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解决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二是革新教学方法。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三个层次,即培养语言能力、培养文化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大学语文教学应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开放。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目前大学语文已经是高等学校较为重要的公共课之一,但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总体上仍不够理想,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既要有宏观的面,又要有微观的点;既要有高度,又要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二是革新教学方法,实施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先进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人文素质这个大目标里到底包括哪些具体内涵并没有明确,因而显得比较笼统、模糊,不够具体。模糊的目标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应该将人文素质这一总的教学目标作层次性划分,明确其具体内涵。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培养语言能力,即提高大学生对母语的阅读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目标;第二,培养文化素质,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大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三,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塑造健全人格,提升审美品味和人生境界。
1.培养语言能力,提高母语水平。
很多学者认识到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在教学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同,这是事实,但两者完全脱节是不现实的。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具有承继性,这种承继性表现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大学语文仍然要把培养大学生对母语的阅读、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目前我国大学生母语的水平普遍不是很好,急需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提高大学生母语水平的任务。
2.培养文化素质,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精华荟萃。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和济世思想,道家提倡的审美超越的自由思想等都充满了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它们对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指导作用。而且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等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诵读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吸取精华和滋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有必要,一方面可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育民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启发人生智慧。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大学语文第二层次的教学目标。
3.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对于人是非常重要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一般来说,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1]爱因斯坦也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一个人缺少对美和善的感知能力,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和谐发展的人。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的欣赏,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热爱真善美,厌恶假恶丑,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作家,走进作品,领略文学作品中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审美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意义非凡。审美能力和情趣的培养应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教学方法的革新: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
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摆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封闭式的应试教学方法,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中学语文教学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讲析,重点多落实在字词句篇的理解和作品思想“微言大义”的挖掘上,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其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得不到真正发挥。大学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应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还源于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开放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教育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教育应培养出积极愉快、心理健康、适应时代变化的人。
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要做到两个方面。首先,开放教学过程,应增加课堂讨论,让课堂讨论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学过程的开放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过程。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在开放式的教学中,注入式、教条式没有市场,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才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便能从中得到训练和强化。
大学语文的教学必须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的机会。这也是针对当下大学生的特点提出的。当代大学生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课堂讨论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要求,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学习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你们怎么看待张巡和许远为守城而导致人吃人的惨剧?”课堂实践结果是:有的学生认为张巡和许远这么做是对的,舍小我,成全大我;有的认为他们这么做是不对的,他们杀百姓给士兵充饥,是不人道的,所以他们的爱国是盲目的,真正的爱国应该是爱人民、爱百姓。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在认识战场英雄的同时,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深入的思考,对爱国和忠君有了深入的思考。这样就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批判地继承。又如学习《礼记·礼运》,让学生讨论对“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认识,谈谈他们的社会理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习鲁迅的《伤逝》,让学生讨论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谈谈他们的爱情观。在讨论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可以激发更多、更深的思考,深化思想,升华人生境界。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讨论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课堂讨论能让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训练发散思维。前苏联的思想家巴赫金指出:思想的本质是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思想。[3]
其次,开放教学空间,扩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打破囿于学校和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课堂应向社会延伸,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积极利用教室之外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新颖又实用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二,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理解教学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授沈从文的作品,可以播放电影《边城》,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沈从文笔下那个纯朴而又神秘的湘西。学习《张中丞传后叙》,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集结号》,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学习鲁迅的《伤逝》,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伤逝》。学生可以在一部经典的影片中感悟出很多人生哲理。这对培养其综合的人文素质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利用网络资源扩充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大量新鲜的知识和最新的思想。鼓励学生浏览名家的博客,并鼓励他们自己写博客,锻炼写作水平。
教学空间的开放有很多益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激发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掌握自学的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终身学习都有帮助。教学空间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又是现代科技发展牵动教育的必然走向。教育空间的开放还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都要进行革新。教学目标要改变模糊、笼统的定位,重新给以准确而具体的定位;教学方法要摆脱封闭式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只有这样,大学语文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87.
[2]康培.互联网时代:谁是思想者——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人民论坛,2009,(22).
