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依据大量的例子,从文化分析的角度介绍了英汉语言中比喻的文化内涵的异同,说明英汉语言中的比喻既有文化内涵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然后,又介绍了英语语言中的比喻汉译处理时只有针对不同的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方法,灵活处理,才能达到既忠实于原文又便于理解的效果。
关键词: 英汉比喻 文化内涵 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比喻是语言中富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的代表。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亚里士多德说过,“比喻就是把本属于一事物的名称用来称呼另一事物”。比喻,也成譬喻,俗称“打比方”,是指说话者借助“喻体”和“本体”的某种相似性去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的人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有不同的选择。
1.英汉语言中比喻的文化内涵的比较
众所周知,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比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
1.1英汉比喻的地域和民族色彩
语言根植于社会自然环境,人类的自然环境是多姿多彩的,因而各种语言中的比喻便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的色彩和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的印记。中国人说“春雨贵如油”,这一比喻对于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来说,就莫名其妙了,因为那里的春天常有暴风雨;这对于居住在北极圈的人来说也是不可理喻的,因为那里的春天来临之时依然冰天雪地。
中国人崇尚西风,讨厌东风,因为严冬过后的东风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而西风一吹,万物萧条,严冬来了。因此,中国人常用东风即春风喻指革命的力量和气势,而西风即秋风则喻指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外国人如若了解这一点,便不难理解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名句。我们在拜读Shelly的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里的名句就会明白,欧洲位于西风带,春天,西风会给大地带来充沛的雨水,带来勃勃的生机。若从汉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西方人心目中的“东风”和“西风”,就难免使之“革命化”。
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与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英格兰位于北温带,主要谷类作物是小麦。小麦主要用来烘制面包。不列颠岛上畜牧业发达,牛奶的质量颇好。因此英国人的主食是bread和milk。英语中有许多和bread,milk相关的比喻,如cry over split milk(为不可挽救的事忧伤),mother’s milk(生来喜爱的东西),bread and circuses(吃喝玩乐)等。
在汉语里,无论每餐吃什么都叫“吃饭”。而英美人一日三餐有不同的叫法,而真要说“吃饭”,这“饭”就是bread:to set on bread(开饭)。此外,汉语常用“饭碗”喻指职业,在英美则是a bread-and-butter job;汉语的“鱼米之乡”译成英语则是land flowing milk and honey;汉语的“夹生饭”英语则用half-baked,也很形象;“生米煮成熟饭”英语则用milk,即“The milk is spilt.”。
自古以来,中国盛产竹子,因此在中国竹子无处不在,吃住都与竹有关,读的书也是竹编成的。诗人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现代汉语中竹子也被活跃地用作喻体,如:“敲竹杠”、“势如破竹”、“竹篮打水一场空”等。英语中则没有用竹子作喻体的。汉语中的“雨后春笋”译成英语则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英语的一词bamboo来自于马来语,因为英国不产竹子。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几乎都有用动物来做比喻的。但是英美人与中国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往往对同一种动物有不同的看法,由此产生不同的喻义。在汉语中关于“狗”有很多比喻,尤其是贬义的喻义,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咬狗”、“狗咬吕洞宾”、“狗急跳墙”、“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等。而英美人把狗当宠物,因此在英语中“狗”一般很受优待,与褒义的比喻联系也就较多,如汉语中的“爱屋及乌”,到了英语中就成了“Love me,love my dog.”;英美人用“top dog”来指“最重要的人”,用“lucky dog”指“幸运的人”。英语国家大都把蝙蝠(bat)看作是邪恶的象征。有关它的比喻也是令人不愉快的,如:as crazy as a bat(疯狂的),as blind as a bat(盲目的)等。可我们把蝙蝠看作是吉祥、幸福、幸运的象征,大概是因为蝙蝠的“蝠”与“福”同音的缘故。“龙”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因此,有关龙的比喻汉语里也特别多,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英语中也有龙(dragon)的概念,但是与汉语中概念迥然有别。英国英雄史诗Beowulf中把龙描写成一个凶残无比的能吐火的怪物。又如,在西方文化里,鸽子(pigeon)是温顺、和平的象征,没有胆量,而在中国文化里,鸽子只是爱好和平的象征,不产生没有胆量的联想,因而英语里的“pigeon-livered”在中文里常被译成了“胆小如鼠”。而在西方文化传统里,肝被视为勇气之所寓,中文里,肝与勇气毫不相干。
1.2英汉语中相同的比喻
