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倒伏研究动态追踪——基于WoS和CNK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ong6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追踪小麦抗倒伏研究领域内的发展动态,基于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对1990-2020年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可视化呈现了该领域的研究态势.结果 显示,近30年小麦抗倒伏研究逐渐成为作物学科研究的热点,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英国和中国.抗倒伏研究的代表性刊物为Field Crops Research、《麦类作物学报》等.研究方向主要为小麦倒伏遗传效应及基因定位、茎秆表型及组成物质与抗倒伏性能的关系、倒伏发生的评价与监测、倒伏防控的农艺措施等.随着学科间交叉融合,对小麦生长的全过程动态监控及智能调控,将成为小麦抗倒伏研究的重点.该分析结果有利于相关研究者深入了解小麦抗倒伏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小麦抗倒伏理论与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利用西藏“一江两河”流域9个气象站点1980-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期内“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温、积雪和冻土的关系.结果 表明:“一江两河”农区负积温总体上呈自西向东递减分布,并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该农区负积温初日推迟率为3.11 d/10 a,终日平均10年提早2.53天,持续日数缩短率为6.03 d/10 a,负积温以24.93(℃· d)/10 a的速度显著升高.在10年际变化尺度上,负积温表现
为了提高葡萄生长的速度,开展了不同处理方式的试验研究.以1年生\'蜜光\'葡萄苗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5个处理方式(CK:清水喷施;处理A:绿地康3号不同浓度喷施不同次数;处理B:维大力不同浓度喷施不同次数;处理C:阿泰灵不同浓度喷施不同次数;处理D:寡雄腐霉菌-多利维生不同浓度喷施不同次数)对\'蜜光\'葡萄生长情况及霜霉病染病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采用不同方式对\'蜜光\'葡萄进行喷施,其生长速度显著提高,且效果不同,其中采用0.1%阿泰灵喷施2次效果最佳,选用0.2%绿
为了规范枝条堆肥、施肥操作,提高有机肥肥效,以枝条腐解率、木质素降解率、种子发芽指数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枝条粉碎度、氮源、微生物菌剂、水分含量等对枝条堆肥效果的影响,优化了枝条堆肥参数,揭示了堆肥过程中N、P、K、Ca、Mg、Zn、Mn的变化规律,比较了枝条有机肥与市售有机肥的施用效果.结果 表明:(1)影响枝条堆肥的因素为:水分含量>氮源>枝条粉碎度>微生物菌剂.(2)堆肥过程中N、P、K、Ca、Mg、Zn、Mn的含量均有增加,其中K含量增加最小,为29.94%,Mn的含量增加最大,为63.
本研究以非洲紫罗兰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组合,诱导侧芽生长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以及诱导侧芽生根的最佳激素及浓度.实验以CC、N6、MS、B5等作为基本培养基,将其无机大量、有机物、无机微量作为3个不同的影响因子,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进行侧芽诱导;再以不同浓度的NAA、IAA、IBA组合,诱导侧芽生根.实验结果表明:非洲紫罗兰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大量+CC微量+B5有机,侧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大量+CC微量+B5有机+0.5~1.0 mg/L 6-BA+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修复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当前已经成为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讲述了当前重金属污染的发展趋势以及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重点阐述了微生物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以及微生物与钝化剂、植物联合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实施效果,并提出了制定行业标准和完善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相关建议.
为研究“凉夏”事件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影响,对2020年夏季(6-8月)降水、气温和日照资料及春玉米发育期和产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计算甘肃陇东2020年夏季为区域性“强凉夏”(区域性“冷夏”);2020年夏季平均气温除6月上旬较历年同期偏高、7月上旬、8月上旬略高外,其余时间平均气温均较历年同期偏低,尤其是7月中旬偏低了3℃;各县夏季平均气温除环县、西峰较历年同期正常略低外,其余各县均普遍偏低,镇原偏低2.1℃,其中镇原、华池为历史记录次低值;夏季降水量较历年同期明显偏多,雨日偏多,其中正宁降水量和
针对宁南地区红梅杏防霜棚夜间棚内环境温度长期低于棚外,即出现了“冷室效应”,未达到预防霜冻效果,依据质、热平衡原理分别研究防霜棚覆盖层、棚内湿空气和土壤层的热量收支情况,以及防霜棚系统在棚布覆盖-次日收拢时段棚内热量蓄积情况;分析棚内主要热湿参数的动态过程,以此探究防霜棚内相对湿度及湿空气状态变化对相变潜热的影响和棚内“冷室效应”的产生机理,为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达到有效预防霜冻灾害的目的.结果表明:(1)春、秋季夜间棚内出现“冷室效应”时土壤层和覆盖层均因热损失较高成为失热部分,而棚内湿空气因得到热
为研究2种土壤复合改良剂(由微生物菌剂和园林腐熟废弃物组成)对盐渍土的改良及肥力作用,本研究采用60天室内恒温(30℃)培养法,对不同处理的盐碱土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园林腐熟物能够提高盐碱土电导率和土壤碱度,而在园林腐熟物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土电导率值和土壤碱度的影响不显著,表明2种复合改良剂对盐碱土的电导率和土壤碱度改良作用不显著;添加园林腐熟物以及2种复合改良剂均能提高盐碱土壤的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以及有机质含量,其中A3复合改良剂提高幅度最大,效果最好;添加园林腐熟物以及两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产地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通过HPLC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差异,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产地的黄芩对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表明,不同产地黄芩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黄芩苷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山东莒县>甘肃定西>山西运城,汉黄芩苷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甘肃定西>山东莒县>山西运城,黄芩素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山东莒县>山西运城>甘肃定西,汉黄芩素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山西运城>山东莒县>甘肃定西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中国环境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1-2020年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了土壤修复相关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1)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美国、西班牙、印度、澳大利亚是英文发文量位居前5的国家;中国以科学院为主要发文机构;(2)从关键词的中心性和文献被引频次分析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及修复是目前主要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