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面临着更多的学习任务和更大的升学压力,而传统教学中的任务驱动、功利化诱导、被动式承担、单一性强化等,都会让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等活动因背离学生内心而难以持续。而游戏化教学策略恰是对传统教学的一个有效补充,甚至颠覆。
1. 游戏化教学策略
1.1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产生源发性动力,自驱式强大自己,主动地完成任务,创造性地实现目标。兴趣策略意味着自由,是自愿参与而不是强迫,因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1.2挑战策略
挑战是一种自我心理需要,它可能以好奇为起点,也可能以荣誉为决心,还可能以自我实现的目标为追求,它将会是最大的内在动力;挑战是一种强者表现,是一个展示自我表现才艺的过程,每个人都在塑造自己,本能地存在着这样的渴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挑战还是一种快乐体验,当然挑战会有失败,但自我选择的失败会激发起更强的斗志,重新投入战斗,就像游戏过关,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1.3反馈策略
教学中也应善于及时反馈,每一次的正向激励都会是一道心灵鸡汤,每一次的反向激励都会是一道道决战令牌,让学生在学习中锁定方向、欲罢不能。反馈策略不只是激励,首要的是要击中学生心坎,但更重要是指点迷津,让他们体验成长。
1.4碎片策略
高中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已满到无法插足的地步,哪有时间去安排阅读、朗读、背诵?教师、学生满脑子装的都是考试分数,哪有闲心去关注学生的英语语音?学生可支配时间的碎片化也逼迫着学校学生活动以快餐式方式、信息化手段来适应。让学生自愿地、碎片化地充分利用时间,这是语音教学的无奈选择。
2. “游戏化”教学实践
二十多的教学实践,在游戏化策略的驱动下,让我逐渐形成了“三段式”的英语教学提升课程。
2.1初级阶段:任务——模仿,主要活动——配音表演、英文歌曲大赛、演讲模仿秀
让学生去多朗读,跟着示范去读,尤其是模仿朗读无疑是改善学生的语音的一条路径,但学生不大喜欢。可能是因为其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任务压力等原因,学生感觉缺乏自由和个性,不太愿意主动投入。一次,我把跟读课文变成配音竞赛,后来,甚至把内容都由学生自选,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朗读由被动变成主动,由课内走到了课外,由一个音调变成声情并茂。学生的语音在快乐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于是,我将这竞赛拓展到了课外,把这种竞赛变成了配音表演、英文歌曲大赛和奥巴马演讲模仿大赛。在训练中,在情境中,他们由语音变化到产生语感。他们会为了一个咬字,练习十遍二十遍,为了一个连读,不断地重复训练,为了流利地表达,他们不惜利用所有他们课余时间去背诵。这是教师的任何要求所难以企及的。
2.2中级阶段:任务——展示,主要活动——presentation、英语主持、英语演讲
语音的改善提高贵在多练。但学生愿意吗?有了模仿的基础,接下来就要让学生完成一些新的、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了。我会结合课文,给学生一些主题,让他们给全班做一次presentation。这在模仿演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去自主创作,而学生也会在模仿后寻找个性化表现。有挑战,才有动力。学生往往会为了文章表达的地道准确和尽善尽美,去广泛阅读、字斟句酌,有时为了一个从句或时态,不顾深夜叫醒教师。面对学生从来没有过的认真,你除了赶走睡意还能如何?而我的态度不就是一种反馈?!他们广征博引、中西结合,为了一个俚语或名言,他们不知疲倦地查阅、比对、朗读、背诵,为了文章结构、句式更好地配合语意、语境,他们不厌其烦地调整、修改。我真的感动于他们的执着和认真,也沉思于课内课外的巨大反差。他们对着镜子“装模作样”、“一本正经”地练习发音,招来志愿者试听和挑刺,一句句过关,甚至细到每个元音的发音是偏美音还是英式,如此“出炉”出来的presentation,真是让我自愧不如。一次次竞赛中的脱颖而出,特别是在北大美式辩论赛中,一名学生获得英文组十佳辩手称号,他们用成绩证明了语音教学的成绩,不止于语音的收获。
2.3高级阶段:任务——应用,主要活动——英语角、辩论赛
语音的改善和提高更在交流应用中。交流是双方的或是多方的,它是一个舞台,也是一面镜子。于是,我设想着如何找回来。即兴的英语交流,是更高阶段的语言应用性挑战,也是语言教学的归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总是在形式多样的任务尝试中被激发,学习动力总是在挑战中被激活。因此,英语角、英语辩论赛便成了学生释放能量的地方,它不再是教学场所,而是学生率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争奇斗妍,没人催、没人赶,但他们欢乐地享受着付出,哪怕沉重。学生的内心被激发,因而这种动力源源不断,不会枯竭。
