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维诗歌有其独特的意境,宋代大诗人、词人、文学家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评价王维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带禅是王维诗歌的又一特色,禅意的渗入使王维的诗歌更优美,更有韵味。
关键词:意境 语言美 禅趣和禅意的渗入
正文:
王维是一位才子,他不但精通诗歌,还精通琴棋、书法、绘画、音乐等等,王维诗歌种类很多,有边塞诗(《使至塞上》、《观猎》等),有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等),有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送刑桂州》等),有古体诗(《老将行》、《少年行》等)。
王维诗歌艺术独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境(趣)
王维诗歌有其独特的意境,宋代大诗人、词人,文学家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评价王维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一)诗中有画
王维诗歌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我们在领略他的诗歌时,可以体会到画的意境。如《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尤有意境,在茫茫的塞外荒漠中,一缕烽烟直冲云霄,在一条长长的河流映衬下,红红的落日显得格外的圆。一幅“大漠孤烟落日图”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仿佛我们身临其境,极具有表现力,从而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名句。
(二)绘声绘色,动静相生
王维善于捕捉大自然异常的色彩与音响,组成优美的意境。首先从“色”上分析,如《送刑桂州》“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两句描写了色、光的融合,其中“色”可以通过“白”、“青”两字看出,而“光”则与作者的细致观察分不开,当落山的太阳时照在江河湖泊上,江河湖泊显得更加的白,潮水来时席卷整个天地,这时天和地在潮水的映衬下格外青绿。再次从“声”上分析,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声音可以从“鸣”字得出,在一空静的山林中,一轮明月升起惊动了山中的小鸟,从而在山中发出鸣叫。以动衬静,动中有静,从而达到更静谧的效果。
(三)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二者相互交映。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傍晚雨后秋景图,皎洁明亮的月光挥洒在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潺潺的流。与作者心灵中向往的“桃花源”不谋而合,从而发出“自可留”的感叹,情融于景,景融于情。
二、禅趣与禅意的渗透
带禅是王维诗歌的又一特色,禅意的渗入使王维的诗歌更优美,更有韵味。但禅趣与禅意的渗透与王维的生平以及当时社会的信仰分不开。
(一)生平与禅意
王维出生于一地主官僚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对王维的今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父亲去世很早,王维由母亲养大,母亲信奉佛教,这对王维诗歌禅意的渗透有很大的影响。另外,王维亲身经历了唐由盛转衰的转折——“安史之乱”,亲眼目睹生灵涂炭,人民的困苦,从战争中领会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无常,看透了生命的本质,理会到生命的真谛。如他晚年所作的诗歌《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无生”说出于佛典里的大乘般若空观,是“寂灭”和“涅磐”的另一类表达方式,王维晚年,一心向禅,把全部的精神寄托放在坐禅上。在这首诗中,坐禅不仅可以驱除身体上的疾病,还可以驱除精神上的痛苦,作为一位爱国青年,看到祖国历尽沧桑,千疮百孔而又无能为力时,是何等的痛苦,对一个文人来说只有寻找自我转移的办法,将痛苦宣泄,深受佛禅思想影响甚深的王维选择坐禅,用佛家思想化解自己内心的痛苦从而使受伤的心灵得到一些安慰。
(二)社会与禅意
王维出生于盛唐,盛唐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开放的朝代,信佛不仅仅在平民阶层中流传,而且在社会上层广泛流传。信奉佛教成为一种时尚,多数人以信奉佛教为荣。从小身受佛禅思想影响的王维更不例外。唐人有许多诗歌体现了佛教之多,如常建《题后山禅院》,王维《过香积寺》等等,另外,还可以从寺庙的数量上来看,唐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寺庙之多,影响之广。信佛成为一个时代特征,更何况一个从小受佛禅影响的人呢?
