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吴益明曾说,小说是一种展示心碎的技术,也是挽救心碎的艺术。这话要是叫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听了,定不会同意,就如他对故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鄙视那样,救赎的感伤主义,随意夸大日常情感的做法,并不具有艺术性。而后者正是典型的“将善良的人置于可悲的境地,从中榨取最后一盎司的同情”。
但挽救心碎的救赎,一直是文学最重要的主题。在电影中同样如此。
爱尔兰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带着感伤的凯尔特民谣,来到美国南方小镇,面对一位爱女被奸杀的母亲的心碎,却无意于展示和挽救心碎。相反,他最大程度地释放了她的戾气和愤怒。在影片中,这位母亲收起丧女的心碎,转为刚烈姿态,怼天怼地,誓不罢休。
麦克多蒙德扮演的正是这位自责的母亲,米尔德丽德,女儿的案件毫无进展,她便租下三块广告牌,蛮横地叫板当地警局。这一行为,也几乎等于向镇上所有人宣战。于是一连串“战争”就这样引发,反而没人去追查凶手的下落。
影片以黑色幽默的调子,描绘了一个寻常小镇的封闭现状。在这里,法律、宗教和是非正义等价值观纷纷失范。
米尔德丽德出场时,配乐总是充满战斗色彩,她冲进警局也是踩着鼓点,像极了西部片中的交火场景。而主题曲《夏日最后一朵玫瑰》,又是一首舒缓而感伤的抒情曲,哀叹着枯萎的玫瑰,跟这位母亲之间形成了对应。但米尔德丽德并没有枯萎,反而把自己烧成了一把火,化作浓烟,势要呛倒所有人。
如果说救赎是放过他人,或者放过自己,那么《三块广告牌》就是反救赎的。这一点似乎与《海边的曼切斯特》构成了美国小镇中产的一体两面。尽管两片格调迥异,但共通处又如此之多,剧本和人物主导,影像欠缺,同样是丧子丧女之痛,以及最重要的,同样的底色绝望且悲凉,同样是放弃了自我治愈和救赎。
只是《海边的曼切斯特》中,那位父亲臣服于心碎,并彻底心碎。而《三块广告牌》中,这位妈妈则暴戾无常,伤痛沉郁于胸,爆发出来却是愤怒,以及对他人的伤害。女演员麦克多蒙德完美地塑造了这样一个阴沉、刚烈,甚至有些毒辣的母亲。
《三块广告牌》的生猛犀利的气质,与美国北方清教徒式的体面相去甚远,而是深得南方文学的精髓。
影片开头部分,出现了一个不甚显眼却极其重要的元素:广告商手中的小说《好人难寻》。这是一度以“邪恶”风格流传于世的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代表作。米尔德丽德这个形象,活脱脱从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小说中走来。后者作为福克纳之后最著名的南方作家,这位冷漠的女性作家,写了诸多行为怪诞、拒绝救赎的南方人。马丁·麦克唐纳将这本书放进电影,作为一个道具符号,暗示了某种渊源。
奥康纳笔下的南方,堕落、愚昧、封闭以及暴戾,这与《三塊广告牌》似乎同源。奥康纳为她笔下那些乖张的人们,不留情面地谱写了悲剧,并且戛然而止,从而阻断上帝或者法律的恩赐,以及精神的启迪。
《三块广告牌》同样阻断了上帝和法律的恩赐。女儿的案件没有进展,米尔德丽德转而对无所作为的警局进行了惩戒。这位广告牌女士叫板全镇人的行为也激怒了教会,当神父上门时,她一番怒斥,将他撵出家门。
她不是扁平的受害者形象,而兼具一些加害者的特征。法律于她不仅是失效的,而且成为她主要的战斗对象。宗教在她眼里也不过是同流合污的黑帮。
不过,电影并非完全讲述一个奥康纳式的故事。导演处理了奥康纳留下来的问题,在悲剧发生之后,同样在上帝和法律的恩赐纷纷缺席的情形下,人们如何在愤怒和暴戾中彼此较量,互相戕害。在这部并不那么电影化,反而具备几分戏剧气质的作品中,悲剧埋下后,却开出一片荒诞、讽刺且尖锐的花朵。
它不需要榨取同情,不需要感伤主义的救赎,那首舒缓的爱尔兰民谣,是导演的自我疏远,他似乎在说,我也无能为力。
但乖张与狂乱,也面临最终如何落地的问题。导演在这出流动的戏剧里,为他们铺下走向和解的路,从而也走向温情和乏力,并留下了刻意套路化的嫌疑。好在,他们的和解最终变成了合谋,暴戾者的宿命,是必得以暴力才能解放。
总体而言,这种非常咯人的叛逆气质,让《三块广告牌》成为本届奥斯卡中最不奥斯卡的作品。我们知道好莱坞有一个讲究类型电影的工业体系,而奥斯卡电影也慢慢成为特定类型化的政治规范,它迎合着千万评委的保守品位,和中庸的政治正确导向,但《三块广告牌》无视了政治正确,甚至颇为忤逆,大胆,讽刺宗教,无视主流价值观,调侃残障者、性少数群体、少数裔群体,甚至对女性本身的塑造也存在女权主义的争议点。
但正是抛开了种种包袱,它为角色塑造开掘了巨大的空间,以此才有了麦克多蒙德和众多男演员的精湛而复杂的演绎。没人会指责它冒犯了谁,就像没人会指责女性作家奥康纳冒犯女性一样。
艺术必然多有冒犯。
三块广告牌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2017)
导演: 马丁·麦克唐纳
编剧: 马丁·麦克唐纳
