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学生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倾听”都是必要的前提,良好的倾听效果会促使课堂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充分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优势。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倾听能力 培养方法
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出现了让我们担忧的倾听现象: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基础注定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性,老师在课前已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现状,为了知识的延续性和帮助他们在完成作业时扫除“拦路虎”,就会对一些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点拨,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进行释疑性的指导。但就是在这样关键的地方,老师是铆足了劲不断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调整辅导策略,而让人着急的是:老师提醒得最多的地方,偏偏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可不难找到原因。老师提醒最多的,往往是大多数孩子独立解决起来有困难的地方,而提醒了还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的提醒,并没有充分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对学生帮助释疑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开始抓紧时间动起笔来,有的孩子虽没动笔,却也已心不在焉。如果不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彻底反思,教学效果是不会令人满意的。
如果说学生对老师的倾听不容乐观的话,那么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倾听则更成问题。现观我们的学生,他们对感兴趣的问题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可他的想法好像只为了说给老师一个人听,他的做法好像只为了表现给老师一个人看,一个同学一开讲,其他同学也是同一个思路跟着走,在他人说或他人演示的时候,还是在举着手说“让我来,让我来”,足见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有多高。而对于他自己不感兴趣的,个别索性开起小差来。那么,我们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构建高效课堂,让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效果更明显呢?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树立榜样,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教学这样一道习题:前6天修路420米,照这样的速度还要12天才能修完,这条路长多少米?
一般解法:
(1)420÷6×12 420
(2)420÷6×18
这时学生杨婷说还可以这样列式:420×3,还没等她说完,我就打断她说的话,表明问题上没有“3”怎能用420×3呢?该生听了,涨红了脸坐了下去。课后我一想:这样做也有道理啊。12天包括2个6,问路长多少米,也就是求3个6天修几米,因此420×3正确。我连忙走到杨婷面前,耐心地听完她的方法,当面夸她真会动脑子,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并让她说说这样做的道理,树立了一个“小榜样”。其他同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就是不敢说!”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七嘴八舌开讲就指日可待了。
二、细化训练,让学生学会倾听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1.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头脑中不想其他事;2.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3.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不重复他人的意见,力争提出新颖的想法。4.对于别人好的说法、建议都要有良好的记录习惯,以备以后研习。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生1:因为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
师:谁听清楚他所说的?你认为他说得怎样?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应该说梯形的面积是拼成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谁能解释得跟清楚一些呢?
生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可以说这个梯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
在这里,通过让学生补充同学的想法,逐步添加一些关键性的条件,就让这样一个数学概念更加明晰了。交流中大多数同学担心自己听不清楚而讲出来会让大家笑话,所以就听得非常认真,通过让学生评价同学的想法来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倾听习惯,促使学生努力听。
三、强化训练,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
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实践中磨炼出来的。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不稳定,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这项任务就显得尤为艰巨。因此,我们要抱着一种正确的心态,耐心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诚心地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反复抓、抓反复,让倾听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本能。
总之,倾听传递着一种信任,一种宽容,一种激励,这种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要靠平时的坚持引导。教师要时常有意识地去提醒、去督促,只有不断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才能养成“倾听”的习惯。当学生没有了浮躁和喧闹,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才会在头脑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他们在进取中才会因为“倾听”而思如泉涌,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为“倾听”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倾听能力 培养方法
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出现了让我们担忧的倾听现象: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基础注定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性,老师在课前已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现状,为了知识的延续性和帮助他们在完成作业时扫除“拦路虎”,就会对一些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点拨,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进行释疑性的指导。但就是在这样关键的地方,老师是铆足了劲不断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调整辅导策略,而让人着急的是:老师提醒得最多的地方,偏偏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可不难找到原因。老师提醒最多的,往往是大多数孩子独立解决起来有困难的地方,而提醒了还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的提醒,并没有充分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对学生帮助释疑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开始抓紧时间动起笔来,有的孩子虽没动笔,却也已心不在焉。如果不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彻底反思,教学效果是不会令人满意的。
如果说学生对老师的倾听不容乐观的话,那么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倾听则更成问题。现观我们的学生,他们对感兴趣的问题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可他的想法好像只为了说给老师一个人听,他的做法好像只为了表现给老师一个人看,一个同学一开讲,其他同学也是同一个思路跟着走,在他人说或他人演示的时候,还是在举着手说“让我来,让我来”,足见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有多高。而对于他自己不感兴趣的,个别索性开起小差来。那么,我们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构建高效课堂,让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效果更明显呢?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树立榜样,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教学这样一道习题:前6天修路420米,照这样的速度还要12天才能修完,这条路长多少米?
一般解法:
(1)420÷6×12 420
(2)420÷6×18
这时学生杨婷说还可以这样列式:420×3,还没等她说完,我就打断她说的话,表明问题上没有“3”怎能用420×3呢?该生听了,涨红了脸坐了下去。课后我一想:这样做也有道理啊。12天包括2个6,问路长多少米,也就是求3个6天修几米,因此420×3正确。我连忙走到杨婷面前,耐心地听完她的方法,当面夸她真会动脑子,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并让她说说这样做的道理,树立了一个“小榜样”。其他同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就是不敢说!”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七嘴八舌开讲就指日可待了。
二、细化训练,让学生学会倾听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1.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头脑中不想其他事;2.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3.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不重复他人的意见,力争提出新颖的想法。4.对于别人好的说法、建议都要有良好的记录习惯,以备以后研习。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生1:因为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
师:谁听清楚他所说的?你认为他说得怎样?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应该说梯形的面积是拼成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谁能解释得跟清楚一些呢?
生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可以说这个梯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
在这里,通过让学生补充同学的想法,逐步添加一些关键性的条件,就让这样一个数学概念更加明晰了。交流中大多数同学担心自己听不清楚而讲出来会让大家笑话,所以就听得非常认真,通过让学生评价同学的想法来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倾听习惯,促使学生努力听。
三、强化训练,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
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实践中磨炼出来的。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不稳定,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这项任务就显得尤为艰巨。因此,我们要抱着一种正确的心态,耐心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诚心地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反复抓、抓反复,让倾听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本能。
总之,倾听传递着一种信任,一种宽容,一种激励,这种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要靠平时的坚持引导。教师要时常有意识地去提醒、去督促,只有不断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才能养成“倾听”的习惯。当学生没有了浮躁和喧闹,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才会在头脑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他们在进取中才会因为“倾听”而思如泉涌,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为“倾听”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