参考文献
简麦戈尼格尔. 游戏改变世界[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
1. 游戏化教学策略
1.1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产生源发性动力,自驱式强大自己,主动地完成任务,创造性地实现目标。兴趣策略意味着自由,是自愿参与而不是强迫,因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1.2挑战策略
挑战是一种自我心理需要,它可能以好奇为起点,也可能以荣誉为决心,还可能以自我实现的目标为追求,它将会是最大的内在动力;挑战是一种强者表现,是一个展示自我表现才艺的过程,每个人都在塑造自己,本能地存在着这样的渴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挑战还是一种快乐体验,当然挑战会有失败,但自我选择的失败会激发起更强的斗志,重新投入战斗,就像游戏过关,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1.3反馈策略
教学中也应善于及时反馈,每一次的正向激励都会是一道心灵鸡汤,每一次的反向激励都会是一道道决战令牌,让学生在学习中锁定方向、欲罢不能。反馈策略不只是激励,首要的是要击中学生心坎,但更重要是指点迷津,让他们体验成长。
1.4碎片策略
高中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已满到无法插足的地步,哪有时间去安排阅读、朗读、背诵?教师、学生满脑子装的都是考试分数,哪有闲心去关注学生的英语语音?学生可支配时间的碎片化也逼迫着学校学生活动以快餐式方式、信息化手段来适应。让学生自愿地、碎片化地充分利用时间,这是语音教学的无奈选择。
2. “游戏化”教学实践
二十多的教学实践,在游戏化策略的驱动下,让我逐渐形成了“三段式”的英语教学提升课程。
2.1初级阶段:任务——模仿,主要活动——配音表演、英文歌曲大赛、演讲模仿秀
让学生去多朗读,跟着示范去读,尤其是模仿朗读无疑是改善学生的语音的一条路径,但学生不大喜欢。可能是因为其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任务压力等原因,学生感觉缺乏自由和个性,不太愿意主动投入。一次,我把跟读课文变成配音竞赛,后来,甚至把内容都由学生自选,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朗读由被动变成主动,由课内走到了课外,由一个音调变成声情并茂。学生的语音在快乐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于是,我将这竞赛拓展到了课外,把这种竞赛变成了配音表演、英文歌曲大赛和奥巴马演讲模仿大赛。在训练中,在情境中,他们由语音变化到产生语感。他们会为了一个咬字,练习十遍二十遍,为了一个连读,不断地重复训练,为了流利地表达,他们不惜利用所有他们课余时间去背诵。这是教师的任何要求所难以企及的。
2.2中级阶段:任务——展示,主要活动——presentation、英语主持、英语演讲
语音的改善提高贵在多练。但学生愿意吗?有了模仿的基础,接下来就要让学生完成一些新的、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了。我会结合课文,给学生一些主题,让他们给全班做一次presentation。这在模仿演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去自主创作,而学生也会在模仿后寻找个性化表现。有挑战,才有动力。学生往往会为了文章表达的地道准确和尽善尽美,去广泛阅读、字斟句酌,有时为了一个从句或时态,不顾深夜叫醒教师。面对学生从来没有过的认真,你除了赶走睡意还能如何?而我的态度不就是一种反馈?!他们广征博引、中西结合,为了一个俚语或名言,他们不知疲倦地查阅、比对、朗读、背诵,为了文章结构、句式更好地配合语意、语境,他们不厌其烦地调整、修改。我真的感动于他们的执着和认真,也沉思于课内课外的巨大反差。他们对着镜子“装模作样”、“一本正经”地练习发音,招来志愿者试听和挑刺,一句句过关,甚至细到每个元音的发音是偏美音还是英式,如此“出炉”出来的presentation,真是让我自愧不如。一次次竞赛中的脱颖而出,特别是在北大美式辩论赛中,一名学生获得英文组十佳辩手称号,他们用成绩证明了语音教学的成绩,不止于语音的收获。
2.3高级阶段:任务——应用,主要活动——英语角、辩论赛
语音的改善和提高更在交流应用中。交流是双方的或是多方的,它是一个舞台,也是一面镜子。于是,我设想着如何找回来。即兴的英语交流,是更高阶段的语言应用性挑战,也是语言教学的归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总是在形式多样的任务尝试中被激发,学习动力总是在挑战中被激活。因此,英语角、英语辩论赛便成了学生释放能量的地方,它不再是教学场所,而是学生率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争奇斗妍,没人催、没人赶,但他们欢乐地享受着付出,哪怕沉重。学生的内心被激发,因而这种动力源源不断,不会枯竭。
参考文献
简麦戈尼格尔. 游戏改变世界[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