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高考,很多考生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漫漫求学路,似乎终点就是考上一个重点大学。重点大学的优势我们毋庸置疑,但只有重点大学、一本院校才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人生吗?其实不然。
虽然进入重点大学、一本院校是所有考生的梦想,但由于它们分数较高和数量较少等原因,选择一所二本院校才更符合大部分考生的实际情况。不少二本批次的大学不但拥有国家级或者省级重点学科,也不乏一批学术造诣高、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深学者。此外,大部分二本院校办学特色鲜明,相关专业也是针对本省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而设置的,所以这些学校的部分专业,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和良好的社会口碑。选择一个二本院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往往比一些一本院校的边缘学科专业会给同学带来更多的机会。
重点学科是遴选出来的,数量非常少,它们是高等院校的“品牌”,有校级、省级、国家级等不同层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意味着学校的这一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并获得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省级重点学科则是由教育部门审批,加大地方建设投入,争取迈进国家级重点学科行列的相关学科。重点学科与学校的知名度、社会认可度、师资实力等都息息相关。可以说,重点学科既是一所学校科研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
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也是历届考生关注的信息点。特色专业一般是根据学校的传统和特点而设置的专业;优势专业则是学校教学科研实力比较突出且在人才市场上比较稀缺的专业,二者既有交集也有差异。很多二本院校的优势专业不但在学术业界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和所在区域的相关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就业前景上看它们属于该校就业形势最好的专业。事实上,优势专业往往都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尽管有的特色专业近期还没成为学校的优势专业,但这种专业都有着强大的上升潜力,也是考生不错的选择。
就业特色直接反应了学校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方向。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把学校的重点学科作为衡量学校实力的标准之一,特色、优势专业作为选择专业的重要指标,就业特色作为了解学校人才培养实力的参考条件。
注:由于版面有限,下表中涉及的二本院校,主要为综合类院校、文法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艺体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和医药类院校,请参考同期上市的2011年第8期《求学》理科版。
虽然进入重点大学、一本院校是所有考生的梦想,但由于它们分数较高和数量较少等原因,选择一所二本院校才更符合大部分考生的实际情况。不少二本批次的大学不但拥有国家级或者省级重点学科,也不乏一批学术造诣高、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深学者。此外,大部分二本院校办学特色鲜明,相关专业也是针对本省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而设置的,所以这些学校的部分专业,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和良好的社会口碑。选择一个二本院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往往比一些一本院校的边缘学科专业会给同学带来更多的机会。
重点学科是遴选出来的,数量非常少,它们是高等院校的“品牌”,有校级、省级、国家级等不同层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意味着学校的这一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并获得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省级重点学科则是由教育部门审批,加大地方建设投入,争取迈进国家级重点学科行列的相关学科。重点学科与学校的知名度、社会认可度、师资实力等都息息相关。可以说,重点学科既是一所学校科研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
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也是历届考生关注的信息点。特色专业一般是根据学校的传统和特点而设置的专业;优势专业则是学校教学科研实力比较突出且在人才市场上比较稀缺的专业,二者既有交集也有差异。很多二本院校的优势专业不但在学术业界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和所在区域的相关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就业前景上看它们属于该校就业形势最好的专业。事实上,优势专业往往都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尽管有的特色专业近期还没成为学校的优势专业,但这种专业都有着强大的上升潜力,也是考生不错的选择。
就业特色直接反应了学校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方向。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把学校的重点学科作为衡量学校实力的标准之一,特色、优势专业作为选择专业的重要指标,就业特色作为了解学校人才培养实力的参考条件。
注:由于版面有限,下表中涉及的二本院校,主要为综合类院校、文法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艺体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和医药类院校,请参考同期上市的2011年第8期《求学》理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