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通过重新评价历史,试图凭借肢解的史实重评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中国社会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重评历史人物”等主张之上,在“片面取材,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的思想的指导下,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背道而驰。清醒地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和其严重危害性,对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抢占制高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有效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历史人物;实质;危害
所谓“历史人物”,通常是指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推动或阻碍作用的人。评价历史人物,应秉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但历史虚无主义目前在我国的突出表现之一则是颠倒是非、对历史人物“重新评价”。
一、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的“重新评价”历史人物
“片面取材,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鸦片战争以来追求进步的各类历史人物,如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鲁迅等,都难逃被贬低、丑化的命运。有人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是西方中世纪式的黑暗神权政治,是历史的反动与倒退;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的乱臣贼子”,是阻碍历史发展的罪人;鲁迅是“虚无主义者”,“是超阶级党派的”,“并不关心政治、革命”。例如,在最近发生的中央电视台某著名节目主持人饭局门事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的光辉历史成为了被呲的对象。除此而外,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先烈几乎无一幸免地遭到质疑,雷锋、赖宁等新中国道德楷模几乎无一例外地遭到抹黑,种种认为他们是虚拟人物、虚拟故事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甚嚣于大众之间。[1]
取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无中生有,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歪曲和颠覆历史的惯用手法。历史学家龚书铎教授曾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对历史完全虚无,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他们虚无的是人民革命的历史和历史的进步人物,而对反动统治者、历史的倒退者以及卖国者,则加以美化,做翻案文章。这就是他们“重写历史”的实质。历史虚无主义者用一些片面的材料,就很轻易地做出结论,轻易地推翻过去的判断,并把它当成“创新成果”塞给读者,这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是很有迷惑作用的。
二、从历史人物所谓的“重新评价”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
历史虚无主义颠覆前人的历史结论,盲目和错误地使用逆向推理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颠覆式的重新解读,其实质是典型的唯心史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就是要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有的学者指出:“从本质上来说,一方面,虚无主义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它抛弃了唯物史观,随意“任性”的歪曲历史,主观臆断地解构历史,它抛弃了唯物辩证法,片面地截取历史的图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引用所谓的历史真相解密的史料,掺入片面的证词或数据,瓦解全部的历史画面。”[2]当今在网络世界里,一些网站、论坛中充斥着长篇累牍地重写历史、调侃历史的文章,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各种“发明历史”的段子盛行于世。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写下一段至今仍引人深思的文字:“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堙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3]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是在西方各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错误思潮的影响下,适应西方国家对我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和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策略变化而泛起的一股政治思潮。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它妨碍人们对历史的科学认知,割裂革命与建设、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破坏历史共识与政治共识的形成,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因此,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要有清醒的认知与警觉。[4]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危害就在于,从历史领域入手,通过否定、丑化历史达到否定现实的目的,借以摧毁我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历史依据,否定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所反映的不仅是文化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而且是对待现实的态度问题。历史虚无主义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贬损甚至否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说到底,就是否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主流历史结论,就是否定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三个选择”(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
第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事实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确实使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总是抱有怀疑态度。总之,历史虚无主义动摇了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对“三个坚持”的信念,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诱使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动摇党的领导地位,危害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固。
第三,模糊和扰乱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不同的历史观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如何看待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淡化或质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导致民族和文化的虚无主义,优秀的文化被否定,民族独立的历史被篡改,是非荣辱被颠倒,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把中国历史拉向倒退。这不但会摧毁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而且也会在实际上使强国之路归于破滅。这是历史虚无主义和其他错误思潮相配合,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将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我们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5]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5(7):35-38.
[2]狄英娜.拨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迷雾[J].红旗文稿,2015(11):39.
[3]龚自珍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22.
[4]姜迎春.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成因、表现及其危害[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5):38-42.
[5]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128.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历史人物;实质;危害
所谓“历史人物”,通常是指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推动或阻碍作用的人。评价历史人物,应秉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但历史虚无主义目前在我国的突出表现之一则是颠倒是非、对历史人物“重新评价”。
一、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的“重新评价”历史人物
“片面取材,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鸦片战争以来追求进步的各类历史人物,如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鲁迅等,都难逃被贬低、丑化的命运。有人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是西方中世纪式的黑暗神权政治,是历史的反动与倒退;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的乱臣贼子”,是阻碍历史发展的罪人;鲁迅是“虚无主义者”,“是超阶级党派的”,“并不关心政治、革命”。例如,在最近发生的中央电视台某著名节目主持人饭局门事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的光辉历史成为了被呲的对象。除此而外,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先烈几乎无一幸免地遭到质疑,雷锋、赖宁等新中国道德楷模几乎无一例外地遭到抹黑,种种认为他们是虚拟人物、虚拟故事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甚嚣于大众之间。[1]
取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无中生有,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歪曲和颠覆历史的惯用手法。历史学家龚书铎教授曾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对历史完全虚无,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他们虚无的是人民革命的历史和历史的进步人物,而对反动统治者、历史的倒退者以及卖国者,则加以美化,做翻案文章。这就是他们“重写历史”的实质。历史虚无主义者用一些片面的材料,就很轻易地做出结论,轻易地推翻过去的判断,并把它当成“创新成果”塞给读者,这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是很有迷惑作用的。
二、从历史人物所谓的“重新评价”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
历史虚无主义颠覆前人的历史结论,盲目和错误地使用逆向推理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颠覆式的重新解读,其实质是典型的唯心史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就是要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有的学者指出:“从本质上来说,一方面,虚无主义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它抛弃了唯物史观,随意“任性”的歪曲历史,主观臆断地解构历史,它抛弃了唯物辩证法,片面地截取历史的图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引用所谓的历史真相解密的史料,掺入片面的证词或数据,瓦解全部的历史画面。”[2]当今在网络世界里,一些网站、论坛中充斥着长篇累牍地重写历史、调侃历史的文章,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各种“发明历史”的段子盛行于世。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写下一段至今仍引人深思的文字:“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堙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3]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是在西方各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错误思潮的影响下,适应西方国家对我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和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策略变化而泛起的一股政治思潮。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它妨碍人们对历史的科学认知,割裂革命与建设、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破坏历史共识与政治共识的形成,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因此,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要有清醒的认知与警觉。[4]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危害就在于,从历史领域入手,通过否定、丑化历史达到否定现实的目的,借以摧毁我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历史依据,否定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所反映的不仅是文化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而且是对待现实的态度问题。历史虚无主义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贬损甚至否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说到底,就是否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主流历史结论,就是否定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三个选择”(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
第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事实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确实使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总是抱有怀疑态度。总之,历史虚无主义动摇了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对“三个坚持”的信念,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诱使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动摇党的领导地位,危害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固。
第三,模糊和扰乱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不同的历史观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如何看待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淡化或质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导致民族和文化的虚无主义,优秀的文化被否定,民族独立的历史被篡改,是非荣辱被颠倒,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把中国历史拉向倒退。这不但会摧毁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而且也会在实际上使强国之路归于破滅。这是历史虚无主义和其他错误思潮相配合,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将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我们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5]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5(7):35-38.
[2]狄英娜.拨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迷雾[J].红旗文稿,2015(11):39.
[3]龚自珍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22.
[4]姜迎春.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成因、表现及其危害[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5):38-42.
[5]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