[3][前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52.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目前大学语文已经是高等学校较为重要的公共课之一,但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总体上仍不够理想,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既要有宏观的面,又要有微观的点;既要有高度,又要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二是革新教学方法,实施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先进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人文素质这个大目标里到底包括哪些具体内涵并没有明确,因而显得比较笼统、模糊,不够具体。模糊的目标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应该将人文素质这一总的教学目标作层次性划分,明确其具体内涵。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培养语言能力,即提高大学生对母语的阅读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目标;第二,培养文化素质,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大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三,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塑造健全人格,提升审美品味和人生境界。
1.培养语言能力,提高母语水平。
很多学者认识到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在教学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同,这是事实,但两者完全脱节是不现实的。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具有承继性,这种承继性表现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大学语文仍然要把培养大学生对母语的阅读、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目前我国大学生母语的水平普遍不是很好,急需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提高大学生母语水平的任务。
2.培养文化素质,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精华荟萃。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和济世思想,道家提倡的审美超越的自由思想等都充满了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它们对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指导作用。而且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等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诵读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吸取精华和滋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有必要,一方面可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育民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启发人生智慧。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大学语文第二层次的教学目标。
3.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对于人是非常重要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一般来说,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1]爱因斯坦也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一个人缺少对美和善的感知能力,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和谐发展的人。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的欣赏,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热爱真善美,厌恶假恶丑,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作家,走进作品,领略文学作品中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审美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意义非凡。审美能力和情趣的培养应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教学方法的革新: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
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摆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封闭式的应试教学方法,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中学语文教学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讲析,重点多落实在字词句篇的理解和作品思想“微言大义”的挖掘上,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其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得不到真正发挥。大学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应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还源于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开放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教育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教育应培养出积极愉快、心理健康、适应时代变化的人。
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要做到两个方面。首先,开放教学过程,应增加课堂讨论,让课堂讨论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学过程的开放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过程。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在开放式的教学中,注入式、教条式没有市场,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才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便能从中得到训练和强化。
大学语文的教学必须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的机会。这也是针对当下大学生的特点提出的。当代大学生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课堂讨论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要求,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学习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你们怎么看待张巡和许远为守城而导致人吃人的惨剧?”课堂实践结果是:有的学生认为张巡和许远这么做是对的,舍小我,成全大我;有的认为他们这么做是不对的,他们杀百姓给士兵充饥,是不人道的,所以他们的爱国是盲目的,真正的爱国应该是爱人民、爱百姓。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在认识战场英雄的同时,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深入的思考,对爱国和忠君有了深入的思考。这样就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批判地继承。又如学习《礼记·礼运》,让学生讨论对“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认识,谈谈他们的社会理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习鲁迅的《伤逝》,让学生讨论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谈谈他们的爱情观。在讨论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可以激发更多、更深的思考,深化思想,升华人生境界。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讨论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课堂讨论能让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训练发散思维。前苏联的思想家巴赫金指出:思想的本质是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思想。[3]
其次,开放教学空间,扩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打破囿于学校和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课堂应向社会延伸,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积极利用教室之外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新颖又实用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二,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理解教学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授沈从文的作品,可以播放电影《边城》,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沈从文笔下那个纯朴而又神秘的湘西。学习《张中丞传后叙》,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集结号》,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学习鲁迅的《伤逝》,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伤逝》。学生可以在一部经典的影片中感悟出很多人生哲理。这对培养其综合的人文素质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利用网络资源扩充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大量新鲜的知识和最新的思想。鼓励学生浏览名家的博客,并鼓励他们自己写博客,锻炼写作水平。
教学空间的开放有很多益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激发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掌握自学的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终身学习都有帮助。教学空间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又是现代科技发展牵动教育的必然走向。教育空间的开放还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都要进行革新。教学目标要改变模糊、笼统的定位,重新给以准确而具体的定位;教学方法要摆脱封闭式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只有这样,大学语文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87.
[2]康培.互联网时代:谁是思想者——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人民论坛,2009,(22).
[3][前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52.