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更重要的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应该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引领 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c)-0152-01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并茂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其中有着对祖国的大爱,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有着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对困难挫折的坚战,有着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怎样才能使学生受到作品中情感的冲击呢?我想,只有通过学生内在的亲身体验和外在的情绪感染才能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引领作用尤其重要,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作了如下的尝试。
1 情“润”师生
古人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说明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师生情感关系的密切性。教师关爱学生的积极情感必然能激发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喜爱,从而也愿意与老师交流探讨,愿意听你的课。
记得,刚接手八年级一个班一个月,在一次题为《 ,我想对你说》的写作中,有个学生写到:“老师,你与以前的语文老师最大的不同就是你的脸上常挂着微笑,当你微笑着走进教师,我听得最认真,我渐渐地爱上语文课了。”我突然明白:原来我不经意的微笑却能使学生爱上语文!从那时起,我即便是心情不好,在课堂上我总是面带微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试想在一个精神紧张的课堂氛围中怎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呢?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这表明教师掌握和控制自己情感的重要性。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因此,建立教育“情感场”,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良药。
2 情“溢”课堂
现在的初中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再加上生活范围很小,所接触到的除了家长和老师外,就是电视、书本上的知识,对于生活他们没有多少经验,更谈不上感悟和体验,所以面对课内外有着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他们总显得束手无策。此时,教师的引领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平台,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1)创设情境,以形激情。情境即情感境界或情绪氛围。教师运用语言或直观教具将作者在作品中构造的情境再现出来,甚至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独创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唤起他们的各种感知觉表象,从而获得新鲜、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记得在执教《沁园春·雪》时,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演播室,并站在高台上,通过多媒体和影像制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一把,寻找词人那种雄壮自信的感觉,产生共鸣。(2)以情带声,以声入情。朗读能将无声无情的语言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口头语言。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地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心要跳耳要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自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从而直接受到感染熏陶。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生动优美的佳作,教学这样的文章,不宜把知识过于割裂,而应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停顿、重音、语调、句调等方面直接感受作品情感的脉搏,使学生“耳醉其音”、“身醉其境”、“心醉其情”。《沁园春·雪》上阕要读得豪情万丈,下阕要读得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得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从而激起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3)抓住情点,以情动情。“动情点”即情感的触发点,通过它能够引起我们的种种情思。动情点既是作者情感的爆发点,情与景的焊接点,也是意境的落脚点,也恰恰就是阅读者的共鸣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准确地抓住文章的动情点,引导学生找到理解的切入点。学生的情感无疑跟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4)品词赏句,以语表情。品词赏句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讲解课文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共同进行文学鉴赏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地被理解、感悟和鉴赏。当然,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动情处、重点词句,满怀感情地诱导、讲解、分析。语言不仅应具有传统教学中准确性、简明性、逻辑性的特点,还应具有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特点,以便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审美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怎样让学生理解父亲与母亲的人物形象,就可通过文中重点的词句落实。比如,当在船上见到于勒时,学生从文中找到了对父亲母亲神态、语言的描写,父亲的“不安”、“脸色煞白”、“结结巴巴”和母亲的“吞吞吐吐”、“暴怒”等,到后来的“贼”、“讨饭的”、“流氓”,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学生在这一对比中完全领会小说的主题,从而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清晰判定,对金钱与亲情的深刻认识。通过这一品词赏句的过程,将文中的情感充分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情感。
3 情“延”课外
初中生的情感价值观相对来说还显得稚嫩,如果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想抓住“动情点”就必须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正所谓经历得越多,感受得越多。情感体验越丰富,就越能够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就越能够受到外界的激发,产生共鸣的冲动。作为老师,帮助学生强化某些人生体验的感受对于学生的情感积累是很有帮助的。比如,经常朗读或印发一些优秀的、饱含感情的文章,引导学生对某种情感反复揣摩;运用多媒体展示经典的图片或照片,以文字之外的方式刺激学生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或是感受不深的某类情感;寻找旋律优美、歌词蕴涵丰富的歌曲给学生听,播放感人的电影片段、flash等,多角度下手,激发学生心灵的共振。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带来的情感体验、情感强化效果很好,有时甚至具有震撼性。作为在校生,接触到的人是有限的,经历过的事也是有限的,这些无疑都是他们丰富自己人生经验的障碍,这时候就很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老师可以通过情感移植,不断培养学生心灵的情感小苗,让它茁壮成长。
总之,我认为,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没有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就失去了神韵,失去了灵魂。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编.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
