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pffer细胞在M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9508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正在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慢性肝病病因,全球约25%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MAFLD.MAFLD发病机制复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欧盟药品管理局(EMA)目前尚未批准任何药物用于MAFLD的治疗.Kupffer细胞是肝脏特有的巨噬细胞,占人体定殖巨噬细胞的80%~90%,可通过旁分泌作用调控肝细胞的生理功能,在维持肝脏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Kupffer细胞是具有免疫原性的巨噬细胞,在不同微环境的影响下可以分化为M1和M2型,其参与MAFLD发病机制中脂肪变性、氧化应激及纤维化等多个进程.本文综述了Kupffer细胞在MAFLD发病机制中的多种作用,旨在为针对Kupffer细胞设计MAFLD的多靶点协同治疗策略提供相关思路.
其他文献
乳腺癌发病人数逐年攀升,相较于其他部位转移的患者,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通常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乳腺癌肝转移诊疗的指南。本文旨在为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本文对乳腺癌肝转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早期肝转移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体征,考虑肝转移的患者最好行影像学引导下穿刺确诊。随着乳腺癌新的药物及疗法的开发,肝转移患者生存较前有显著改善,部分患者也可从局部治疗中获得生存获益。对于发生肝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有效的全身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部分经过选择的患者也
腹腔镜肝切除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随着腔镜器械不断更新和手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手术指征逐步拓宽,发展趋势由非规则性肝切除逐渐发展到解剖性肝切除[1]。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是腹腔镜肝叶切除的基础,最初被认为是治疗左肝外叶病变的金标准[2-4]。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国内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操作流程仍然缺乏统一标准,我中心首先提出并倡导腹腔镜“两步分层法”左肝外叶切除术[5],现将此技术操作流程和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ICU工作的30名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15例,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15例,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各维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工作积极性及GSE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提高ICU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工作积极性及自我效能感。
目的探讨紫草素(SHI)通过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轴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MTT法检测SHI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和死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RIP1、RIP3、MLKL蛋白表达。DCFH-DA探针检测A549细胞中活性氧(ROS)生成水平。结果SHI作用24h后,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
目的探讨多孔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负载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联合光热疗法用于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合成的多孔Fe3O4纳米粒子进行表征,负载尼日利亚菌素,使用含有200μg/mL的Fe3O4@nigericin诱导4T1细胞焦亡,通过CCK8检测细胞杀伤能力,western blot验证焦亡效果。结果合成的Fe3O
目的检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表达与诱导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收集GSE9476、GSE30029、GSE1159数据集中的患者基因表达谱资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另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初诊并接受诱导化疗的正常核型急性髓性白血病(CN-AML)86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PT1A表达。分析CPT1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诱导化疗疗效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COX
胆囊癌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治疗效果欠佳,为了改善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必要加强胆囊癌新辅助治疗研究。本文通过回顾已发表和正在开展的胆囊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跟踪胆囊癌转化治疗(包括肿瘤化疗、放疗、免疫和靶向治疗)最新研究进展,对胆囊癌新辅助治疗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目的探究circZBTB4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探讨circZBTB4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进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qRT-PCR法检测circZBTB44在我院21对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细胞系786-O、ACHN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放线菌素D实验、RNase R实验、核浆分离实验鉴定circZBTB44的特征;通过siRNA下调circZBTB44的表达后,通过MTS细胞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来探究circZBTB44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是一类新型靶向药物,通过合成致死机制选择性杀伤同源重组修复功能缺陷的肿瘤细胞,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有多种PARP抑制剂(PARPi)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晚期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口服索拉非尼(400 mg,2次/日)治疗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安全性。近期疗效采用RECIST1.1标准进行评估;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不良反应按照NCI-CTC 3.0版标准进行评估。结果40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3例,疾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