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高效节水的灌溉工程为保证农业有序高效进行提供重要作用。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当中,国家对加快发展改革水利建设做出了一些重大决定,明确了水利建设的重要地位。节水灌溉有利于保障根食生产安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节水灌溉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以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根本性措施来实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措施
引言:
我国是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必需的投入要素,农业用水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粗放经营、输水设施老化等原因,运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灌溉使得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这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推广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是缓解水危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起步较晚,经历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发展缓慢。
一、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
与传统的灌溉模式相比较,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的实效性。经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与过去的土渠灌溉模式相比较之下,采用喷灌模式节约的水资源可达到30%~50%,采用管道运输可达到30%左右,而采用微灌模式的节水效率最高可达到70%左右,而节水效率最高的则要属膜下滴灌,该模式的节水效率可达到80%。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主要体现在灌溉的适量上,保证农作物用水的同时,也保证了作物创造的经济价值以及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民的增产和增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帮助农村地区创造良好的,也就是通过排水的少量性来实现农药和化肥功效的最大化发挥,将农业污染的程度有效的降低和控制。除此之外,将节约的用水向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等各个各方面提供,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改变,并且进行区域和产业划分,保证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农业产业就够的调整,为农村地区创造最大化的经济价值。
二、节水灌溉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问题
农业生产带来的收入比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更大,决定了这样一项投资农户难以承担,节水灌溉技术设备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也决定了节水灌溉投资的主体不能仅仅是农户,如果仅由政府(包括国家和地方)承担,政府财政能够投入到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有限,由此导致节水灌溉的发展缓慢。因此,在考虑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完善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节水灌溉的技术问题
节水灌溉技术在初步的推广使用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阻碍了经营者投资和采用节水技术的积极性。一方面,节水灌溉技术适应性差。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起步晚,引进的技术产品种类不多,功能单一,但是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地形、土壤呈现复杂多样,适用的节水灌溉设备产品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节水设备生产技术水平低,质量不过关,技术创新能力差,功能单一,不能与农药使用、作物施肥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节水增产的作用。
(三)工程管理体制缺失,导致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中,水利工程大多建于很久之前,由于当时资金紧缺,工程质量未达到设计标准,造成工程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管理跟不上,缺乏维护改造资金,大部分工程一直#带病$运行,工程效益衰减的局面一直遏制不住,工程配套速度慢。大部分工程建成年代久远,但配套只达到设计面积的一半左右,万亩以上自流灌区配套面积,仅占设计灌溉面积的比例很小。
三、农田水利工程采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思路
(一)建立完善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1.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系统的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地、合理的管理,根据松原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当地实际的水利工程特点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2.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做出相应的要求,按照相关规定对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日常检查与维修,及时修复漏洞和更新设备,实施责任落实到人制度,使水利工程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效能。
3.要建立完整的节水灌溉体系,尤其是农业方面的节水灌溉体系,使工程管理制度与节水灌溉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促使节水灌溉与工程管理协调发展,以适应松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转型要求,促进小型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与稳步发展。
(二)加强灌溉技术的运用
1.喷灌法。这种喷灌的方法比之前漫灌的方法节水达30%,主要是用于农田里种植较为密集的作物,适合区域化控制,同时,具有增产和提高农田耕地利用率的优点,但是实际操作运行时能耗较高,蒸发水分损失较大,要求有大容量的水源,并且在风力低于3级的时候才能使用。
2.微灌法。这类方法属于较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对作物的需水部位提供所需的水量,由过去浇灌农田的方式转变为浇灌作物的方式。微灌法适用于设施农业和经济作物,适应所有地形和土壤,具有节约水资源、增产、灌水均匀等特点,同时与喷灌法相比节水达50%。微灌法较容易实现水肥一体化。
3.滴灌法。这种方法是近些年提出的较为先进的灌溉技术。我国从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这项灌溉,最初是用于城市绿化植物的灌溉,取得较为显效的成果,之后开始在农田灌溉中得到应用。采用地下滴灌的方法,对水资源的损失非常低,水的蒸发量极其小,不受风的影响,可以实施立体精确定位水肥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特别高,而且,这种灌溉方法设施损耗较小,不受紫外线影响,不易老化。
(三)科学规划,分区发展
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在深入全面地调查摸清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制订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优先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坚持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明确各灌区、各用水单位农业用水总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合理开发水资源。
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种植结构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切实制定本地区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任务、目标及工作重点,各个地区也要根据本地區的情况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实施。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建设投资
水利工程耗资巨大,关系民生,资金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不可缺少的保障。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必要将农业节水建设纳入重要议程,每年经费预算时,市、县财政部门可以安排资金作为高效节水灌溉专项经费,还可以建立资金补助或其他激励制度。
由水利部门牵头,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整合各个部门投人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并科学有序地实施。有了政策、资金的保障及政府的支持,调动农户参与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提供支持与保障。
四、结束语
农业是水资源消耗大户,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70%~80%,农业节水潜力巨大;伴随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现代农业的逐步实施,对适时适量配水灌溉提出了整体系统的要求;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等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在保护它的同时要进行合理的利用,对于农田灌溉方面,要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让农作物得到足够的水源,一举多得,以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砚岷,宋晓祥.旱塬上的节水“革命”——宁夏原州区节水灌溉发展纪实[J].宁夏画报(生活版),2014,06:40-43.
[2]梁川.甘肃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灌溉关键问题浅析[J].中国水利,2014,11:57-59.
