现在能记起的也就是上面这么多的印象。可奇怪的是,这么多年,在我的睡梦里,经常出现奶奶的影子。梦中的奶奶时而笑了,时而哭了,时而来了,时而走了,时而好了,时而病了。由此我相信,人真是一种缘分。生命之初,进入脑海的事物,是最不容易忘记的;结下的感情,也是最不容易泯灭的。
当兵后,最难忘的清明节,是那年在云南前线。那天,我们侦察大队组织官兵去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烈士。我从没有见过那么大的墓地。墓地倚山而建,在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下,一排排的墓碑像排列整齐的队伍,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墓碑上统一镶嵌着烈士的照片,记载着烈士的生平。我一个个看着墓碑上的名字,他们中少数与我同龄,或比我大几岁,多数是比我入伍晚,比我岁数小很多的小弟弟,牺牲时都是十八九岁、二十岁,金色的年华。在墓地的空地上,悬挂着一块长长的白布,上面用毛笔书写着一位烈士妻子的留言,那是一首祭奠诗:《吻你,我不惊醒你》。读诗的人群中,有军人、有学生,还有不少是远道赶来的烈士亲属。许多年轻的士兵和学生含着泪抄着用血和泪写成的诗句:
吻你,我不惊醒你,
墓前,我默默地注视着你。
我知道墓碑只是你生命的缩影,
那峥嵘的松柏才是你灵魂的火炬。
吻你,我不惊醒你,
墓前,我轻轻地呼唤着你。
我知道你的梦想还没有实现,
那老山的红土却使它更加美丽。
……
我在一个刻着“张夕龙,河北定州人,1964年2月生,1983年11月入伍,1984年5月牺牲”的墓碑前停住了。河北是我的故乡,定州是我当兵的起点,在那里我度过了新兵阶段和基层生活。张夕龙,我当兵时,他也许还是哪所小学的学生,在校外活动中,也许我们还见过面吧!我默默地点燃一支烟,放在烈士墓前,手托军帽,向这位比我小十多岁的小弟弟献上我的敬意。令我至今不能忘怀的还有,那一天,在紧贴山脊的一座墓碑旁,一位远道而来的母亲俯在墓前的土地上痛哭失声。长满绿草的烈士墓上,罩着这位母亲的黑呢子大衣,墓碑前摆放着红枣、白酒、糕点。她是担心地下长眠的儿子冻着、饿着吧!微风吹动着她散乱的、夹杂着银丝的头发,身旁放着一个长途旅行的提包,提包的一端拴着茶缸,一声声的嚎啕,令人心碎。那场面震撼心灵,让人终生难忘。
清明节是清澈明朗的日子。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到了这个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变暖,草木茂盛,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从唐代诗人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到江南农谚“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真钦佩祖先的智慧和情感。人是万物之灵,人生也如同这草木,荣枯是规律,轮转为常理。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正是生命延续的象征,是人类源远流长的感情之河奔腾的脚步。在这脚步声中,我分明看到了,祖先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和后来者那生生不息跳动的脉搏……
(作者系原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善后办公室副政委、少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记得1996年清明节前两天,上小学的女儿和她的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去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祭奠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为了这个活动,女儿已经兴奋了一个星期。时时诵读老师写的那首祭诗,嗓子都喊得哑了,专门让妈妈从商店买来皱纹纸,自己精心制作了一朵小白花儿,提早一天就别在了校服的前胸上。从公墓回来,下午和晚上,她不顾路途劳累,一直趴在桌上写老师布置的作文:《为李大钊烈士扫墓》。女儿在描述扫墓经过时写道:“烈士墓前,是一座汉白玉的雕像,李大钊烈士是那样高大、英武,深邃的眼神注視着前方,像是还在为中华民族的安危操劳。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烈士宁死不屈,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我们永远怀念他!”看着女儿的举动,我也深深地沉浸在清明的思念之中。
小时候,从不把清明当作二十四节气之一来看待,而是当作农家的一个节日来过。只不过这个节日带给我们的不是喜庆,而是悲痛。这一天,上了岁数的女人们提着上供的糕点、果实,到娘家坟上烧纸、祈祷,男人们领着儿子去给祖坟添土、除草。那些离得远、不能前去供香的,就在村前的岔道上,跪着烧上几卷纸钱,边烧边念叨着:“老人家用钱吧!老人家用钱吧!”