不同的国家虽然有不同的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但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对有些事物可能有着共同的概念,不同文化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比喻也便有了基础。也就是说,从大范围来说,人类自身及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都存在着相同之处,基于共同的认知经验,各国人民对人类自身及外部环境达成一些共识,对比喻的接受心理也大体相同。比如人们基于对自然界的相似认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比喻都奇迹般地用相同地喻体来表达相似的概念。汉语中的“雷鸣般的掌声”用英语表达就是“a thunder of applause”;“冰冷”就是“as cold as ice”;“白纸黑字”就是“in black and white”;“颠倒黑白”就是“call black white”;“给某人开绿灯”就是“give somebody green light”。除了这些,还有“雪白(as white as snow”)、“白色恐怖(the white terror)”、“气得脸通红(be red with anger)”、“水中捞月(fish up the moon in the water)”、“顺水推舟(push the boat with the current)”、“轻如鸿毛(as light as a feather)”、“狐狸般狡猾(as cunning as a fox)”等。此类比喻虽然不是很多,但在英语学习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2.比喻的翻译
由于英汉比喻的地域与民族色彩,翻译时就必须尽量忠实地传达源语的丰富联想、修辞效果及民族特色。一般来说,比喻的翻译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2.1直译法
英汉语的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所谓“直译”,即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尽管有时英语的比喻对汉语读者可能比较生疏,但由于它在一定上下文中具有了强烈的政治意义或有明显的西方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所以也采用保留原文表达方式的直译法。用此方法处理比喻,使西方比喻移植到汉语来,往往可以丰富汉语语言。事实上,英语中很多比喻已在汉语中广泛应用。如“鳄鱼的眼泪(crocodile tears)”、“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黑马(dark horse)”、“冷战(cold war)”、“禁果(forbidden fruit)”、“酸葡萄(sour grape)”、“多米尼骨效应(Domino effect)”、“以眼还眼,以牙还牙(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等。另一方面,直译也可使汉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接受英语的民族文化特点,如句子(1)Unemployment,like the Sword of Damocles,was always accompanying the workers.(失业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随时威胁着工人)。句子(2)All the world is a stage.(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第一句能使读者了解一点西方的生活习惯及其文化,第二句能让读者了解世界文豪莎翁的至理名言。因此每个民族都应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为了求“同”而扫除一切“异”。
2.2意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巨大文化差异,英汉语言中的许多比喻貌似而神不似,这时就需要意译,即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如:句(1)The children don’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孩子们不邀请鲍勃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句(2)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句(3)What he said is but a cock-and-bull story.(他的话只不过是拙劣的谎言)。
以上比喻不能分别直译为“一个湿地毯”、“不吃鱼和玩游戏”、“公鸡和公牛的故事”,只能采取曲径通幽的方式达到传达原意的目的。不然,译出的仅是其表层意思,离原文本义相距甚远,滑稽可笑。
2.3套用法
有的英语比喻与汉语比喻在内容、形式、风格上都比较相似或近似。汉译时,我们不妨直截了当地套用汉语同义习语。如:(1)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2)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3)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4)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boy,three boys no bo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套用法既忠实于原文,原有形象及风格,又符合汉语的习惯。但是,在使用本办法时,民族色彩、地方色彩太强的比喻尽量避免套用,如:把“as wise as Solomon”译成“智如诸葛”,就好像外国也有个智多星诸葛亮似的。
翻译中比喻文化内涵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英汉民族在思维、表达上不尽一致,文化语言中使用的比喻也不尽相同,我们在翻译时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手段,量体裁衣,灵活处理,尽量缩短两种文化间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而造成的障碍,使翻译真正成为两种思想文化交流的有效媒介。
参考文献:
[1]顾嘉祖等.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0.
