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血脂
中图分类号:R543.4 文献标 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3_0236_02
本文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的6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AS)斑块患者,作血脂全套等生化检查,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各指标相互关系,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67例均为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 ,既往无明确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无脑梗死、冠心病史,体检期间无任何自觉症状,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确定,并根据斑块回声特点分为软斑块组18例(平均 年龄50±6.5岁、男性11例、有吸烟史6例),硬斑块组22例(平均年龄52±7.5岁、男性1 4例、有吸烟史9例)和混合斑块组27例(平均年龄51±6.7岁、男性18例、有吸烟史12例) ;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无斑块者25例(平均年龄52±8.1岁、男性15例、有吸烟史10例) 作为对照,各组基线资料相似。
1.2 方法:
1.2.1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美国Acuson Sequioa_c256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5MHz。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头略偏向对侧,探头沿胸锁乳突肌外缘纵横切,扫查观察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起始段(分叉后20cm内)内膜—中层(IM T)是否光滑,TMT厚度≥1.3mm并突向管腔内视为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根据斑块整 体回 声特征,区分为低回声(软斑块)、高回声(硬斑块)和部分低回声、部分高回声混杂(混 合斑块)[1~2]。
1.2.2 血脂测定: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7:00~8:00空腹取肘静脉血,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和甘油三酯(TG)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apoA)水平( 均为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试剂)。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组内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S_N_K检验。均采 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动脉粥样硬化各斑块组血清TC、LDL_C和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而apoA水平低于对 照组(P<0.05),HDL_C和T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各斑块组之间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见表1。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软、硬和混合斑块组中血脂异常者分别占50%、54.5%和55.6%以TC 或LDL_C升高为主;对照组中血脂异常者占40%,以TG轻度升高为主。在血脂水平正常范围的C AS斑块组中,计算LDL_C/HDL_C和apoB/apoA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各斑块组之间也有差异,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的计算值更高于硬斑块组( P<0.05)。见表2。
3 讨论
本文结果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TC、LDL_C、apoB升高,而apoA降低,与无斑块对照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TG无差异,说明血脂异常尤其胆固醇升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发展中起主要作用,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3]。另外本文结果还发现,在已形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受检者中,有近半数的患者血脂水平是在体检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内, 但LDL_C/HDL_C和apoB/apoA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斑块的易损性增加而增大,说明有 部分患者虽然血脂水平绝对值正常,但其脂质成份的结构已发生变化,抗动脉硬化与致动脉 硬化成份比例失调同样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导致血管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 提示应用颈动脉彩超等检查评估无症状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及建立其调脂治疗的依 从性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瑞,张兆琪.颈动脉斑块无创性影像学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 术,2009,25(4):705-708.
[2]R. M. Kwee, R. J. van Oostenbrugge, L. Hofstra,et al. Identifying vulnerab le carotid plaquesby noninvasive imaging[J]. Neurology, 2008,70(12):2401-2409 .
[3]PM Consigny.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J]. Am. J. Roentgenology, 19 95,164(3):553-558.
中图分类号:R543.4 文献标 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3_0236_02
本文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的6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AS)斑块患者,作血脂全套等生化检查,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各指标相互关系,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67例均为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 ,既往无明确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无脑梗死、冠心病史,体检期间无任何自觉症状,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确定,并根据斑块回声特点分为软斑块组18例(平均 年龄50±6.5岁、男性11例、有吸烟史6例),硬斑块组22例(平均年龄52±7.5岁、男性1 4例、有吸烟史9例)和混合斑块组27例(平均年龄51±6.7岁、男性18例、有吸烟史12例) ;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无斑块者25例(平均年龄52±8.1岁、男性15例、有吸烟史10例) 作为对照,各组基线资料相似。
1.2 方法:
1.2.1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美国Acuson Sequioa_c256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5MHz。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头略偏向对侧,探头沿胸锁乳突肌外缘纵横切,扫查观察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起始段(分叉后20cm内)内膜—中层(IM T)是否光滑,TMT厚度≥1.3mm并突向管腔内视为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根据斑块整 体回 声特征,区分为低回声(软斑块)、高回声(硬斑块)和部分低回声、部分高回声混杂(混 合斑块)[1~2]。
1.2.2 血脂测定: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7:00~8:00空腹取肘静脉血,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和甘油三酯(TG)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apoA)水平( 均为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试剂)。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组内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S_N_K检验。均采 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动脉粥样硬化各斑块组血清TC、LDL_C和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而apoA水平低于对 照组(P<0.05),HDL_C和T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各斑块组之间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见表1。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软、硬和混合斑块组中血脂异常者分别占50%、54.5%和55.6%以TC 或LDL_C升高为主;对照组中血脂异常者占40%,以TG轻度升高为主。在血脂水平正常范围的C AS斑块组中,计算LDL_C/HDL_C和apoB/apoA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各斑块组之间也有差异,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的计算值更高于硬斑块组( P<0.05)。见表2。
3 讨论
本文结果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TC、LDL_C、apoB升高,而apoA降低,与无斑块对照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TG无差异,说明血脂异常尤其胆固醇升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发展中起主要作用,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3]。另外本文结果还发现,在已形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受检者中,有近半数的患者血脂水平是在体检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内, 但LDL_C/HDL_C和apoB/apoA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斑块的易损性增加而增大,说明有 部分患者虽然血脂水平绝对值正常,但其脂质成份的结构已发生变化,抗动脉硬化与致动脉 硬化成份比例失调同样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导致血管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 提示应用颈动脉彩超等检查评估无症状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及建立其调脂治疗的依 从性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瑞,张兆琪.颈动脉斑块无创性影像学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 术,2009,25(4):705-708.
[2]R. M. Kwee, R. J. van Oostenbrugge, L. Hofstra,et al. Identifying vulnerab le carotid plaquesby noninvasive imaging[J]. Neurology, 2008,70(12):2401-2409 .
[3]PM Consigny.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J]. Am. J. Roentgenology, 19 95,164(3):55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