母亲虽不识字,但是清明节记得很清楚,她把清明叫“寒食”。每到清明临近,都要买来一些黄黄的纸,用铁钱锲子凿成一张张的纸钱。用白面和红枣蒸成糕、寿桃,熟了以后都点上红点点。母亲从小命苦,三岁丧母,十岁丧父,她是跟自己一个叔叔长大的。清明这天,她把深藏在心底的哀思全都寄托在这悼念活动之中了。母亲步行十多里地去给外祖父上坟,都是一个人去,一个人归,一去就是大半天。记得有一次,我非闹着要和她一起去。到了坟上,母亲点燃了纸,跪在腾飞的火苗前哭了很长时间。我劝她也劝不住,后来还是来上坟的乡亲搀扶起她,母亲才和我慢慢地走回家去。听四弟说,母亲到省城的前几年,每年的清明节,她都坐火车专程回老家上坟。这几年上了年岁,腿脚不便了,每到节日,都催四弟给舅舅写信,让他代母亲上坟祭祖。在家时,每年清明节,我都要到奶奶坟上去看看。我是奶奶看大的。奶奶有点文化,识得一些字。到现在还隐约记得她坐在门礅上,看我们玩耍,教我们歌谣的情景。奶奶一生信佛行善,经常与同院的老人们一起诵经念佛。一条树上吊着的毛毛虫,就能把她老人家吓得喊叫起来。奶奶过日子极细,父亲从县城回家,给她买回梨、苹果什么的,她总也舍不得吃,摆到桌子上的瓷盘里闻味儿。我们什么时候走进她的屋子里,都能闻到诱人的水果香味。在野菜、米糠充饥的日子里,奶奶常说,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焦黄的棒子饼子就好了。奶奶死得挺突然。八十二岁那年,她小解时一起身,突然吐了几口血,等大人们把她搀进屋里放在炕上,人已经没气了。奶奶离开人世时,我才十多岁,现在能记起的也就是上面这么多的印象。可奇怪的是,这么多年,在我的睡梦里,经常出现奶奶的影子。梦中的奶奶时而笑了,时而哭了,时而来了,时而走了,时而好了,时而病了。由此我相信,人真是一种缘分。生命之初,进入脑海的事物,是最不容易忘记的;结下的感情,也是最不容易泯灭的。
当兵后,最难忘的清明节,是那年在云南前线。那天,我们侦察大队组织官兵去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烈士。我从没有见过那么大的墓地。墓地倚山而建,在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下,一排排的墓碑像排列整齐的队伍,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墓碑上统一镶嵌着烈士的照片,记载着烈士的生平。我一个个看着墓碑上的名字,他们中少数与我同龄,或比我大几岁,多数是比我入伍晚,比我岁数小很多的小弟弟,牺牲时都是十八九岁、二十岁,金色的年华。在墓地的空地上,悬挂着一块长长的白布,上面用毛笔书写着一位烈士妻子的留言,那是一首祭奠诗:《吻你,我不惊醒你》。读诗的人群中,有军人、有学生,还有不少是远道赶来的烈士亲属。许多年轻的士兵和学生含着泪抄着用血和泪写成的诗句:
吻你,我不惊醒你,
墓前,我默默地注视着你。
我知道墓碑只是你生命的缩影,
那峥嵘的松柏才是你灵魂的火炬。
吻你,我不惊醒你,
墓前,我轻轻地呼唤着你。
我知道你的梦想还没有实现,
那老山的红土却使它更加美丽。
……
我在一个刻着“张夕龙,河北定州人,1964年2月生,1983年11月入伍,1984年5月牺牲”的墓碑前停住了。河北是我的故乡,定州是我当兵的起点,在那里我度过了新兵阶段和基层生活。张夕龙,我当兵时,他也许还是哪所小学的学生,在校外活动中,也许我们还见过面吧!我默默地点燃一支烟,放在烈士墓前,手托军帽,向这位比我小十多岁的小弟弟献上我的敬意。令我至今不能忘怀的还有,那一天,在紧贴山脊的一座墓碑旁,一位远道而来的母亲俯在墓前的土地上痛哭失声。长满绿草的烈士墓上,罩着这位母亲的黑呢子大衣,墓碑前摆放着红枣、白酒、糕点。她是担心地下长眠的儿子冻着、饿着吧!微风吹动着她散乱的、夹杂着银丝的头发,身旁放着一个长途旅行的提包,提包的一端拴着茶缸,一声声的嚎啕,令人心碎。那场面震撼心灵,让人终生难忘。
清明节是清澈明朗的日子。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到了这个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变暖,草木茂盛,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从唐代诗人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到江南农谚“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真钦佩祖先的智慧和情感。人是万物之灵,人生也如同这草木,荣枯是规律,轮转为常理。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正是生命延续的象征,是人类源远流长的感情之河奔腾的脚步。在这脚步声中,我分明看到了,祖先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和后来者那生生不息跳动的脉搏……
(作者系原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善后办公室副政委、少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