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研的重要作用已经为教育界所广泛认同,教科研工作搞好了,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教师,唤醒教师内在的探究需要,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使教师自觉地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形成教育、研究、学习、创新一体化的职业生活方式。
反之,伪科研的危害也为大家所唾弃。有些教师对教科研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只要把课上好就可以了;有的教师认识到了教科研的重要性,但总感到教科研很神秘、很深奥,无从下手;有的教师认识到位了,也有了课题作抓手,但由于理论支撑不够,具体操作又欠规范,急于求成而又成效不大,想找退路。
那么,基层学校如何做好教科研工作,使其发挥事半功倍之效呢?长期实践表明,学校教科研应做到“四要”,方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真科研”。
1.动机要纯,注重发展性
教科研的真正动机应指向人,首先是指向学生的成长,促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其次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校长的职业化发展。教科研能使大多数校长、教师克服职业倦怠,不断丰富知识,更新观念,并帮
助优秀者克服“高原现象”,增大了他们继续发展的动力,增多了他们成功的机会。
2.定位要准,体现实用性
学校教科研的选题切忌贪大求全,好高骛远,必须求真务实,精心设计,才能取得成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对教科研有个准确的定位。学校搞的教科研是“基础性”的教科研,是服务于教学的教科研,与教学是“一张皮”,是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自主发展为本,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制约甚至阻碍质量效益全面提高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因此,它应该是实用性的,应该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不能提升教学水平的研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研究,都是假研究。所以,我们的教科研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立足于教学常规探索,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立足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次,要有理论作指导、作支撑。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时常感到迷茫,无从下手,甚至想退缩,除了意志不坚定和急功近利之外,主要的还是缺少教育教学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使学习成为教科研的推动力,使教科研成为教育的火车头,使学习、研究、反思、交流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再次,以“课题”为抓手,推动教科研工作。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以及由问题而发生的“惊异”。当老师们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并且不断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他们就踏上了一条“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持久行动—认真反思—总结成果”铺设而成的教科研之路。
3.参与要广,体现全员性
学校领导要让全体教师认同学校教科研的理念,激发大家参与学校教科研的热情。学校教科研不仅仅是学校行政班子和少数骨干教师的事情,而应当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通过团队集中学习、团队相互激励、团队合理分工等方式,调动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愿望,并通过有效指导,使之逐步成为自觉的研究者,从而形成全员互动研究的态势。
4.研究要实,体现过程性
研究过程必须扎实、真实、朴实,方能取得实效。具体做到“六实”:实在管理。校长既是学校教科研的决策者,也是研究者、实践者,校长要亲自参与组织、协调、研究工作,为研究提供物质保障,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和氛围,还要建立研究机构网络,完善研究制度;实在学习。要致力于学习型团队的建设,通过校本培训、教育论坛、教师小组合作教学等途径来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实在行动。教科研即工作,工作即教科研,教科研完全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求教师在行动中设计方案,在行动中验证假设,在行动中反思,强调“自我”、“本色”、“创造”,注重自我生成性,积累自我经验;实在交流。设立不同层次的交流平台,让教师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做快乐的行动者;实在随机应变。要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变化,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和实施策略;实在专家引领,理论指导。学校应当充分发挥专家的顾问、咨询、参谋、指导作用。还要关注学生和家长,了解学生在研究中的变化以及家长的反应,作为研究的参考改进依据。■
反之,伪科研的危害也为大家所唾弃。有些教师对教科研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只要把课上好就可以了;有的教师认识到了教科研的重要性,但总感到教科研很神秘、很深奥,无从下手;有的教师认识到位了,也有了课题作抓手,但由于理论支撑不够,具体操作又欠规范,急于求成而又成效不大,想找退路。
那么,基层学校如何做好教科研工作,使其发挥事半功倍之效呢?长期实践表明,学校教科研应做到“四要”,方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真科研”。
1.动机要纯,注重发展性
教科研的真正动机应指向人,首先是指向学生的成长,促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其次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校长的职业化发展。教科研能使大多数校长、教师克服职业倦怠,不断丰富知识,更新观念,并帮
助优秀者克服“高原现象”,增大了他们继续发展的动力,增多了他们成功的机会。
2.定位要准,体现实用性
学校教科研的选题切忌贪大求全,好高骛远,必须求真务实,精心设计,才能取得成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对教科研有个准确的定位。学校搞的教科研是“基础性”的教科研,是服务于教学的教科研,与教学是“一张皮”,是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自主发展为本,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制约甚至阻碍质量效益全面提高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因此,它应该是实用性的,应该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不能提升教学水平的研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研究,都是假研究。所以,我们的教科研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立足于教学常规探索,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立足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次,要有理论作指导、作支撑。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时常感到迷茫,无从下手,甚至想退缩,除了意志不坚定和急功近利之外,主要的还是缺少教育教学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使学习成为教科研的推动力,使教科研成为教育的火车头,使学习、研究、反思、交流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再次,以“课题”为抓手,推动教科研工作。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以及由问题而发生的“惊异”。当老师们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并且不断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他们就踏上了一条“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持久行动—认真反思—总结成果”铺设而成的教科研之路。
3.参与要广,体现全员性
学校领导要让全体教师认同学校教科研的理念,激发大家参与学校教科研的热情。学校教科研不仅仅是学校行政班子和少数骨干教师的事情,而应当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通过团队集中学习、团队相互激励、团队合理分工等方式,调动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愿望,并通过有效指导,使之逐步成为自觉的研究者,从而形成全员互动研究的态势。
4.研究要实,体现过程性
研究过程必须扎实、真实、朴实,方能取得实效。具体做到“六实”:实在管理。校长既是学校教科研的决策者,也是研究者、实践者,校长要亲自参与组织、协调、研究工作,为研究提供物质保障,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和氛围,还要建立研究机构网络,完善研究制度;实在学习。要致力于学习型团队的建设,通过校本培训、教育论坛、教师小组合作教学等途径来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实在行动。教科研即工作,工作即教科研,教科研完全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求教师在行动中设计方案,在行动中验证假设,在行动中反思,强调“自我”、“本色”、“创造”,注重自我生成性,积累自我经验;实在交流。设立不同层次的交流平台,让教师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做快乐的行动者;实在随机应变。要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变化,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和实施策略;实在专家引领,理论指导。学校应当充分发挥专家的顾问、咨询、参谋、指导作用。还要关注学生和家长,了解学生在研究中的变化以及家长的反应,作为研究的参考改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