(三)禅意的渗入
禅意的渗透使王维诗歌表现出与不同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独特性,由于禅意的渗透,王维的诗歌蒙上了静谧、幽静的色彩。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行到水的尽头,坐着观看那云起云落,读起来很清闲,人无心至此,云无心出岫。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时无忧无虑的直觉印象。那无心、自然闲适的云不正是诗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同时不也体现王国维提出的“无我”之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再我们看来是孤独的,寂寞的,但在王维的诗歌中却流露出自得和闲适。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不见人”表明人迹稀少,很寂寞冷清,但王维则不认为,他所欣赏的正是这种寂寞美,即人只有在寂寞时才能观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那照在青苔上的夕阳,所展示的不正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原始状态,不受人为干扰,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而美的意境,就產生与这自然永恒的空灵之美的感悟之中。
三、语言美
语言是组成诗歌的材料,杰出的诗人一定是运用语言的高手,王维诗歌的语言精练准确,对仗工整,又不失个性化。唐殷燔《河岳英灵传》论王维诗歌云:“维诗词秀调雅,意心理惬,在泉为珠,一字一句,皆出常境。”由此可见,王维运用语言之妙。
(一)对仗工整,平仄相欠
一首好的诗歌必定对仗工整,南朝大诗人谢眺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王维的诗歌正如此。他的诗歌对仗工整,平仄相间,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对“长河”,一方一长,一平一仄,对比鲜明;“孤烟”对“落日”,一直一圆,整齐划一。再如《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白云”对“青霭”,“回”对“入”,属对工整,读之酣畅淋漓,无迹可寻。
(二)丰富多样,多姿多彩
王维诗歌语言多姿多彩,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浑壮丽之句,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丽清新之句;既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闲自得之句,又有“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闷闷不乐之句。既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豪迈气概之句,又有“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娓娓道来之句……
王维是唐代乃至于古代不可多得的全才,他的诗歌也是诗歌中的精品。他既继承了陶渊明诗歌的浑融完整,有吸收了谢灵运诗歌的细致刻画,并兼有谢眺诗歌的秀丽清新,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常文娟.浅谈绘画艺术在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语文教材中王维的诗歌为例[J].名作欣赏旬刊,2017(2):89-90.
[2]李瑶琴,于善志.图形/背景理论与汉英诗歌语言对比研究——以王维和华兹华斯的诗歌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8):158-160.
关键词:意境 语言美 禅趣和禅意的渗入
正文:
王维是一位才子,他不但精通诗歌,还精通琴棋、书法、绘画、音乐等等,王维诗歌种类很多,有边塞诗(《使至塞上》、《观猎》等),有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等),有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送刑桂州》等),有古体诗(《老将行》、《少年行》等)。
王维诗歌艺术独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境(趣)
王维诗歌有其独特的意境,宋代大诗人、词人,文学家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评价王维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一)诗中有画
王维诗歌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我们在领略他的诗歌时,可以体会到画的意境。如《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尤有意境,在茫茫的塞外荒漠中,一缕烽烟直冲云霄,在一条长长的河流映衬下,红红的落日显得格外的圆。一幅“大漠孤烟落日图”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仿佛我们身临其境,极具有表现力,从而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名句。
(二)绘声绘色,动静相生
王维善于捕捉大自然异常的色彩与音响,组成优美的意境。首先从“色”上分析,如《送刑桂州》“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两句描写了色、光的融合,其中“色”可以通过“白”、“青”两字看出,而“光”则与作者的细致观察分不开,当落山的太阳时照在江河湖泊上,江河湖泊显得更加的白,潮水来时席卷整个天地,这时天和地在潮水的映衬下格外青绿。再次从“声”上分析,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声音可以从“鸣”字得出,在一空静的山林中,一轮明月升起惊动了山中的小鸟,从而在山中发出鸣叫。以动衬静,动中有静,从而达到更静谧的效果。