[6]张光明.英汉互译思维概论.北京:对外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关键词: 英汉比喻 文化内涵 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比喻是语言中富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的代表。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亚里士多德说过,“比喻就是把本属于一事物的名称用来称呼另一事物”。比喻,也成譬喻,俗称“打比方”,是指说话者借助“喻体”和“本体”的某种相似性去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的人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有不同的选择。
1.英汉语言中比喻的文化内涵的比较
众所周知,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比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
1.1英汉比喻的地域和民族色彩
语言根植于社会自然环境,人类的自然环境是多姿多彩的,因而各种语言中的比喻便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的色彩和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的印记。中国人说“春雨贵如油”,这一比喻对于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来说,就莫名其妙了,因为那里的春天常有暴风雨;这对于居住在北极圈的人来说也是不可理喻的,因为那里的春天来临之时依然冰天雪地。
中国人崇尚西风,讨厌东风,因为严冬过后的东风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而西风一吹,万物萧条,严冬来了。因此,中国人常用东风即春风喻指革命的力量和气势,而西风即秋风则喻指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外国人如若了解这一点,便不难理解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名句。我们在拜读Shelly的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里的名句就会明白,欧洲位于西风带,春天,西风会给大地带来充沛的雨水,带来勃勃的生机。若从汉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西方人心目中的“东风”和“西风”,就难免使之“革命化”。
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与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英格兰位于北温带,主要谷类作物是小麦。小麦主要用来烘制面包。不列颠岛上畜牧业发达,牛奶的质量颇好。因此英国人的主食是bread和milk。英语中有许多和bread,milk相关的比喻,如cry over split milk(为不可挽救的事忧伤),mother’s milk(生来喜爱的东西),bread and circuses(吃喝玩乐)等。
在汉语里,无论每餐吃什么都叫“吃饭”。而英美人一日三餐有不同的叫法,而真要说“吃饭”,这“饭”就是bread:to set on bread(开饭)。此外,汉语常用“饭碗”喻指职业,在英美则是a bread-and-butter job;汉语的“鱼米之乡”译成英语则是land flowing milk and honey;汉语的“夹生饭”英语则用half-baked,也很形象;“生米煮成熟饭”英语则用milk,即“The milk is spilt.”。
自古以来,中国盛产竹子,因此在中国竹子无处不在,吃住都与竹有关,读的书也是竹编成的。诗人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现代汉语中竹子也被活跃地用作喻体,如:“敲竹杠”、“势如破竹”、“竹篮打水一场空”等。英语中则没有用竹子作喻体的。汉语中的“雨后春笋”译成英语则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英语的一词bamboo来自于马来语,因为英国不产竹子。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几乎都有用动物来做比喻的。但是英美人与中国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往往对同一种动物有不同的看法,由此产生不同的喻义。在汉语中关于“狗”有很多比喻,尤其是贬义的喻义,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咬狗”、“狗咬吕洞宾”、“狗急跳墙”、“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等。而英美人把狗当宠物,因此在英语中“狗”一般很受优待,与褒义的比喻联系也就较多,如汉语中的“爱屋及乌”,到了英语中就成了“Love me,love my dog.”;英美人用“top dog”来指“最重要的人”,用“lucky dog”指“幸运的人”。英语国家大都把蝙蝠(bat)看作是邪恶的象征。有关它的比喻也是令人不愉快的,如:as crazy as a bat(疯狂的),as blind as a bat(盲目的)等。可我们把蝙蝠看作是吉祥、幸福、幸运的象征,大概是因为蝙蝠的“蝠”与“福”同音的缘故。“龙”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因此,有关龙的比喻汉语里也特别多,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英语中也有龙(dragon)的概念,但是与汉语中概念迥然有别。英国英雄史诗Beowulf中把龙描写成一个凶残无比的能吐火的怪物。又如,在西方文化里,鸽子(pigeon)是温顺、和平的象征,没有胆量,而在中国文化里,鸽子只是爱好和平的象征,不产生没有胆量的联想,因而英语里的“pigeon-livered”在中文里常被译成了“胆小如鼠”。而在西方文化传统里,肝被视为勇气之所寓,中文里,肝与勇气毫不相干。
1.2英汉语中相同的比喻
