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
自1985年起教育部等部委组织了每五年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到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0年下降。下面我们通过烟台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
1.反应速度素质指标:50米跑
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成绩下降较为明显的组别有:城市女生7岁、17岁、18岁年龄组,农村男生11岁年龄组,农村女生17岁、18岁年龄组,下降成绩均达到0.6秒以上,特别是城市女生7岁(1.6秒)、18岁(1.4秒)年龄组成绩下降最明显。
2.下肢爆发力指标:立定跳远
2010年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下降幅度较明显:城市男生12岁(17.1cm)、13岁(18cm)、16岁(9.3cm)年龄组,城市女生13岁(16.9cm)、14岁(11.1cm)、16岁(14.9cm)、18岁(19cm)年龄组。
3.力量素质指标: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仰卧起坐
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下滑明显的组别有:城市男生10(11.4次)、11岁(9.9次)岁年龄组,城市女生14岁(8.3次)、15岁(9.2次)、16岁(10次)、17岁(7次)、18岁(7次)年龄组。
4.柔韧素质指标:坐位体前屈
2010年與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7岁、18岁坐位体前屈成绩平均分别下降了1厘米和1.36厘米,农村男生、农村女生7岁、18岁坐位体前屈成绩平均分别下降了0.67厘米和1.075厘米。
5.耐力素质指标:往返跑
7-12岁男女为50m×8往返跑;13-18岁男生为1000m,女生为800m。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的年龄组有:城市男生13岁(16.2秒)、16岁(14.8秒)、17岁(19.9秒)、18岁(23秒)年龄组,城市女生13岁(18.5秒)、15岁(24.秒)、16岁(24.4秒)、18岁(41.7秒)年龄组,农村女生17岁(12.4秒)、18岁(13.2秒)年龄组。
二、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1.师资配备不足和工作量加大使体育教师的工作力不从心
按照教育部2008年印发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3~9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按这个配备标准,体育教师每周教学时数为:1~2年级20~24节课,3~9年级18~21节课,再加上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学校体育节、运动会和各类比赛的组织,体育教师基本上整天都奔波在操场上,是学校工作量最大、任务最重的任课教师。同时,体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小学,非专业专职体育教师教授体育课现象非常普遍)。当前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对学校的基本要求。为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齐开足,部分学校不得不采取合班授课等形式进行教学,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体育教师只能是“放羊式”或“看护式”教学,教育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2.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抓小放大”
学校体育的评价主要以在体育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而论,体育教师的考核也主要以体育竞赛的成绩而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就难免放在运动队的训练和体育竞赛上。学校体育工作也就以少数运动成绩好的学生为重点,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教学的好坏都一样,而多数普通学生接受不到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
3.独生子女受到畸形“呵护”
除了学业繁重、体育课达标阻碍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外,独生子女现象也是影响学生体质的一大因素。家长小心翼翼地养育孩子,生怕孩子受到意外伤害。体育教师由于害怕学生受伤,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不得不取消一些对抗性强和容易受伤的体育教学项目,缩小学生活动的范围。
4.现代文明的困扰
电视、网络等现代文明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现在的学生不爱运动却喜欢上网看电视,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运动时间。
三、确保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策略
第一,调整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计划,在课程时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减少学科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活动课程的教学时数。我们认为将学科课程转为活动课程,不会影响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和体质的健康发展。可以通过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调整,发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之中,这样既可以解决当前体育师资配备不足的问题,又能够合理安排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研究和教育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第二,学校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体育与健康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目标。根据学生基础体质的要求、学生不同素质提高的需求和学生运动兴趣的需要,结合学校传统文化、场地器材设施、教师专业能力、学生基本情况,研究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不同体质和运动兴趣,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基础素质。
第三,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第四,加速培养体育新师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毛振明.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自1985年起教育部等部委组织了每五年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到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0年下降。下面我们通过烟台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
1.反应速度素质指标:50米跑
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成绩下降较为明显的组别有:城市女生7岁、17岁、18岁年龄组,农村男生11岁年龄组,农村女生17岁、18岁年龄组,下降成绩均达到0.6秒以上,特别是城市女生7岁(1.6秒)、18岁(1.4秒)年龄组成绩下降最明显。
2.下肢爆发力指标:立定跳远
2010年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下降幅度较明显:城市男生12岁(17.1cm)、13岁(18cm)、16岁(9.3cm)年龄组,城市女生13岁(16.9cm)、14岁(11.1cm)、16岁(14.9cm)、18岁(19cm)年龄组。
3.力量素质指标: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仰卧起坐
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下滑明显的组别有:城市男生10(11.4次)、11岁(9.9次)岁年龄组,城市女生14岁(8.3次)、15岁(9.2次)、16岁(10次)、17岁(7次)、18岁(7次)年龄组。
4.柔韧素质指标:坐位体前屈
2010年與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7岁、18岁坐位体前屈成绩平均分别下降了1厘米和1.36厘米,农村男生、农村女生7岁、18岁坐位体前屈成绩平均分别下降了0.67厘米和1.075厘米。
5.耐力素质指标:往返跑
7-12岁男女为50m×8往返跑;13-18岁男生为1000m,女生为800m。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的年龄组有:城市男生13岁(16.2秒)、16岁(14.8秒)、17岁(19.9秒)、18岁(23秒)年龄组,城市女生13岁(18.5秒)、15岁(24.秒)、16岁(24.4秒)、18岁(41.7秒)年龄组,农村女生17岁(12.4秒)、18岁(13.2秒)年龄组。
二、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1.师资配备不足和工作量加大使体育教师的工作力不从心
按照教育部2008年印发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3~9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按这个配备标准,体育教师每周教学时数为:1~2年级20~24节课,3~9年级18~21节课,再加上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学校体育节、运动会和各类比赛的组织,体育教师基本上整天都奔波在操场上,是学校工作量最大、任务最重的任课教师。同时,体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小学,非专业专职体育教师教授体育课现象非常普遍)。当前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对学校的基本要求。为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齐开足,部分学校不得不采取合班授课等形式进行教学,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体育教师只能是“放羊式”或“看护式”教学,教育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2.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抓小放大”
学校体育的评价主要以在体育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而论,体育教师的考核也主要以体育竞赛的成绩而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就难免放在运动队的训练和体育竞赛上。学校体育工作也就以少数运动成绩好的学生为重点,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教学的好坏都一样,而多数普通学生接受不到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
3.独生子女受到畸形“呵护”
除了学业繁重、体育课达标阻碍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外,独生子女现象也是影响学生体质的一大因素。家长小心翼翼地养育孩子,生怕孩子受到意外伤害。体育教师由于害怕学生受伤,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不得不取消一些对抗性强和容易受伤的体育教学项目,缩小学生活动的范围。
4.现代文明的困扰
电视、网络等现代文明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现在的学生不爱运动却喜欢上网看电视,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运动时间。
三、确保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策略
第一,调整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计划,在课程时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减少学科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活动课程的教学时数。我们认为将学科课程转为活动课程,不会影响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和体质的健康发展。可以通过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调整,发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之中,这样既可以解决当前体育师资配备不足的问题,又能够合理安排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研究和教育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第二,学校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体育与健康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目标。根据学生基础体质的要求、学生不同素质提高的需求和学生运动兴趣的需要,结合学校传统文化、场地器材设施、教师专业能力、学生基本情况,研究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不同体质和运动兴趣,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基础素质。
第三,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第四,加速培养体育新师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毛振明.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