[3]王薇,吕宁江,王昕,孙力,马海燕.山东省高效节水发展现状及潜力探析[J].农学学报,2014,05:56-59.
【关键词】 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措施
引言:
我国是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必需的投入要素,农业用水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粗放经营、输水设施老化等原因,运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灌溉使得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这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推广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是缓解水危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起步较晚,经历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发展缓慢。
一、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
与传统的灌溉模式相比较,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的实效性。经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与过去的土渠灌溉模式相比较之下,采用喷灌模式节约的水资源可达到30%~50%,采用管道运输可达到30%左右,而采用微灌模式的节水效率最高可达到70%左右,而节水效率最高的则要属膜下滴灌,该模式的节水效率可达到80%。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主要体现在灌溉的适量上,保证农作物用水的同时,也保证了作物创造的经济价值以及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民的增产和增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帮助农村地区创造良好的,也就是通过排水的少量性来实现农药和化肥功效的最大化发挥,将农业污染的程度有效的降低和控制。除此之外,将节约的用水向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等各个各方面提供,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改变,并且进行区域和产业划分,保证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农业产业就够的调整,为农村地区创造最大化的经济价值。
二、节水灌溉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问题
农业生产带来的收入比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更大,决定了这样一项投资农户难以承担,节水灌溉技术设备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也决定了节水灌溉投资的主体不能仅仅是农户,如果仅由政府(包括国家和地方)承担,政府财政能够投入到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有限,由此导致节水灌溉的发展缓慢。因此,在考虑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完善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节水灌溉的技术问题
节水灌溉技术在初步的推广使用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阻碍了经营者投资和采用节水技术的积极性。一方面,节水灌溉技术适应性差。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起步晚,引进的技术产品种类不多,功能单一,但是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地形、土壤呈现复杂多样,适用的节水灌溉设备产品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节水设备生产技术水平低,质量不过关,技术创新能力差,功能单一,不能与农药使用、作物施肥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节水增产的作用。
(三)工程管理体制缺失,导致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中,水利工程大多建于很久之前,由于当时资金紧缺,工程质量未达到设计标准,造成工程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管理跟不上,缺乏维护改造资金,大部分工程一直#带病$运行,工程效益衰减的局面一直遏制不住,工程配套速度慢。大部分工程建成年代久远,但配套只达到设计面积的一半左右,万亩以上自流灌区配套面积,仅占设计灌溉面积的比例很小。
三、农田水利工程采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思路
(一)建立完善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1.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系统的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地、合理的管理,根据松原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当地实际的水利工程特点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2.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做出相应的要求,按照相关规定对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日常检查与维修,及时修复漏洞和更新设备,实施责任落实到人制度,使水利工程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效能。
3.要建立完整的节水灌溉体系,尤其是农业方面的节水灌溉体系,使工程管理制度与节水灌溉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促使节水灌溉与工程管理协调发展,以适应松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转型要求,促进小型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与稳步发展。
(二)加强灌溉技术的运用
1.喷灌法。这种喷灌的方法比之前漫灌的方法节水达30%,主要是用于农田里种植较为密集的作物,适合区域化控制,同时,具有增产和提高农田耕地利用率的优点,但是实际操作运行时能耗较高,蒸发水分损失较大,要求有大容量的水源,并且在风力低于3级的时候才能使用。
2.微灌法。这类方法属于较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对作物的需水部位提供所需的水量,由过去浇灌农田的方式转变为浇灌作物的方式。微灌法适用于设施农业和经济作物,适应所有地形和土壤,具有节约水资源、增产、灌水均匀等特点,同时与喷灌法相比节水达50%。微灌法较容易实现水肥一体化。
3.滴灌法。这种方法是近些年提出的较为先进的灌溉技术。我国从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这项灌溉,最初是用于城市绿化植物的灌溉,取得较为显效的成果,之后开始在农田灌溉中得到应用。采用地下滴灌的方法,对水资源的损失非常低,水的蒸发量极其小,不受风的影响,可以实施立体精确定位水肥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特别高,而且,这种灌溉方法设施损耗较小,不受紫外线影响,不易老化。
(三)科学规划,分区发展
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在深入全面地调查摸清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制订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优先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坚持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明确各灌区、各用水单位农业用水总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合理开发水资源。
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种植结构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切实制定本地区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任务、目标及工作重点,各个地区也要根据本地區的情况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实施。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建设投资
水利工程耗资巨大,关系民生,资金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不可缺少的保障。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必要将农业节水建设纳入重要议程,每年经费预算时,市、县财政部门可以安排资金作为高效节水灌溉专项经费,还可以建立资金补助或其他激励制度。
由水利部门牵头,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整合各个部门投人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并科学有序地实施。有了政策、资金的保障及政府的支持,调动农户参与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提供支持与保障。
四、结束语
农业是水资源消耗大户,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70%~80%,农业节水潜力巨大;伴随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现代农业的逐步实施,对适时适量配水灌溉提出了整体系统的要求;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等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在保护它的同时要进行合理的利用,对于农田灌溉方面,要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让农作物得到足够的水源,一举多得,以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砚岷,宋晓祥.旱塬上的节水“革命”——宁夏原州区节水灌溉发展纪实[J].宁夏画报(生活版),2014,06:40-43.
[2]梁川.甘肃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灌溉关键问题浅析[J].中国水利,2014,11:57-59.
[3]王薇,吕宁江,王昕,孙力,马海燕.山东省高效节水发展现状及潜力探析[J].农学学报,2014,0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