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评价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推进剂。幼儿个性发展评价是依据幼儿个性发展目标、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本文对幼儿评价的意义与方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幼儿教育;评价;意义;原则;方法
幼儿个性发展评价是依据幼儿个性发展目标、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现代的幼儿教育中,应从独立、自信、合作、创新等方面科学理性的确立发展的目标,并对目标的达成过程予以科学、恰当的评价,以促进儿童们沿着正向目标健康成长。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幼儿个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通过评价,教师能较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为每个发展中的幼儿提供适宜其发展的教育环境,也就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真正达到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充分发展的目的。
(二)有利于改进教育工作。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反思自己所定的教育目标是否恰当,选择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是否适宜,个别教育途径是否有效,从而便于教师不断改进教育工作,不断调整教育过程和教育行为,努力使教育适合每个孩子的发展。
(三)有利于家园同步教育。
通过评价,能使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进步与不足,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教育。同时,通过家园互馈评价意见,家园双方都能及时获取孩子在园在家的信息,既而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形式和手段,达到同步教育的目的。
二、幼儿个性发展评价的内容
(一)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我针对传统的评价存在着重认知目标轻个性目标、重教材内容轻实践能力的弊端,构建了能涵盖幼儿身心发展的几个主要评价内容,即将幼儿个性发展目标按独立、自信、合作、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从而确保幼儿个性发展评价的全面性。
(二)评价内容的层次性。
我按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分别选择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个性发展评价指标,并且各年龄段的评价指标既有上、下学期内容的差异,又有上下月份的程序差异,上月与下月、上学期与下学期之间都呈现出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体现了良好的层次性。
三、幼儿个性发展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将每个幼儿看作为独立发展着的个体。即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幼儿,每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解每个幼儿,及时发现和肯定每个幼儿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建立起对幼儿发展的信心。
(二)差异性原则。
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某一特定阶段,不可能同时达到同一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幼儿发展的不平衡性。既要鼓励幼儿在某些方面超水平的发展,又允许幼儿在某些方面滞后于一般发展水平。
(三)适时性原则。
对幼儿个性发展评价要着眼于幼儿自身的发展,将评价作为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评价指标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及时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并适时调整教育策略。
(四)真实性原则。
教师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在评价过程中,收集真实的信息,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同时,科学运用评价结果,不简单地用评价结果来衡量教师工作的优劣。
四、幼儿个性发展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等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相结合。
等级评价就是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的个性发展水平,以等级的形式做出判断。如打三颗“☆”表示幼儿已达到了该项目的评价标准,打两颗“☆”则表示幼儿基本达到了该项目的评价标准等。描述性评价是对幼儿的发展过程及结果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做出判断。在评价过程中,将等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结合起来,能正确地反映幼儿个性发展的全貌。
(二)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价是指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判断,考查的是幼儿在某一时间或阶段内发展的现实状况。其特点是通过不同幼儿间的横向比较,使教师了解每一幼儿的发展状况与该年龄段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对每一个幼儿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动态评价是对幼儿发展状态的评价,考查的是幼儿当前的发展较之过去的进步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能和趋势。其特点是通过对每一幼儿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使教师发现幼儿的进步和成绩,从而对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都充满信心。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教师既要全面地评价班级每位幼儿的发展差异性,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又要做好个案跟踪研究,为每个幼儿建立发展档案,使评价更为全面正确。
(三)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式性评价是指对幼儿个性发展过程中的评价,它往往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进行的,来源于教师的日常观察和积累。总结性评价是在某一教育阶段结束后,集中进行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教师平时要勤做观察记录,个案跟踪,每月做一次全面评价,学期结束则要求教师在日常观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使教师全面地把握每一个幼儿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
(四)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
将幼儿个性发展评价指标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易被家长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这类指标则由家长予以评价;第二类是易被教师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这类指标则由教师予以评价;第三类是在幼儿园或家庭均可观察到或通过谈话等能了解到的指标,则由家长和教师共同予以评价。同时,教师和家长都要根据某阶段幼儿个性发展情况,运用文字描述对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理性判断。此外,在大班年龄的幼儿个性发展评价中,我们还尝试了幼儿自己评价和同伴相互评价,以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价情况。