(三)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二者相互交映。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傍晚雨后秋景图,皎洁明亮的月光挥洒在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潺潺的流。与作者心灵中向往的“桃花源”不谋而合,从而发出“自可留”的感叹,情融于景,景融于情。
二、禅趣与禅意的渗透
带禅是王维诗歌的又一特色,禅意的渗入使王维的诗歌更优美,更有韵味。但禅趣与禅意的渗透与王维的生平以及当时社会的信仰分不开。
(一)生平与禅意
王维出生于一地主官僚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对王维的今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父亲去世很早,王维由母亲养大,母亲信奉佛教,这对王维诗歌禅意的渗透有很大的影响。另外,王维亲身经历了唐由盛转衰的转折——“安史之乱”,亲眼目睹生灵涂炭,人民的困苦,从战争中领会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无常,看透了生命的本质,理会到生命的真谛。如他晚年所作的诗歌《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无生”说出于佛典里的大乘般若空观,是“寂灭”和“涅磐”的另一类表达方式,王维晚年,一心向禅,把全部的精神寄托放在坐禅上。在这首诗中,坐禅不仅可以驱除身体上的疾病,还可以驱除精神上的痛苦,作为一位爱国青年,看到祖国历尽沧桑,千疮百孔而又无能为力时,是何等的痛苦,对一个文人来说只有寻找自我转移的办法,将痛苦宣泄,深受佛禅思想影响甚深的王维选择坐禅,用佛家思想化解自己内心的痛苦从而使受伤的心灵得到一些安慰。
(二)社会与禅意
王维出生于盛唐,盛唐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开放的朝代,信佛不仅仅在平民阶层中流传,而且在社会上层广泛流传。信奉佛教成为一种时尚,多数人以信奉佛教为荣。从小身受佛禅思想影响的王维更不例外。唐人有许多诗歌体现了佛教之多,如常建《题后山禅院》,王维《过香积寺》等等,另外,还可以从寺庙的数量上来看,唐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寺庙之多,影响之广。信佛成为一个时代特征,更何况一个从小受佛禅影响的人呢?
(三)禅意的渗入
禅意的渗透使王维诗歌表现出与不同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独特性,由于禅意的渗透,王维的诗歌蒙上了静谧、幽静的色彩。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行到水的尽头,坐着观看那云起云落,读起来很清闲,人无心至此,云无心出岫。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时无忧无虑的直觉印象。那无心、自然闲适的云不正是诗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同时不也体现王国维提出的“无我”之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再我们看来是孤独的,寂寞的,但在王维的诗歌中却流露出自得和闲适。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不见人”表明人迹稀少,很寂寞冷清,但王维则不认为,他所欣赏的正是这种寂寞美,即人只有在寂寞时才能观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那照在青苔上的夕阳,所展示的不正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原始状态,不受人为干扰,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而美的意境,就產生与这自然永恒的空灵之美的感悟之中。
三、语言美
语言是组成诗歌的材料,杰出的诗人一定是运用语言的高手,王维诗歌的语言精练准确,对仗工整,又不失个性化。唐殷燔《河岳英灵传》论王维诗歌云:“维诗词秀调雅,意心理惬,在泉为珠,一字一句,皆出常境。”由此可见,王维运用语言之妙。
(一)对仗工整,平仄相欠
一首好的诗歌必定对仗工整,南朝大诗人谢眺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王维的诗歌正如此。他的诗歌对仗工整,平仄相间,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对“长河”,一方一长,一平一仄,对比鲜明;“孤烟”对“落日”,一直一圆,整齐划一。再如《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白云”对“青霭”,“回”对“入”,属对工整,读之酣畅淋漓,无迹可寻。
(二)丰富多样,多姿多彩
王维诗歌语言多姿多彩,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浑壮丽之句,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丽清新之句;既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闲自得之句,又有“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闷闷不乐之句。既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豪迈气概之句,又有“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娓娓道来之句……
王维是唐代乃至于古代不可多得的全才,他的诗歌也是诗歌中的精品。他既继承了陶渊明诗歌的浑融完整,有吸收了谢灵运诗歌的细致刻画,并兼有谢眺诗歌的秀丽清新,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常文娟.浅谈绘画艺术在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语文教材中王维的诗歌为例[J].名作欣赏旬刊,2017(2):89-90.
[2]李瑶琴,于善志.图形/背景理论与汉英诗歌语言对比研究——以王维和华兹华斯的诗歌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8):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