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无名氏将苏轼和沈括所收集的验方合编的《苏沈良方》,收录了苏轼主要的涉医文献,能集中和深入地体现他的养生思想.苏轼养生的动因强烈,基于客观,勇于实践;善于进行精神调摄,药食调养,丹道、辟谷养生;理论上以儒家思想为当时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同时又将道、佛思想中的积极因素融入正向的社会伦理思想,兼有中国古代养生的神秘色彩.苏轼养生思想特色的形成,既与宋代士人医药养生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关,也与苏轼个人知识结构、仕途经历、养生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
【机 构】
: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2012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无名氏将苏轼和沈括所收集的验方合编的《苏沈良方》,收录了苏轼主要的涉医文献,能集中和深入地体现他的养生思想.苏轼养生的动因强烈,基于客观,勇于实践;善于进行精神调摄,药食调养,丹道、辟谷养生;理论上以儒家思想为当时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同时又将道、佛思想中的积极因素融入正向的社会伦理思想,兼有中国古代养生的神秘色彩.苏轼养生思想特色的形成,既与宋代士人医药养生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关,也与苏轼个人知识结构、仕途经历、养生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比伐芦定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开封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所有病人在比伐芦定抗凝下行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给予抽吸导管抽吸或硝酸甘油推注后,将存在无复流或慢血流冠状动脉内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作为观察组(103例),冠状动脉内给予肝素盐水病人作为对照组(102例).比较两组罪犯血管支架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
“是动病”与“所生病”的含义和关系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对《灵枢·经脉》中的“是动病”与“所生病”进行文献分析,探究其含义与关系,并明确经脉病候的来源.通过对多种早期文献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根据文献分析结果,结合对字词的考据,研究认为“是动”即“此脉异常搏动”,“是动病”是在某脉对应的脉口处出现异常搏动时可见的、帮助诊断病脉病位的脉诊病候;“所生病”是不同时期医家对经脉与其络属脏腑主病和主治关系的总结,常随人们对经络认识的发展而增减变化.“是动病”与“所生病”体现了经脉的不同对应关系,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据此
我国一些图书馆(包括大学)所藏的《本草纲目》江西本多数不是江西本原版.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有一部江西本《本草纲目》,我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两部江西本《本草纲目》,这三个本子都有残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部江西本《本草纲目》完帙本,但这个本子印刷时油墨太多,使全书很多文字呈墨团状,有些药图也出现类似情况,且有虫蛀和霉蚀.相比之下,前三个残缺本墨色较淡,字迹较清晰.我国国家图书馆的两个藏本应该是相对较晚印刷的版本,因为一个本子的药图排序发生了变化,另一个本子的药图有些被修改和重绘.
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大家,其在眩晕等内伤杂病上亦颇有造诣.《临证指南医案》记载的78则眩晕相关病案,集中反映了其对眩晕的分类、病因病机、证候认识及临证辨治用药特点的认识.叶天士认为眩晕以“阳化内风”为中心环节,分为虚实两端,实证分为风阳上扰、阳升血热、痰浊上扰和血络瘀滞,虚证包括血虚生风、脾胃阳虚、肾精不足和肾气衰惫;治疗上创立“辛甘化风法”“温肾凉肝法”“辛香流气法”,对后世治疗眩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目的 评价脑部非增强CT(NCCT)对脑实质内出血(IPH)、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EDH/SD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检测和定量优化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医院颅内出血病人,将其所有NCCT作为训练队列开发和交叉验证评估出血的自定义混合3D/2D掩膜R-CNN架构;将2018年10月—2019年2月自动推理流程中急诊住院的颅内出血病人所有NCCT作为验证队列,应用生成的神经网络评估出血.评估出血检测准确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
检索CNKI、维普、万方、SinoMed、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其研究质量,RevMan 5.3软件提取资料,Meta分析比较其结果.研究表明,四物汤加减可以有效改善痛经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本研究结论尚需更多设计良好的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加以证实.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近年来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状态,已成为月经不规则、不孕的重要因素,患者大多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益经汤”作为傅青主“年未老经先断”的经典名方,在临床上改善卵巢功能有一定效果.现从组方思路、现代药理及治疗思路等方面对“益经汤”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提供新思路.
伤科功法是伤科医生提高手法质量、增强自身体力的基本功.上海知名伤科流派如王氏、佟氏、魏氏等在初创时期均坚持相应功法练习.本文从各套功法的渊源、传承近况及对肢体各部劲力训练的异同等方面对比介绍了沪上伤科功法的概况,提出功法锻炼是培养中医伤科医师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并结合现代临床报道及实验研究,对百合利尿消浮肿、清热疗喉痹、利气除腹满等功效进行探讨,为百合及其组方的临床运用打开思路,也为百合的实验研究提供线索.
本文通过梳理秦汉出土及传世文献中的皮肤病名“疥”“瘙”“痂”,认为秦汉“瘙”“痂”均指皮肤瘙痒、皮屑如鳞甲甚至化脓出汁的类名,“疥”则为其初起症状.魏晋隋之后,“疥”逐渐取代“瘙”“痂”成为皮肤病类名;“痂”的语义范围缩小为疮口脱干的鳞甲;“瘙”的语义转移为瘙痒这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