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加快媒体发展的行动纲領,开启了中国“媒体融合元年”的铿锵步伐。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密集调研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家中央新闻单位,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为新闻舆论战线唱响了“春天的故事”,必将激活“一池春水”,开启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新高潮。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5年,融合发展的“年轮”在三湘大地拔节生长、印记深刻:党报《湖南日报》上线“新湖南”客户端,累计下载量突破500万;党刊《新湘评论》推出“新湘评论”官方微信号、“指点”公众微信号,广受读者欢迎;湖南广播电视台全力打造“芒果TV”,改写着中国视频行业格局和进程;红网推出“时刻”新闻客户端,累计发展用户500余万……站在发展的时光轴上,2015年注定是湖南媒体融合发展史上有着标志性意义的一年,2016年又将是百舸争流逐浪高、千帆竞发气象新的一年。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有其长,亦有其短,关键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各级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义无反顾地走上意识形态“主战场”,奔赴网络传播“最前沿”,将融合的基因注入媒体发展的血液,既是一种审时度势、寻求发展的集体自觉,更是一种抢占阵地、引领舆论的责任担当。
日新者日进,日进者日强。在争先恐后、集体出海的“激越”“热闹”之下,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下的“媒体融合”,还存在着“融而不合”或者“合而不融”的现象,还存在着“不知所措”或者“盲目求大”的问题。热衷于做“增量”、却把“融合”放在一边、守着“自留地”者有之;挂着“互联网+”的旗号却仍然沿袭传统媒体那一套、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者有之;盲目上马“大数据”“云计算”项目、赶时髦拼时尚却不注重实际应用者亦有之。对传统媒体而言,要敏锐、要果敢,发别人之未发、成他人之未成,便可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但也要冷静、要睿智,不可头脑发热、盲目决策,以致费钱费力不说,还错过了最佳时机。
正如很多传统媒体人所感言的,融合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打破、重组、融合传统的体制机制。能不能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端口前移、理念更新,从而打通编辑部门界限、再造新闻生产流程,决定着融合发展的成败,决定着媒体和媒体人的未来。换句话说,就是要实现从“跨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模式,真正转变进入全媒体融合的“互联网+”模式,让互联网这颗“能量石”深入媒体的血肉肌体,裂变、激活,实现从内到外的全方位融合,切实打造全媒介、全流程的主流传播圈。
有人很形象地描述了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你需要我、我需要你”“你依赖我、我依赖你”“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正好对应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利益整合的三种模式:第一个层次是相对简单的“物理结合”,表现为内容共享等形式;第二个层次是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交易机制,有一定的规则来引导和规范;第三个层次是实现全媒体格局下全新的制度安排,彼此间有稳定的利益优化系统。无论是建立“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新的采编模式,还是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对传播内容的倒逼再造、推陈出新,都取决于融合的决心大不大、程度深不深、效果好不好。利益整合的模式顺畅了,体制机制的活力激发了,媒体融合就能发生真正的“化学反应”,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人效果。
迄今为止,人类对于互联网的认知,仍然是未知大于已知。融合发展这项“转基因工程”,既无现成模式可循,又无典范先例可学,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揽子方案。但不管怎样,有一点不可忘却:导向是“生命线”,创新是“总开关”,真实是“保险丝”,用户是“硬指标”。把住这几点,立足实际,快马加鞭,主流媒体的转型发展一定能迎来海阔天空、百花盛开的美好未来。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5年,融合发展的“年轮”在三湘大地拔节生长、印记深刻:党报《湖南日报》上线“新湖南”客户端,累计下载量突破500万;党刊《新湘评论》推出“新湘评论”官方微信号、“指点”公众微信号,广受读者欢迎;湖南广播电视台全力打造“芒果TV”,改写着中国视频行业格局和进程;红网推出“时刻”新闻客户端,累计发展用户500余万……站在发展的时光轴上,2015年注定是湖南媒体融合发展史上有着标志性意义的一年,2016年又将是百舸争流逐浪高、千帆竞发气象新的一年。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有其长,亦有其短,关键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各级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义无反顾地走上意识形态“主战场”,奔赴网络传播“最前沿”,将融合的基因注入媒体发展的血液,既是一种审时度势、寻求发展的集体自觉,更是一种抢占阵地、引领舆论的责任担当。
日新者日进,日进者日强。在争先恐后、集体出海的“激越”“热闹”之下,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下的“媒体融合”,还存在着“融而不合”或者“合而不融”的现象,还存在着“不知所措”或者“盲目求大”的问题。热衷于做“增量”、却把“融合”放在一边、守着“自留地”者有之;挂着“互联网+”的旗号却仍然沿袭传统媒体那一套、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者有之;盲目上马“大数据”“云计算”项目、赶时髦拼时尚却不注重实际应用者亦有之。对传统媒体而言,要敏锐、要果敢,发别人之未发、成他人之未成,便可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但也要冷静、要睿智,不可头脑发热、盲目决策,以致费钱费力不说,还错过了最佳时机。
正如很多传统媒体人所感言的,融合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打破、重组、融合传统的体制机制。能不能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端口前移、理念更新,从而打通编辑部门界限、再造新闻生产流程,决定着融合发展的成败,决定着媒体和媒体人的未来。换句话说,就是要实现从“跨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模式,真正转变进入全媒体融合的“互联网+”模式,让互联网这颗“能量石”深入媒体的血肉肌体,裂变、激活,实现从内到外的全方位融合,切实打造全媒介、全流程的主流传播圈。
有人很形象地描述了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你需要我、我需要你”“你依赖我、我依赖你”“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正好对应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利益整合的三种模式:第一个层次是相对简单的“物理结合”,表现为内容共享等形式;第二个层次是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交易机制,有一定的规则来引导和规范;第三个层次是实现全媒体格局下全新的制度安排,彼此间有稳定的利益优化系统。无论是建立“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新的采编模式,还是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对传播内容的倒逼再造、推陈出新,都取决于融合的决心大不大、程度深不深、效果好不好。利益整合的模式顺畅了,体制机制的活力激发了,媒体融合就能发生真正的“化学反应”,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人效果。
迄今为止,人类对于互联网的认知,仍然是未知大于已知。融合发展这项“转基因工程”,既无现成模式可循,又无典范先例可学,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揽子方案。但不管怎样,有一点不可忘却:导向是“生命线”,创新是“总开关”,真实是“保险丝”,用户是“硬指标”。把住这几点,立足实际,快马加鞭,主流媒体的转型发展一定能迎来海阔天空、百花盛开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