主演: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 伍迪·哈里森 / 山姆·洛克威尔 / 艾比·考尼什 /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8-03-02(中国大陆)
但挽救心碎的救赎,一直是文学最重要的主题。在电影中同样如此。
爱尔兰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带着感伤的凯尔特民谣,来到美国南方小镇,面对一位爱女被奸杀的母亲的心碎,却无意于展示和挽救心碎。相反,他最大程度地释放了她的戾气和愤怒。在影片中,这位母亲收起丧女的心碎,转为刚烈姿态,怼天怼地,誓不罢休。
麦克多蒙德扮演的正是这位自责的母亲,米尔德丽德,女儿的案件毫无进展,她便租下三块广告牌,蛮横地叫板当地警局。这一行为,也几乎等于向镇上所有人宣战。于是一连串“战争”就这样引发,反而没人去追查凶手的下落。
影片以黑色幽默的调子,描绘了一个寻常小镇的封闭现状。在这里,法律、宗教和是非正义等价值观纷纷失范。
米尔德丽德出场时,配乐总是充满战斗色彩,她冲进警局也是踩着鼓点,像极了西部片中的交火场景。而主题曲《夏日最后一朵玫瑰》,又是一首舒缓而感伤的抒情曲,哀叹着枯萎的玫瑰,跟这位母亲之间形成了对应。但米尔德丽德并没有枯萎,反而把自己烧成了一把火,化作浓烟,势要呛倒所有人。
她不放过全镇的人,也不放过她自己
如果说救赎是放过他人,或者放过自己,那么《三块广告牌》就是反救赎的。这一点似乎与《海边的曼切斯特》构成了美国小镇中产的一体两面。尽管两片格调迥异,但共通处又如此之多,剧本和人物主导,影像欠缺,同样是丧子丧女之痛,以及最重要的,同样的底色绝望且悲凉,同样是放弃了自我治愈和救赎。
只是《海边的曼切斯特》中,那位父亲臣服于心碎,并彻底心碎。而《三块广告牌》中,这位妈妈则暴戾无常,伤痛沉郁于胸,爆发出来却是愤怒,以及对他人的伤害。女演员麦克多蒙德完美地塑造了这样一个阴沉、刚烈,甚至有些毒辣的母亲。
《三块广告牌》的生猛犀利的气质,与美国北方清教徒式的体面相去甚远,而是深得南方文学的精髓。
影片开头部分,出现了一个不甚显眼却极其重要的元素:广告商手中的小说《好人难寻》。这是一度以“邪恶”风格流传于世的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代表作。米尔德丽德这个形象,活脱脱从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小说中走来。后者作为福克纳之后最著名的南方作家,这位冷漠的女性作家,写了诸多行为怪诞、拒绝救赎的南方人。马丁·麦克唐纳将这本书放进电影,作为一个道具符号,暗示了某种渊源。
奥康纳笔下的南方,堕落、愚昧、封闭以及暴戾,这与《三塊广告牌》似乎同源。奥康纳为她笔下那些乖张的人们,不留情面地谱写了悲剧,并且戛然而止,从而阻断上帝或者法律的恩赐,以及精神的启迪。
《三块广告牌》同样阻断了上帝和法律的恩赐。女儿的案件没有进展,米尔德丽德转而对无所作为的警局进行了惩戒。这位广告牌女士叫板全镇人的行为也激怒了教会,当神父上门时,她一番怒斥,将他撵出家门。
她不是扁平的受害者形象,而兼具一些加害者的特征。法律于她不仅是失效的,而且成为她主要的战斗对象。宗教在她眼里也不过是同流合污的黑帮。
不过,电影并非完全讲述一个奥康纳式的故事。导演处理了奥康纳留下来的问题,在悲剧发生之后,同样在上帝和法律的恩赐纷纷缺席的情形下,人们如何在愤怒和暴戾中彼此较量,互相戕害。在这部并不那么电影化,反而具备几分戏剧气质的作品中,悲剧埋下后,却开出一片荒诞、讽刺且尖锐的花朵。
它不需要榨取同情,不需要感伤主义的救赎,那首舒缓的爱尔兰民谣,是导演的自我疏远,他似乎在说,我也无能为力。
但乖张与狂乱,也面临最终如何落地的问题。导演在这出流动的戏剧里,为他们铺下走向和解的路,从而也走向温情和乏力,并留下了刻意套路化的嫌疑。好在,他们的和解最终变成了合谋,暴戾者的宿命,是必得以暴力才能解放。
总体而言,这种非常咯人的叛逆气质,让《三块广告牌》成为本届奥斯卡中最不奥斯卡的作品。我们知道好莱坞有一个讲究类型电影的工业体系,而奥斯卡电影也慢慢成为特定类型化的政治规范,它迎合着千万评委的保守品位,和中庸的政治正确导向,但《三块广告牌》无视了政治正确,甚至颇为忤逆,大胆,讽刺宗教,无视主流价值观,调侃残障者、性少数群体、少数裔群体,甚至对女性本身的塑造也存在女权主义的争议点。
但正是抛开了种种包袱,它为角色塑造开掘了巨大的空间,以此才有了麦克多蒙德和众多男演员的精湛而复杂的演绎。没人会指责它冒犯了谁,就像没人会指责女性作家奥康纳冒犯女性一样。
艺术必然多有冒犯。
三块广告牌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2017)
导演: 马丁·麦克唐纳
编剧: 马丁·麦克唐纳
主演: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 伍迪·哈里森 / 山姆·洛克威尔 / 艾比·考尼什 /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8-03-02(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