不同的国家虽然有不同的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但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对有些事物可能有着共同的概念,不同文化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比喻也便有了基础。也就是说,从大范围来说,人类自身及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都存在着相同之处,基于共同的认知经验,各国人民对人类自身及外部环境达成一些共识,对比喻的接受心理也大体相同。比如人们基于对自然界的相似认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比喻都奇迹般地用相同地喻体来表达相似的概念。汉语中的“雷鸣般的掌声”用英语表达就是“a thunder of applause”;“冰冷”就是“as cold as ice”;“白纸黑字”就是“in black and white”;“颠倒黑白”就是“call black white”;“给某人开绿灯”就是“give somebody green light”。除了这些,还有“雪白(as white as snow”)、“白色恐怖(the white terror)”、“气得脸通红(be red with anger)”、“水中捞月(fish up the moon in the water)”、“顺水推舟(push the boat with the current)”、“轻如鸿毛(as light as a feather)”、“狐狸般狡猾(as cunning as a fox)”等。此类比喻虽然不是很多,但在英语学习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2.比喻的翻译
由于英汉比喻的地域与民族色彩,翻译时就必须尽量忠实地传达源语的丰富联想、修辞效果及民族特色。一般来说,比喻的翻译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2.1直译法
英汉语的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所谓“直译”,即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尽管有时英语的比喻对汉语读者可能比较生疏,但由于它在一定上下文中具有了强烈的政治意义或有明显的西方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所以也采用保留原文表达方式的直译法。用此方法处理比喻,使西方比喻移植到汉语来,往往可以丰富汉语语言。事实上,英语中很多比喻已在汉语中广泛应用。如“鳄鱼的眼泪(crocodile tears)”、“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黑马(dark horse)”、“冷战(cold war)”、“禁果(forbidden fruit)”、“酸葡萄(sour grape)”、“多米尼骨效应(Domino effect)”、“以眼还眼,以牙还牙(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等。另一方面,直译也可使汉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接受英语的民族文化特点,如句子(1)Unemployment,like the Sword of Damocles,was always accompanying the workers.(失业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随时威胁着工人)。句子(2)All the world is a stage.(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第一句能使读者了解一点西方的生活习惯及其文化,第二句能让读者了解世界文豪莎翁的至理名言。因此每个民族都应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为了求“同”而扫除一切“异”。
2.2意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巨大文化差异,英汉语言中的许多比喻貌似而神不似,这时就需要意译,即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如:句(1)The children don’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孩子们不邀请鲍勃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句(2)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句(3)What he said is but a cock-and-bull story.(他的话只不过是拙劣的谎言)。
以上比喻不能分别直译为“一个湿地毯”、“不吃鱼和玩游戏”、“公鸡和公牛的故事”,只能采取曲径通幽的方式达到传达原意的目的。不然,译出的仅是其表层意思,离原文本义相距甚远,滑稽可笑。
2.3套用法
有的英语比喻与汉语比喻在内容、形式、风格上都比较相似或近似。汉译时,我们不妨直截了当地套用汉语同义习语。如:(1)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2)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3)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4)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boy,three boys no bo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套用法既忠实于原文,原有形象及风格,又符合汉语的习惯。但是,在使用本办法时,民族色彩、地方色彩太强的比喻尽量避免套用,如:把“as wise as Solomon”译成“智如诸葛”,就好像外国也有个智多星诸葛亮似的。
翻译中比喻文化内涵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英汉民族在思维、表达上不尽一致,文化语言中使用的比喻也不尽相同,我们在翻译时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手段,量体裁衣,灵活处理,尽量缩短两种文化间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而造成的障碍,使翻译真正成为两种思想文化交流的有效媒介。
参考文献:
[1]顾嘉祖等.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0.
[6]张光明.英汉互译思维概论.北京:对外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