[2]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引领 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c)-0152-01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并茂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其中有着对祖国的大爱,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有着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对困难挫折的坚战,有着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怎样才能使学生受到作品中情感的冲击呢?我想,只有通过学生内在的亲身体验和外在的情绪感染才能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引领作用尤其重要,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作了如下的尝试。
1 情“润”师生
古人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说明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师生情感关系的密切性。教师关爱学生的积极情感必然能激发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喜爱,从而也愿意与老师交流探讨,愿意听你的课。
记得,刚接手八年级一个班一个月,在一次题为《 ,我想对你说》的写作中,有个学生写到:“老师,你与以前的语文老师最大的不同就是你的脸上常挂着微笑,当你微笑着走进教师,我听得最认真,我渐渐地爱上语文课了。”我突然明白:原来我不经意的微笑却能使学生爱上语文!从那时起,我即便是心情不好,在课堂上我总是面带微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试想在一个精神紧张的课堂氛围中怎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呢?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这表明教师掌握和控制自己情感的重要性。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因此,建立教育“情感场”,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良药。
2 情“溢”课堂
现在的初中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再加上生活范围很小,所接触到的除了家长和老师外,就是电视、书本上的知识,对于生活他们没有多少经验,更谈不上感悟和体验,所以面对课内外有着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他们总显得束手无策。此时,教师的引领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平台,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1)创设情境,以形激情。情境即情感境界或情绪氛围。教师运用语言或直观教具将作者在作品中构造的情境再现出来,甚至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独创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唤起他们的各种感知觉表象,从而获得新鲜、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记得在执教《沁园春·雪》时,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演播室,并站在高台上,通过多媒体和影像制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一把,寻找词人那种雄壮自信的感觉,产生共鸣。(2)以情带声,以声入情。朗读能将无声无情的语言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口头语言。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地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心要跳耳要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自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从而直接受到感染熏陶。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生动优美的佳作,教学这样的文章,不宜把知识过于割裂,而应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停顿、重音、语调、句调等方面直接感受作品情感的脉搏,使学生“耳醉其音”、“身醉其境”、“心醉其情”。《沁园春·雪》上阕要读得豪情万丈,下阕要读得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得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从而激起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3)抓住情点,以情动情。“动情点”即情感的触发点,通过它能够引起我们的种种情思。动情点既是作者情感的爆发点,情与景的焊接点,也是意境的落脚点,也恰恰就是阅读者的共鸣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准确地抓住文章的动情点,引导学生找到理解的切入点。学生的情感无疑跟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4)品词赏句,以语表情。品词赏句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讲解课文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共同进行文学鉴赏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地被理解、感悟和鉴赏。当然,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动情处、重点词句,满怀感情地诱导、讲解、分析。语言不仅应具有传统教学中准确性、简明性、逻辑性的特点,还应具有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特点,以便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审美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怎样让学生理解父亲与母亲的人物形象,就可通过文中重点的词句落实。比如,当在船上见到于勒时,学生从文中找到了对父亲母亲神态、语言的描写,父亲的“不安”、“脸色煞白”、“结结巴巴”和母亲的“吞吞吐吐”、“暴怒”等,到后来的“贼”、“讨饭的”、“流氓”,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学生在这一对比中完全领会小说的主题,从而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清晰判定,对金钱与亲情的深刻认识。通过这一品词赏句的过程,将文中的情感充分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情感。
3 情“延”课外
初中生的情感价值观相对来说还显得稚嫩,如果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想抓住“动情点”就必须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正所谓经历得越多,感受得越多。情感体验越丰富,就越能够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就越能够受到外界的激发,产生共鸣的冲动。作为老师,帮助学生强化某些人生体验的感受对于学生的情感积累是很有帮助的。比如,经常朗读或印发一些优秀的、饱含感情的文章,引导学生对某种情感反复揣摩;运用多媒体展示经典的图片或照片,以文字之外的方式刺激学生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或是感受不深的某类情感;寻找旋律优美、歌词蕴涵丰富的歌曲给学生听,播放感人的电影片段、flash等,多角度下手,激发学生心灵的共振。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带来的情感体验、情感强化效果很好,有时甚至具有震撼性。作为在校生,接触到的人是有限的,经历过的事也是有限的,这些无疑都是他们丰富自己人生经验的障碍,这时候就很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老师可以通过情感移植,不断培养学生心灵的情感小苗,让它茁壮成长。
总之,我认为,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没有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就失去了神韵,失去了灵魂。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编.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
[2]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