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培养语文自主阅读能力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自主阅读非常重要,只有让学生在教师有策略的引导下,清醒地自觉地主动地掌握自己独立阅读的过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领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整等实践措施,实现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生存发展面向未来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实际上是把语文阅读的金钥匙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我从教已二十余年,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了一些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与大家商榷。
  一、激发语文学习动机,培养自学兴趣
  在语文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始终诱发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内驱力,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重要前提。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对自学往往摸不着门道,尤其是自学中遇到的重重障碍,常使他们丧失信心,对学习望而生畏。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教育意义,展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创设问题的情景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二、课前出示适当的具体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有利于学生自学的编排体系,在教学每组课文之前,注重引导学生领会导读的内容,让学生体会每组教材的组成,即每组教材的训练体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1、展示教材新颖内容。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教师可通过展示海底世界的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相关内容。就会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兴趣。
  2、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旨在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如教语文课《新型玻璃》一课,教师可向学生提问:玻璃是司空见惯的物品,题目中加上“新型”,为什么?你知道哪些玻璃?那么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你们想知道些什么玻璃?学生于是就会各抒己见。
  3、重视语文预习环节,强化训练指导。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交学生预习,他们就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集中思考心理筛选的过程。”一语道破了预习的重要性。教材为便于学生自学,也把“预习”编入教材,并在预习提示中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预习环节,强化指导训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4、教给学生语文预习方法。语文预习可分为五个步骤:看、查、读、摘、想。看:就是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内容;查:就是查字典、词典,掌握生字的读音,生词的解释;读:就是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摘: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摘抄下来;想:就是想想课文的特点,优点、难点、疑点??
  5、针对性的涉及预习题目。预习课文可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如预习课文《草船借箭》这课时,可要求学生边预习边造出文章的中心句,并理解这一中心句的意思,然后找出文中的线索,关键词??为理解全文打下基础。
  三、引导学生质疑答难,创设自学氛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能力的起点,也使他们思维能力得到重要训练。这要贯穿阅读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预习中提出“有什么不懂得的地方、”有什么疑问,等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2、老师在每一节课上,都应该留有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释疑解难。如教学《伟大的友谊》这课时,就有不少同学提出,为什么课文中一下就用了五个“共同”,教师就可启发学生读书找答案,学生就会带着这些问题和好奇去深入理解课文,讨论课文。
  3、不要满足于学生的某一种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理解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教《凡卡》一课结尾时,可引导学生讨论:凡卡在给爷爷的信寄出去后,他的命运出现了哪些可能?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为什么?凡卡能不能回到乡下呢?这又是为什么?学生积极思考,议论纷纷。接着,教师引向深入: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接他回到了乡下,他是否能摆脱苦难的命运?为什么?这样逐层深入的讨论,学生经历一下,“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突破了定勢,有创新,有价值的答案出现的概率机会就愈来愈大,从而就创设了良好的学生学习氛围。
  四、教给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从三年级开始,教师就要让学生跟着老师查字典,根据课文内容取义,理解字义和词义,在查字典的过程中,要求写出生字,音序,部首,再查字典,了解词义,扩词等,在反复多次的训练中,学生了解查字典的方法,养成了主动查字典的良好学习习惯,接着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學习课文中的生字难词,并开始把重点逐步转移到对句子的理解上来,认识并理解句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了解段的内涵。这样,由生字到生词再到句子的过渡,循序渐进,增加难度,使学生易于接受,也易于掌握。同时,在阅读课文时,要求他们边读边圈边画。读课文时,要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读课文时,编出自然段的编号,用~~~~形式,画出自己不理解的或读不懂、读不通的句子,用——画出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句子。并以小组互相启发讨论。这样学生读一次,画一次,动手一次,越读得多,理解就越接近中心,学生的体会就越深??这样,把教着、学者、作者就紧密的联系起来了,就会更深入的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预习去自觉主动的完成,而后教师点拨,指导,统一认识,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使每个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发言机会,更好的锻炼了学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的提示学生,悟学法,悟用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锻炼他们的基本技能,真正做到能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使学生自觉养成自主阅读学习的习惯,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J].刘青霞.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1).
  [2] 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自主学习[J]. 刘旭新.学语文. 2007(01).
  [3] 搭好自主阅读的平台[J]. 陈碧光.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5).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