总之,评价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导向功能,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不断改进,以推动孩子们茁壮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评价;意义;原则;方法
幼儿个性发展评价是依据幼儿个性发展目标、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现代的幼儿教育中,应从独立、自信、合作、创新等方面科学理性的确立发展的目标,并对目标的达成过程予以科学、恰当的评价,以促进儿童们沿着正向目标健康成长。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幼儿个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通过评价,教师能较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为每个发展中的幼儿提供适宜其发展的教育环境,也就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真正达到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充分发展的目的。
(二)有利于改进教育工作。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反思自己所定的教育目标是否恰当,选择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是否适宜,个别教育途径是否有效,从而便于教师不断改进教育工作,不断调整教育过程和教育行为,努力使教育适合每个孩子的发展。
(三)有利于家园同步教育。
通过评价,能使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进步与不足,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教育。同时,通过家园互馈评价意见,家园双方都能及时获取孩子在园在家的信息,既而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形式和手段,达到同步教育的目的。
二、幼儿个性发展评价的内容
(一)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我针对传统的评价存在着重认知目标轻个性目标、重教材内容轻实践能力的弊端,构建了能涵盖幼儿身心发展的几个主要评价内容,即将幼儿个性发展目标按独立、自信、合作、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从而确保幼儿个性发展评价的全面性。
(二)评价内容的层次性。
我按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分别选择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个性发展评价指标,并且各年龄段的评价指标既有上、下学期内容的差异,又有上下月份的程序差异,上月与下月、上学期与下学期之间都呈现出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体现了良好的层次性。
三、幼儿个性发展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将每个幼儿看作为独立发展着的个体。即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幼儿,每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解每个幼儿,及时发现和肯定每个幼儿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建立起对幼儿发展的信心。
(二)差异性原则。
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某一特定阶段,不可能同时达到同一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幼儿发展的不平衡性。既要鼓励幼儿在某些方面超水平的发展,又允许幼儿在某些方面滞后于一般发展水平。
(三)适时性原则。
对幼儿个性发展评价要着眼于幼儿自身的发展,将评价作为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评价指标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及时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并适时调整教育策略。
(四)真实性原则。
教师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在评价过程中,收集真实的信息,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同时,科学运用评价结果,不简单地用评价结果来衡量教师工作的优劣。
四、幼儿个性发展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等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相结合。
等级评价就是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的个性发展水平,以等级的形式做出判断。如打三颗“☆”表示幼儿已达到了该项目的评价标准,打两颗“☆”则表示幼儿基本达到了该项目的评价标准等。描述性评价是对幼儿的发展过程及结果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做出判断。在评价过程中,将等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结合起来,能正确地反映幼儿个性发展的全貌。
(二)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价是指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判断,考查的是幼儿在某一时间或阶段内发展的现实状况。其特点是通过不同幼儿间的横向比较,使教师了解每一幼儿的发展状况与该年龄段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对每一个幼儿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动态评价是对幼儿发展状态的评价,考查的是幼儿当前的发展较之过去的进步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能和趋势。其特点是通过对每一幼儿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使教师发现幼儿的进步和成绩,从而对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都充满信心。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教师既要全面地评价班级每位幼儿的发展差异性,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又要做好个案跟踪研究,为每个幼儿建立发展档案,使评价更为全面正确。
(三)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式性评价是指对幼儿个性发展过程中的评价,它往往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进行的,来源于教师的日常观察和积累。总结性评价是在某一教育阶段结束后,集中进行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教师平时要勤做观察记录,个案跟踪,每月做一次全面评价,学期结束则要求教师在日常观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使教师全面地把握每一个幼儿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
(四)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
将幼儿个性发展评价指标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易被家长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这类指标则由家长予以评价;第二类是易被教师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这类指标则由教师予以评价;第三类是在幼儿园或家庭均可观察到或通过谈话等能了解到的指标,则由家长和教师共同予以评价。同时,教师和家长都要根据某阶段幼儿个性发展情况,运用文字描述对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理性判断。此外,在大班年龄的幼儿个性发展评价中,我们还尝试了幼儿自己评价和同伴相互评价,以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价情况。
总之,评价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导向功能,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不断改进,以推动孩子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